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黄连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855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中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按1∶1∶2(重量比)构成“双黄连”方的双黄连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泡腾片组成为(以重量计):中药浸膏粉30%~80%,泡腾剂18%~68%、助流剂0.1%~1%、润滑剂1%~13%。根据需要可适量添加矫味剂。该泡腾片制备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喷雾干燥制备双黄连浸膏粉,再用干法制粒技术制颗粒,制造可迅速溶解、口味优良的中药泡腾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泡腾片,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含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中药成分的双黄连泡腾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组成的“双黄连”组方源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双黄连口服液”(418页)和“双黄连颗粒”(420页),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按质量比1∶1∶2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双黄连方中药材多为植物的花、根和果实,水煎煮提取物富含胶质、多糖、多肽、氨基酸、有机酸和矿物质等水溶性物质,一般真空干燥受热时间长,效率低下;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颗粒剂时,需要使用较多的蔗糖粉和或糊精,且制成的颗粒剂,由于浸膏强烈的吸水性和高浓度下的强粘性,妨碍了水分的穿透和溶质扩散,导致颗粒剂在温凉水中不能完全溶解,临床使用时会有部分颗粒粘于杯底,导致服用不便或实际服用剂量缺失,从而影响药效。口服液制剂则存在包装体积较大导致携带不便等缺点。泡腾片系利用可食用酸剂与可产生二氧化碳的碱剂,在遇到水时,发生中和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泡腾现象),使得片剂迅速崩解和溶解的固体制剂。泡腾片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能够在温凉水中完全溶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双黄连颗粒及双黄连口服液剂型所固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冲饮的双黄连泡腾片,该泡腾片具有更好的使用方便性和良好的口感。增加病人的顺应性,从而保证药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泡腾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由中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按1∶1∶2(重量比)制成的浸膏粉、泡腾剂、助流剂和润滑剂等组成,本专利技术泡腾片的组成如下(以重量计)双黄连浸膏粉30%~80%泡腾剂 18%~68%助流剂 0.1%-1%润滑剂 1%-13%上述配方中,双黄连浸膏粉为由1∶1∶2(重量比)的中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经加水煎煮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双黄连浸膏粉的含水量应为小于等于3.5%,细度为全部能通过100目筛,为平衡片剂的崩解速度和泡腾剂的用量,双黄连浸膏粉在片剂中的优选用量为50%~70%(重量比)。泡腾剂由酸剂与可产生二氧化碳的可食用碱剂组成。泡腾剂在片剂中的优选含量为25%~50%(重量比)。碱剂为含等摩尔量的钾和钠的混合碳酸盐或混合碳酸氢盐或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混合盐,所采用的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可包括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甘氨酸钠碳酸盐等,优选的碱剂为无水碳酸钾与碳酸氢钠按1∶2的摩尔比所组成的混合盐,该碱剂中钾和钠为等摩尔量,有利于人体钠钾摄取的平衡,同时由于无水碳酸钾在泡腾片中可起到内干燥剂的作用,可以防止中药浸膏中残留的水份迁移,从而保证了泡腾片贮藏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碱剂细度为60~100目,使用前,碳酸氢盐在60~80℃干燥2~4小时;碳酸盐在105~120℃干燥2~4小时。酸剂为可食用有机酸,采用柠檬酸、甘氨酸柠檬酸盐、柠檬酸单钠盐、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等中的一种或两种,细度为60~100目,使用前应在105~110℃干燥2~4小时。泡腾剂中酸剂和碱剂的组成比例对泡腾片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性质至关重要。因为双黄连浸膏粉在制备过程中已被调节成接近中性,泡腾剂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后,过量的酸或碱决定了溶液的pH值,即酸性或碱性程度;黄芩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不溶于pH小于5.5的水中,但酸味可以明显减轻黄芩苷带来苦味。所以在泡腾剂中,按中和反应当量计算,酸剂成分应过量3%~10%(重量比),优选5~8%(重量比),此时溶液pH为5.5~6.5,具有良好的风味,同时能遮掩黄芩苷带来的苦味,黄芩苷基本不析出;当酸剂过量10%(重量比)以上时,黄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苷会大量析出,不溶于水。助流剂采用微粉硅胶,其细度为平均粒径20-40nm;润滑剂包括内加润滑剂和外加润滑剂,内加润滑剂为制颗粒前加入物料中的润滑剂;外加润滑剂为压片前加入,与干颗粒混合的润滑剂。润滑剂的细度为全部通过100目筛,采用聚乙二醇6000、富马酸、己二酸、亮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聚乙二醇6000和亮氨酸(L或DL型)联合使用,其中聚乙二醇6000为内加润滑剂,其优选用量为4~10%(重量比),亮氨酸为外加润滑剂,其优选用量为1~3%(重量比)。根据实际需要上述配方中还可以包括矫味剂。矫味剂可采用安赛蜜、甜蜜素或蛋白糖及芳香剂(如水果型粉末香精和薄荷粉末香精)中的一种或两种,矫味剂的用量为0.5-5%(以重量计),细度为过100目筛。本专利技术使用喷雾干燥技术联合干法制粒工艺制备双黄连泡腾片。本专利技术制备双黄连泡腾片的关键技术有两点一是使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双黄连提取物。喷雾干燥法可制备成具有较大表面积的提取物微粉,在泡腾片置于水中时才能迅速溶解。一般的真空干燥方法获得提取物为块状,由于提取物粘性较大,难以进行机械粉碎以获得细粉,故不能用于制备泡腾片。二是干法制粒,双黄连喷雾干燥制得的提取物细粉粒径小、表面积大、体积蓬松。使用无水乙醇等极性非水溶剂按常规湿法制颗粒工艺时,需要消耗大量有机溶剂。干法制粒则可以使双黄连提取物经喷雾干燥制得的浸膏细粉与适宜辅料制成方便压片的颗粒,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本专利技术泡腾片的制备方法为1、双黄连浸膏粉的制备按1∶1∶2(重量比)的比例称取金银花、黄芩和连翘,黄芩单独煎煮提取,通过酸化沉淀,分离出以黄芩苷为主的提取物,备用;金银花和连翘一同水煎煮提取,经浓缩、醇沉、回收乙醇进而浓缩成相对密度1.10~1.15(60~65℃测)的清膏,将黄芩提取物加入此清膏中,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清膏pH值为6.5~7.0,使黄芩提取物溶解,溶液用喷雾干燥法干燥,控制进口温度120℃~180℃,最佳为150℃,使出口温度保持在80℃~90℃。即得双黄连浸膏粉。2、粉料混合将各组分按要求粉碎、过筛、干燥备料,然后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在通用混合设备中加入碱剂、酸剂、矫味剂、助流剂和内加润滑剂混合5-15分钟,使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黄连浸膏粉混合均匀。3、干法制粒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20~40%的环境下,使用干法制粒机,在2.0~2.5kg/cm2的压力下将混合粉料压缩、破碎制成12目颗粒。4、压片颗粒与外加润滑剂混匀,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20~40%的环境下,使用直径2~3厘米的冲模,在压片机上压制成型,每片重2.5~8克,优选3~6克。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黄芩、金银花及连翘三味中药的提取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其提取步骤为黄芩切片,用水煎煮三次,第一次沸水下料用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80℃测),于80℃时加2mol/L盐酸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为5.0,用少量70%乙醇洗涤,挥尽乙醇,得到以黄芩苷为主的黄芩提取物。金银花和连翘加10倍水温浸(80℃)半小时,煎煮1小时,再分别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70~80℃测),冷至40℃,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拌,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黄连泡腾片,其组成(以重量计)为:双黄连浸膏粉30%~80%泡腾剂18%~68%助流剂0.1%-1%润滑剂1%-13%其中双黄连浸膏粉为由1∶1∶2(重量比)的中药金银花、黄芩和 连翘经加水煎煮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泡腾剂由酸剂与可产生二氧化碳的可食用碱剂组成,所说的碱剂为含等摩尔量的钾和钠的混合碳酸盐或混合碳酸氢盐或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混合盐,按中和反应当量计算,酸剂成分应过量3%~10%(重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黄连泡腾片,其组成(以重量计)为双黄连浸膏粉 30%~80%泡腾剂 18%~68%助流剂 0.1%-1%润滑剂 1%-13%其中双黄连浸膏粉为由1∶1∶2(重量比)的中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经加水煎煮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泡腾剂由酸剂与可产生二氧化碳的可食用碱剂组成,所说的碱剂为含等摩尔量的钾和钠的混合碳酸盐或混合碳酸氢盐或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混合盐,按中和反应当量计算,酸剂成分应过量3%~10%(重量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双黄连浸膏粉的含水量为小于等于3.5%,细度为全部能通过100目筛,其用量为50%~70%(重量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泡腾剂的含量为25%~50%(重量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碱剂为无水碳酸钾与碳酸氢钠按1∶2的摩尔比所组成的混合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按中和反应当量计算,酸剂成分应过量5~8%(重量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矫味剂,其用量为0.5-5%(以重量计),细度为100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润滑剂采用聚乙二醇6000和亮氨酸(L或DL型)联合使用,其中聚乙二醇为内加润滑剂,其用量为4~10%(重量比),亮氨酸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芳曾佳烽方通郑洁赵雪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拓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