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层有机发光二极 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和照明是平板显示器产业中的热门技术,与无机发光二 极管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原料来源广泛、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高、发光效率高、视 角宽、响应速度快、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和易实现大面积柔性显示等优点,因而,有机发 光二极管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7年由柯达公司邓青云等人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二 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0LED)是一种双层三明治结构(邓青云,万斯来 科,应用物理快报,51 期,913 页,1987 年,C. W. Tang, S. A. VanSlyke, Appl. Phys. Lett. 51, pp913, (1987),美国专利,专利号4,769,292 和 4,885,211,U. S. Pat. Nos. 4,769,292 和 4,885,211),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由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发光层组成,并夹在铟锡氧化 物ITO和金属电极之间。为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阴极;至少两个置于所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发光层;置于相邻发光层之间的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为n型有机半导体和p型有机半导体形成的异质结,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为噻吩类化合物,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小于6eV,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与所述n型有机半导体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之差小于1eV。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阁,陈永华,田洪坤,耿延侯,闫东航,王利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