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液浓缩与提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8477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液浓缩与提炼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筒体、封头、罐顶焊接组成一个密闭储罐,两根盐水进出管与一根蒸汽进出管盘在筒体与封头上,封头底部设有排净口,在罐顶边缘设有保温托板,并有筋板支撑;密闭储罐内设有隔板,把物料分成两部分,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各有温度计口,在成品物料侧的罐顶上设有套管接口,测量口嵌入套管接口伸进密闭储罐内,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分别设有两个备用接口,人孔和泵接口分别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罐顶上设有物料进口、取样口和充氮口,在筒体上方成品物料侧设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熔融碱制造国产化,易于更换与维修,运行安全稳定,碱液经过本装置后由200℃液态碱液加热到360℃熔融碱。(*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碱液浓縮与提炼装置,碱液经过本装置后由200 'C液态碱液加热到36(TC熔融碱。技术背景在此之前,碱液浓縮与提炼装置是由国外进口的, 一直为瑞士伯特所 垄断,进口设备成本高,维修与更换复杂烦琐;随着国内片碱、粒碱应用消 耗的加大,熔融碱的需求随之增高;Ni201材料对碱液的抗腐蚀性较强,但 Ni201材料市场价格很高,增加很大的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成本低,完全国产化,且不 影响设备使用的碱液浓縮与提炼装置。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筒 体、封头、罐顶焊接组成一个密闭储罐,两根盐水进出管与一根蒸汽进出 管盘在筒体与封头上,封头底部设有排净口,在罐顶边缘设有保温托板, 并有筋板支撑;密闭储罐内部设有隔板,把物料分成两部分,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各有温度计口,在成品物料侧的罐顶上设有套管接口,测量口嵌 入套管接口伸进密闭储罐内,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分别设有两个备用接口, 人孔和泵接口分别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罐顶上设有物料进口、取样口和 充氮口,在筒体上方成品物料侧设有溢流口。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表l主要技术指标<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 在密闭储罐内设有隔板,把密闭储罐内物料分成两部分,物料进入 密闭储罐,首先进入隔板一侧,在此端先进行加热,随着物料的进入,物 料通过隔板上方的缺口进入到另一侧,再进行加热,使物料在密闭储罐内 形成一个循环,充分接触封头与筒体的受热部分,在筒体内被隔板分成的 另一侧最终加热到熔融状态,得到熔融碱。2、 盐水进出管为2根Ni201管,两根管并列盘在筒体与封头上,与筒 体和封头贴和紧密。蒸汽进出管为1根20管,此管盘在2根盐水进出管外, 与两根盐水进出管紧密配合,蒸汽进出管首先通入蒸汽,使盐水进出管预 热,达到蒸汽进出管温度时,盐水进出管再通入盐水,此盐水为温度360 。C熔盐,通过盘在筒体与封头上的盐水进出管使罐内物料加热,生成熔融碱。3、 温度计口分别设在隔板两侧,监视并检测物料。并有两个备用口, 以便维护更换,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4、 筒体上部设有溢流口,防止物料溢出,增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5、 本设备除接管外的与碱液接触的材料均采用复合板,降低材料成本, 且不影响设备使用,降低设备制造价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的俯视图; 图3是筒体内隔板示意图4是隔板在筒体内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4所示,复合板的筒体4、封头2、罐顶9焊接组成一个密 闭储罐。两根盐水进出管8与一根蒸汽进出管7盘在筒体4与封头2上。 盐水进出管8为2根Ni201管,为了设备运行需求,两根盐水进出管8并 列盘在内侧,紧贴筒体4与封头2,蒸汽进出管7交错盘在盐水进出管8夕卜, 紧贴盐水进出管8。封头2底部设有排净口 1,使物料能够完全排净。在罐 顶9边缘设有保温托板6,并有筋板5支撑。密闭储罐内部有隔板3,把物 料分成两部分,在隔板3两侧的灌顶9上各有温度计口 12,分别检测两部 分物料温度,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在成品物料侧的灌顶9上设有套管接 口 13,测量口 14嵌入套管接口 13伸进密闭储罐内,测量口 14监视并检测 物料。为安全和避免有些管口失效,另在隔板3两侧的灌顶9上分别设有 两个备用接口 18,以便更换损坏管口。人孔11和泵接口 17分别在隔板3 两端的灌顶9上,人孔11可进行设备维修,泵接口 17除接入泵外,必要时也可用于检修用。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物料满形成溢流,在筒体4上方成品物料侧设有溢流口 19。罐顶9上设有物料进口 10、取样口 16和 充氮口 15。所用的材料封头2、筒体4、罐顶9是Ni201/16MnR复合板,盐水进 出管8是Ni201无缝管,蒸汽进出管7是20无缝管,隔板3是Ni201板材, 筋板5与其支撑的保温托板6是16MnR。物料进口 10、温度计口 12、溢流 口 19、测量口 14、取样口 16、充氮口 15是Ni201管。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工作原理是蒸汽进出管7先通入蒸汽,通过盘在筒体4、 封头2的盘管对盐水进出管8进行预热,盐水进出管8达到蒸汽进出管7 温度时,通入熔盐,此盐水为温度36(TC熔盐,停止通入蒸汽。并开始通入 物料,通过熔盐使密闭储罐内物料加热,隔板3 —侧物料初步受温溢流到 隔板3另一侧,继续加热,通过不断循环,物料由20(TC加热到36(TC的熔 融碱,达到一个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碱液浓缩与提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4)、封头(2)和罐顶(9)焊接组成一个密闭储罐,两根盐水进出管(8)与一根蒸汽进出管(7)盘在筒体(4)与封头(2)上,封头(2)底部设有排净口(1),在罐顶(9)边缘设有保温托板(6),并有筋板(5)支撑;密闭储罐内部设有隔板(3),把物料分成两部分,在隔板(3)两侧的罐顶(9)上各有温度计口(12),在成品物料侧的罐顶(9)上设有套管接口(13),测量口(14)嵌入套管接口(13)伸进密闭储罐内,在隔板(3)两侧的罐顶(9)上分别设有两个备用接口(18),人孔(11)和泵接口(17)分别在隔板(3)两侧的罐顶(9)上,罐顶(9)上设有物料进口(10)、取样口(16)和充氮口(15),在筒体(4)上方成品物料侧设有溢流口(1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碱液浓缩与提炼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筒体、封头、罐顶焊接组成一个密闭储罐,两根盐水进出管与一根蒸汽进出管盘在筒体与封头上,封头底部设有排净口,在罐顶边缘设有保温托板,并有筋板支撑;密闭储罐内设有隔板,把物料分成两部分,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各有温度计口,在成品物料侧的罐顶上设有套管接口,测量口嵌入套管接口伸进密闭储罐内,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分别设有两个备用接口,人孔和泵接口分别在隔板两侧的罐顶上,罐顶上设有物料进口、取样口和充氮口,在筒体上方成品物料侧设有溢流口。本技术实现熔融碱制造国产化,易于更换与维修,运行安全稳定,碱液经过本装置后由200℃液态碱液加热到360℃熔融碱。文档编号B01J19/00GK201320468SQ20082023135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孔庆堂, 孟庆海, 梁显军, 晔 陈 申请人: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液浓缩与提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4)、封头(2)和罐顶(9)焊接组成一个密闭储罐,两根盐水进出管(8)与一根蒸汽进出管(7)盘在筒体(4)与封头(2)上,封头(2)底部设有排净口(1),在罐顶(9)边缘设有保温托板(6),并有筋板(5)支撑;密闭储罐内部设有隔板(3),把物料分成两部分,在隔板(3)两侧的罐顶(9)上各有温度计口(12),在成品物料侧的罐顶(9)上设有套管接口(13),测量口(14)嵌入套管接口(13)伸进密闭储罐内,在隔板(3)两侧的罐顶(9)上分别设有两个备用接口(18),人孔(11)和泵接口(17)分别在隔板(3)两侧的罐顶(9)上,罐顶(9)上设有物料进口(10)、取样口(16)和充氮口(15),在筒体(4)上方成品物料侧设有溢流口(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军孟庆海孔庆堂陈晔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