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属于光加法器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使用相干光束作为信息载体的加法器,利用光的可叠加性和光程差形成的干涉实现计算的加法器,由6个光输入元件、2个光输出元件、5个光分束槽、5个光合束槽和3个门光路元件组成,与传统电子加法器相比,具有计算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和可扩展性更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属于光加法器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中,加法器的实现主要以电信号作为信号的载体,二进制单位带进位 加法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输入为A,B,Cin,其中A、B是参与计算的两个输入,Cin是上一位 的进位;输出为S,Cout,其中S为本位计算结果,Cout为进入下一位的进位。计算方式见 表1 权利要求1.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其特征在于,含有6个光输入元件(IpI2U3U4U5U6), 2 个光输出元件(O1、O2),5个光分束槽(D1, D2, D3、D4、D5),5个光合束槽(C” C2, C3> C4, C5)和 3个门光路元件(Sp S2, S3)组成,所述各元件之间的距离为所用相干光束的一个或半个波 长的整数倍,其中所述光输入元件、光输出元件采用偏振光纤或波导;所述光分束槽、光合束槽是一种刻蚀有S^2膜以分别实现光路的分束或合束的硅片; 所述门光路元件是在圆形微腔结构或者纳米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上使用纳米加 工技术实现的; 其中第一个光输入元件(I1)与第一个光分束槽(D1)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 长的整数倍;第二个光输入元件(I2)与第二个光分束槽(D2)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 长的整数倍;第三个光输入元件(I3)与第三个光分束槽(D3)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 长的整数倍;第四个光输入元件(I4)与第一个门光路元件(S1)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 波长的整数倍;第五个光输入元件(I5)与第二个门光路元件(S2)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 波长的整数倍;第六个光输入元件(I6)与第三个门光路元件(S3)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 波长的整数倍;第一个光分束槽(D1)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个光合束槽(C1)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 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一个光分束槽(D1)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第二个光合 束槽(C2)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二个光分束槽(D2)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个光合束槽(C1)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 离为相干光的半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二个光分束槽(D2)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第二个光合 束槽(C2)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三个光分束槽(D3)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三个光合束槽(C3)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 离为相干光的半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三个光分束槽(D3)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第四个光合 束槽(C4)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四个光分束槽(D4)的输入端与第一个门光路元件(S1)的输出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 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四个光分束槽(D4)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个光合束槽(C3) 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五个光分束槽(D5)的输入端与第二个门光路元件(S2)的输出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 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五个光分束槽(D5)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五个光合束槽(C5)的 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半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五个光分束槽(D5)的第二 个输出端和第三个门光路元件(S3)的控制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 第一个光合束槽(C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个门光路元件(S1)的控制端相连,距离任辰、 第二个光合束槽(C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个光合束槽(C4)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 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三个光合束槽(C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个门光路元件(S2)的控制端相连,距离任辰、 第四个光合束槽(C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个光合束槽(C5)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 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五个光合束槽(C5)的输出端与第一个光输出元件(O1)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 长的整数倍;第三个门光路元件(S3)的输出端与第二个光输出元件(O2)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 波长的整数倍;所述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使用相干光束作为信息的载体,有光即为1,无光即为0, 光源为单纵模偏振激光器;所述光分束槽在每次分束之后,其相位信息不变,振幅变为原来的一半; 所述光合束槽进行相干叠加若两束输入光束的振幅相同,但在纵轴上相位相反,则输出光强为0 ; 若两束输入光束的振幅相同,光程差为波长λ的整数倍,则相干增强。全文摘要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属于光加法器的
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使用相干光束作为信息载体的加法器,利用光的可叠加性和光程差形成的干涉实现计算的加法器,由6个光输入元件、2个光输出元件、5个光分束槽、5个光合束槽和3个门光路元件组成,与传统电子加法器相比,具有计算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和可扩展性更强的特点。文档编号G06F7/50GK102081512SQ20111000645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亚楠, 单欣岩, 张卫华, 张小平 申请人:清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其特征在于,含有:6个光输入元件(I↓[1]、I↓[2]、I↓[3]、I↓[4]、I↓[5]、I↓[6]),2个光输出元件(O↓[1]、O↓[2]),5个光分束槽(D↓[1]、D↓[2]、D↓[3]、D↓[4]、D↓[5]),5个光合束槽(C↓[1]、C↓[2]、C↓[3]、C↓[4]、C↓[5])和3个门光路元件(S↓[1]、S↓[2]、S↓[3])组成,所述各元件之间的距离为所用相干光束的一个或半个波长的整数倍,其中:所述光输入元件、光输出元件采用偏振光纤或波导;所述光分束槽、光合束槽是一种刻蚀有SiO↓[2]膜以分别实现光路的分束或合束的硅片;所述门光路元件是在圆形微腔结构或者纳米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上使用纳米加工技术实现的;其中:第一个光输入元件(I↓[1])与第一个光分束槽(D↓[1])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二个光输入元件(I↓[2])与第二个光分束槽(D↓[2])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三个光输入元件(I↓[3])与第三个光分束槽(D↓[3])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四个光输入元件(I↓[4])与第一个门光路元件(S↓[1])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五个光输入元件(I↓[5])与第二个门光路元件(S↓[2])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六个光输入元件(I↓[6])与第三个门光路元件(S↓[3])的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一个光分束槽(D↓[1])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个光合束槽(C↓[1])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一个光分束槽(D↓[1])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第二个光合束槽(C↓[2])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二个光分束槽(D↓[2])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个光合束槽(C↓[1])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半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二个光分束槽(D↓[2])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第二个光合束槽(C↓[2])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三个光分束槽(D↓[3])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三个光合束槽(C↓[3])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半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三个光分束槽(D↓[3]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第四个光合束槽(C↓[4])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四个光分束槽(D↓[4])的输入端与第一个门光路元件(S↓[1])的输出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四个光分束槽(D↓[4])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个光合束槽(C↓[3])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五个光分束槽(D↓[5])的输入端与第二个门光路元件(S↓[2])的输出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五个光分束槽(D↓[5])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第五个光合束槽(C↓[5])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半个波长的整数倍,而该第五个光分束槽(D↓[5])的第二个输出端和第三个门光路元件(S↓[3])的控制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一个光合束槽(C↓[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个门光路元件(S↓[1])的控制端相连,距离任意;第二个光合束槽(C↓[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个光合束槽(C↓[4])的第二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三个光合束槽(C↓[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个门光路元件(S↓[2])的控制端相连,距离任意;第四个光合束槽(C↓[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个光合束槽(C↓[5])的第一个输入端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五个光合束槽(C↓[5])的输出端与第一个光输出元件(O↓[1])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第三个门光路元件(S↓[3])的输出端与第二个光输出元件(O↓[2])相连,距离为相干光的一个波长的整数倍;所述光学二进制进位加法器使用相干光束作为信息的载体,有光即为1,无光即为0,光源为单纵模偏振激光器;所述光分束槽在每次分束之后,其相位信息不变,振幅变为原来的一半;所述光合束槽进行相干叠加:若:两束输入光束的振幅相同,但在纵轴上相位相反,则输出光强为0;若:两束输入光束的振幅相同,光程差为波长λ的整数倍,则相干增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平,单欣岩,张卫华,刘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