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表面复合强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166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材料表面复合强化工艺,其目的在于解决铝及铝合金化学镀Ni、Ni-P、Ni-W-P或电镀Ni、Cr的结合强度好,但硬度低、耐磨性较差,而铝合金材料真空涂层CrN、TiN、TiAlN、TiCN或DLC涂层硬度高、耐磨性好,但和基体的结合强合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先在铝合金基材表面涂镀厚度为2~10?m的梯度过渡层,然后在干燥环境下恒温75~85℃烘烤1~2小时;最后采用真空涂层技术在铝合金基材上沉积一层或多层CrN、TiN、TiAlN、TiCN或DLC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真空涂层与铝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使铝合金基体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材料表面强化
,特别涉及一种将电镀或化学镀与真空 镀相结合的铝合金材料表面复合强化工艺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随着铝的冶炼与工艺的不断改进及铝材料基础问题的突破,使得铝 合金工业得以蓬勃发展,也使得铝合金材料得以广泛应用,铝合金材料模具越来越广泛的 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现阶段的美国铝合金模具份额已经占模具总量的20%以上,而在国 内尚不足0. 2%,仍处于待开发的阶段。铝合金加工性能极佳,切削加工速度比模具钢更是 提高了 40%,因而大幅度减少了模具的加工周期。铝合金的热传导性能是钢材的四倍至五 倍,可以更有效地被加热或冷却,降低能耗,脱模时间大为缩短,速度因此而加快,能有效提 高模具的生产效率。铝合金抗腐蚀性能强,如PVC会产生氯离子,易和钢铁反应而使塑料模 具表面损坏,但对铝合金产品不起任何腐蚀作用,模具表面能保持光亮及洁净。铝合金组织 致密性好且无缺陷,更加容易抛光达到镜面效果。且铝合金低成本,市场稳定,回收效率高, 效益高。鉴于铝合金优良的品质及性能,近年来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 于注塑、吹塑、吸塑及各类型模具(如泡沫成型、鞋模、精铸模)等方面。但与钢铁等材料相比,铝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为提高其性能,必须进行表面处 理。常用的铝合金表面强化处理方法有(1)阳极氧化层,硬度较低,约为HV 350; (2)化 学镀Ni-P、Ni-W-P等合金,Ni-P合金镀态硬度为HV500左右,热处理后达到HV900左右, Ni-W-P镀层镀态为HV700左右,热处理后可达HV1000左右,具有高硬度度、高耐蚀性、良好 的可焊性和装饰性,是铝合金表面处理的重要途径,如公开号为CN101319316A的专利技术,公 开了一种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包括表面除油、水冲洗、酸蚀、水冲洗、催化液 处理、化学镀镍步骤;(3)电镀Cr,镀层的显微硬度可达HV 800-1100,或电镀镍,如公开号 为CN1010M889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制品的电镀方法,包括超音波脱脂、浸泡水洗、锌置 换、浸泡水洗、浸泡镍、浸泡水洗、电镀镍。在铝及铝合金单纯进行化学镀或单层电镀及多层 电镀其工艺技术是成熟的,但均不能满足作为在模具方面应用时对镀层机械性能的要求, 如硬度和耐磨性等。目前真空等离子体沉积CrN、TiN, TiAlN, TiCN和DLC等涂层技术在钢基材模具上 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了优异的性能表现,如公开号为CN1033655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在铝合金表面上离子沉积(Ti、Al) N硬质膜的方法,它采用空心阴极离子镀的方法,将钛、 铝料共同蒸发和电离,并通入反应气体氮气生成(Ti、Al) N化合物,在200°C低温下沉积于 铝合金表面;公开号为CN101191197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控溅射离子镀方法,包括在溅 射条件下,在磁控靶上施加电源使磁控靶的靶材物质溅射,溅射的靶材物质沉积在基材上;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超晶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材料表面复合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先在铝合金基材表面涂镀厚度为2~10μm的梯度过渡层,所述的梯度过渡层为化学镀Ni、Ni-P、Ni-W-P镀层中的一种或电镀Ni、Cr镀层中的一种;b、然后将a步骤处理后的铝合金基材在干燥环境下恒温75~85℃烘烤1~2小时;c、最后采用空心阴极离子镀、多弧离子镀或磁控溅射离子镀三种真空涂层技术中的一种对b步骤处理后的铝合金基材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CrN、TiN、TiAlN、TiCN或DLC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超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W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