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0020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箱体、设置在该箱体内部的换热器、位于箱体同一侧的废气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位于废气进风口对应的另一侧的废气出风口和新风进风口,换热器具有相互隔离但相邻、进行热交换的废气通道和新风通道,废气通道的一端与废气进风口相通,另一端与废气出风口相通,新风通道的一端与新风进风口相通,另一端与新风出风口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这些工业废气通常温度都很高,例如工业 生产中使用的锅炉、高炉,他们的烟气温度一般在二、三百度,有的甚至更高,这些排散到大 气中的高温烟气所含热量不加以利用是非常可惜的。而通过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可以有效 地回收烟气余热并加以利用,如气气式换热器以加热空气,提高进炉空气温度,亦可烘干 原、辅材料等;气液换热器是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水,可用于生产用热水。在美国能源部推广 的最佳15种节能技术中能量回收技术的节能潜力居第二位,其投资回收年限在2年左右。在气气式余热回收装置中,高温废气和待加热的新风各自流经换热器的不同通 路,高温废气中的热能经过换热器的内部导热元件转移到新风中,自身温度降低,新风温度 升高,从而完成热交换过程。现有技术的气气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垂直流交换方式或顺流热交换方式,垂直流交 换方式即高温废气的气流方向与新风的气流方向垂直,这样的交换方式效率较低;顺流交 换方式即新风和高温废气的气流方向相同,进风口处新风与高温废气温差较大,经过热交 换,在出风口处新风与废气的温度基本相等,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只能进行一次热交换,效 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较高的工业废气的余热 回收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它 包括箱体、设置在该箱体内部的换热器、位于箱体同一侧的废气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位于 废气进风口对应的另一侧的废气出风口和新风进风口,换热器具有相互隔离但相邻、进行 热交换的废气通道和新风通道,废气通道的一端与废气进风口相通,另一端与废气出风口 相通,新风通道的一端与新风进风口相通,另一端与新风出风口相通。优选地,新风进风口位于废气出风口的上方。更优地,新风出风口位于废气进风口的上方。优选地,新风通道为U形。进一步地,废气通道为若干水平设置且穿过新风通道的圆形换热管。更近一步地,废气通道为薄壁不锈钢管。优选地,箱体上设有连接废气通道和废气进风口的第一变径管,以使截面形状不 同的废气通道和废气进风口相连通。更优地,箱体上设有连接废气通道和废气出风口的第二变径管,以使截面形状不 同的废气通道和废气出风口相连通。进一步地,新风进风口设有送风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所采用的热交换方 式为逆流交换,即新风与高温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新风由送风机进入换热器,经过U型新 风通道从新风出风口流出,高温废气由废气进风口进入换热器,经过穿过新风通道的新风 通道,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再由废气出风口流出,由于废气进风口与新风出风口设置在同一 侧,未经过热交换的高温废气与经过一次热交换升温后的新风仍存在温差,同样地,废气出 风口与新风进风口设置在同一侧,经过一次热交换降温后的废气与未经过热交换的新风仍 存在温差,本
人员可以很容易看出,在新风与废气的整个流动过程中始终存在温 差,可以在废气进口处和废气出口处分别进行两次热交换,较之传统的整个过程只能进行 一次热交换的顺流交换方式,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效率明显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A剖视示意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B-B剖视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0、箱体;11、废气进风口 ;111、第一变径管;12、废气出风口 ;121、第二变径管;13、新 风进风口 ;131、第三变径管;14、新风出风口 ;141、第四变径管;15、第五变径管; 20、换热器;21、废气通道;22、新风通道; 30、送风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照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中的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它包括箱体10、设 置在该箱体10内部的换热器20,在箱体10的同一侧设有废气进风口 11和新风出风口 14, 在废气进风口 11对应的箱体10的另一侧设有废气出风口 12和新风进风口 13,换热器20 具有相互隔离但相邻、进行热交换的废气通道21和新风通道22,废气通道21的一端与废气 进风口 11相通,另一端与废气出风口 12相通,新风通道22的一端与新风进风口 13相通, 另一端与新风出风口 14相通。新风出风口 14位于废气进风口 11的上方,新风进风口 13 位于废气出风口 12的上方。本实施例的箱体10设计为U形,换热器20位于箱体10的中部,上部设有连接截 面形状不同的新风进风口 13和新风通道22的第三变径管131,以及连接截面形状不同的新 风出风口 14和新风通道22的第四变径管141,箱体10下部设有第五变径管15,第五变径 管15的两端均与新风通道22相通。如附图2所示,在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变径管111 和第二变径管121,第一变径管111连接截面形状不同的废气通道21和废气进风口 11,第 二变径管121连接截面形状不同的废气通道21和废气出风口 12。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换热器20分为相对称的左右两个换热部,每 个换热部各设有若干圆形换热管,该换热管内即为所述的废气通道21,而换热管之间的间 隙为所述的新风通道22,左右换热部的位置对应的废气通道21相连通,即位置对应的新风 通道22亦相连通。废气通道21与第三变径管131、第四变径管141和第五变径管15之间 是密闭的,而新风通道22与第一变径管111、第二变径管121之间是密闭的。废气通道21 为导热性能良好且质量较轻的薄壁不锈钢管,热交换速度快,效能高。在新风进风口 13设有送风机30,用于产生负压,将温度较低的新风源源不断地送 入箱体10内与温度较高的工业废气进行热交换。送风机30采用变频控制,能维持在较佳 的工作状态。高温工业废气由废气进风口 11进入第一变径管111,经过如附图4所示的右换热 部的废气通道21,再经过左换热部的废气通道21进入第二变径管121,最后由废气出风口 12排出;而温度较低的新风则由新风进风口 13进入第三变径管131,经过附图所示4的左 换热部的新风通道22至第五变径管15,再经过右换热部的新风通道22至第四变径管141, 最后由新风出风口 14排出。以上所述,本
人员可以很容易看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气 的余热回收装置可在左右换热部分别进行两次热交换,由于废气进风口 11与新风出风口 14设置在同一侧,未经过热交换的高温废气与在左换热部经过一次热交换升温后的新风仍 存在温差,同样地,废气出风口 12与新风进风口 13设置在同一侧,在右换热部经过一次热 交换降温后的废气与未经过热交换的新风仍存在温差,所以此装置可进行两次热交换,热 交换更充分,效率更高。在废气进风口 11、废气出风口 12、新风进风口 13和新风出风口 14处分别设有测 温装置(图中未示出),分别感应以上各处的温度,能直观地看出本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 果。工业废气中通常含有油气、蜡、水蒸气、挥发性成分以及灰尘、线毛等,这些杂质极易在 换热器20内沉积,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时间越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0)、设置在该箱体(10)内部的换热器(20)、位于所述的箱体(10)同一侧的废气进风口(11)和新风出风口(14)、位于所述的废气进风口(11)对应的另一侧的废气出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所述的换热器(20)具有相互隔离但相邻、进行热交换的废气通道(21)和新风通道(22),所述的废气通道(21)的一端与所述的废气进风口(11)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废气出风口(12)相通,所述的新风通道(22)的一端与所述的新风进风口(13)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的新风出风口(1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保丽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