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鼠饵筒,涉及一种对动物撒布毒药的装置,该灭鼠饵筒由完全分离的筒盖和筒座构成,筒盖由厚度为0.1~0.8mm的薄板弯曲或折弯成横截面形状为顶部与两侧连成一体、仅底面开口的任意多边形或是底面开口的平底圆弧形或是底面开口的顶部为圆弧的任意多边形,筒座为一与筒盖两侧下端相配合的底座,筒盖和筒座通过连接机构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成一体,筒座上有1~5个与筒座连成一体的饵料盒,有1~5个用于放置重物的凹槽以及1~6个强力固定耳,筒盖上带有加料窗,该灭鼠饵筒既可以安全、环保投放灭鼠饵料又便于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包装、运输,产品价格低,可广泛用于室内、野外及水田的毒饵灭鼠作业,适于在低收入的农村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动物撒布毒药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放置诱杀老鼠的毒饵的灭鼠饵筒。
技术介绍
毒饵法是一种北广泛使用的灭鼠方法,较之笼捕法,毒饵法具有杀伤面广、迷惑性强等诸多优点。在使用毒饵法时,最初,是直接将毒饵撒放在地上,让老鼠食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造成环境污染,易误伤非靶动物(如家禽、鸟类等),甚至会被儿童误食,也易使饵料散失,造成浪费。于是,人们提出了多种放置饵料的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号为87209122的灭鼠毒饵盒,专利号为“97217841”的“鼠毒饵盒”分别公开了一种两端开有出、入口的长方体盒,盒内均有盛放毒饵的装置的灭鼠毒饵盒,但由于其筒体上部份与筒体底板固定连为一体,要求制作材料厚度较厚,此外,灭鼠毒饵盒(申请号03214104)、灭鼠毒饵投放装置(申请号200420033517)、一种灭鼠专用药具(申请号200420022003)等也都可以有效的克服直接撒放灭鼠饵料的缺点,实现灭鼠饵料的安全、环保使用。一些盛放毒饵的装置的灭鼠毒饵盒采用厚度为6毫米的聚氯塑料板粘合加工制造(见“工业区用毒鼠站、毒饵盒巩固灭鼠成果现场试验”,《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6年05期)。但是,这些技术方案的共同不足之处是产品体积大,生产成本大,运输费用大,有些产品结构很复杂。这些都会造成产品售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安全、环保投放灭鼠饵料又便于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包装、运输和使用的灭鼠饵筒。解决其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鼠饵筒,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及位于筒内的毒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外壳由完全分离的筒盖和筒座构成,筒盖和筒座通过连接机构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成一体。本技术灭鼠饵筒的又一特征是所述的筒盖由厚度为0.1~0.8mm的薄板弯曲或折弯成横截面形状为顶部与两侧连成一体、仅底面开口的任意多边形或是底面开口的平底圆弧形或是底面开口的顶部为圆弧的任意多边形;所述的筒座为一与筒盖两侧下端相配合的底座,筒盖和筒座通过连接机构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成一体。所述的筒盖与筒座相连的机构是该筒盖上有筒盖扣孔,所述的筒座上开有筒盖板插槽,筒座上还有与筒座连成一体的筒盖扣栓,筒盖插入筒盖板插槽内,筒盖扣栓卡入筒盖扣孔内,从而将筒盖与筒座连成一体。本技术灭鼠饵筒的又一特征是所述的筒座上有1~5个与筒座连成一体的饵料盒,该饵料盒位于筒座中部,其两边有与筒座连成一体的档板。本技术灭鼠饵筒的另一特征是所述的筒盖的一个侧面中部开有一个与筒盖连成一体的活动加料窗,加料窗的两侧与筒盖其他部份相对分离,窗上带有一个窗扣孔,筒座与筒盖加料窗相对应的位置有与加料窗窗扣孔相配合的加料窗扣栓。本技术灭鼠饵筒的又一特征是所述的筒座上有1~5个用于放置重物的凹槽,每个凹槽底部有1~9个排水孔。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灭鼠饵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灭鼠饵筒的筒状外壳由完全分离的筒盖和筒座构成,因此,两个部件均可分别高效率地生产,而且便于包装和运输,生产、包装、运输成本低。特别是表面积最大的筒盖采用了厚度为0.1~0.8毫米的塑料薄板冲压制成,相对于现有采用厚度为6毫米的聚氯塑料板粘合加工制造的毒饵盒,可节约7倍以上的材料,加工效率也有很大提高,从而可大大减少生产成本;而在产品包装、运输时,灭鼠饵筒的筒盖和筒座保持分离状态,可以分别包装、运输,由于筒盖和筒座分开时所占用的空间,比两者安装后所占用的空间小得多(约为五分之一),因而也可以大大减少产品的包装、运输成本;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售价,有利于在低收入的农村中推广应用。2、产品安全性能好由于本技术的灭鼠饵筒由筒盖和筒座构成,筒座上有与筒座连成一体的饵料盒,其两边有与筒座连成一体的档板,该档板可以阻挡灭鼠饵筒外部的杂物和水向饵料盒方向流动,同时可阻挡因老鼠取食活动而从饵料盒中掉出的饵料向灭鼠饵筒外面移动,以免家禽等误食;本技术的灭鼠饵筒的筒座上有1~5个用于放置重物的凹槽,凹槽内放置碎石、泥土等重物,可以增加其稳固性和安全性,此外,筒座上带有1~6个的强力固定耳,强力固定耳上有固定孔,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增加了其稳固性和安全性。3、使用方式灵活、既可以置于房前屋后等地面使用、也可置于水田中使用,添加饵料方便本技术的灭鼠饵筒的筒座上带有1~6个的强力固定耳,强力固定耳上有固定孔,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同时也增加其安全性。当需要在有水的水稻田中使用灭鼠饵筒时,可以加装竹条或木条撑杆,将其插入筒盖侧面的固定条中,然后将撑杆插入水田中,即可将灭鼠饵筒稳定的固定在水田上面;也可将竹条或木条撑杆插入筒座的支撑孔中,然后将撑杆插入水田中,从而将灭鼠饵筒稳定的固定在水田上面。此外,本技术的灭鼠饵筒筒盖的一个侧面中部开有一个与筒盖连成一体的活动加料窗,使用过程中可以不用打开筒盖,只通过掀动加料窗外侧边可以打开加料窗,向灭鼠饵筒内添加毒饵料,方便实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灭鼠饵筒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装配好的本技术灭鼠饵筒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本技术灭鼠饵筒的筒盖结构示意图(展开的平面图);图3~图5本技术灭鼠饵筒的筒座结构示意图图3-俯视图,图4-A-A剖视图,图5-B-B剖视图;图6本技术灭鼠饵筒在加装撑杆时的使用状态参考意图;图7~图8本技术灭鼠饵筒的带支撑孔的筒座结构示意图图7-俯视图,图8-C-C剖视图;图9本技术灭鼠饵筒筒盖的其他几种横截面形状示意图图9-1底面开口的平底圆弧形,图9-2顶部为圆弧形两侧下部为直边之底面开口的任意多边形,图9-3顶部为三角形而两侧下部为直边之底面开口的任意多边形, 图9-4顶部为梯形而两侧下部为直边之底面开口的任意多边形。图中1-筒座,11-筒盖板插槽,12-筒盖扣栓,13-筒盖定位凸块,14-栏板,15-饵料盒,16-窗扣栓,17-凹槽,18-排水孔,19-支撑孔;2-筒盖,21-筒盖顶,22-筒盖侧边,23-加料窗,24-窗扣孔,25-固定条,26-筒盖扣孔;3-强力固定耳,4-固定孔,5-撑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如下一种灭鼠饵筒,由完全分离的筒盖2和筒座1通过连接机构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成一体构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参见图1),筒内有毒饵盒,所述的筒盖2由厚度约0.5mm的长方形薄板折弯成横截面形状为仅底面开口的矩形,筒盖顶和筒盖侧边的两端可以向筒内侧弯折,使灭鼠饵筒的筒口尺寸变小,而筒内空间较大;所述的筒座为一与筒盖两侧下端相配合的底座,(参见图1、图2)所述筒盖与筒座相连的连接机构是筒盖2上有筒盖扣孔26,所述的筒座1上开有筒盖板插槽11,筒座1上还有与筒座1连成一体的筒盖扣栓12,插槽11的另一侧上有筒盖定位凸块13,筒盖2插入筒盖板插槽11内,筒盖扣栓12卡入筒盖扣孔26内,从而将筒盖2与筒座1连成一体(参见图2、图3);所述的筒座1上有1~5个与筒座1连成一体的饵料盒15;该饵料盒15最好位于筒座中部,其两边有与筒座连成一体的档板14(参见图3、图4)。所述的筒盖2的一个侧面中部开有一个与筒盖2连成一体的活动加料窗23,加料窗23的两侧与筒盖2其他部份相对分离,窗上带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鼠饵筒,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及位于筒内的毒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外壳由完全分离的筒盖(2)和筒座(1)构成,筒盖(2)和筒座(1)通过连接机构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鼠饵筒,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及位于筒内的毒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外壳由完全分离的筒盖(2)和筒座(1)构成,筒盖(2)和筒座(1)通过连接机构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鼠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盖(2)由厚度为0.1~0.8mm的薄板弯曲或折弯成横截面形状为顶部与两侧连成一体、仅底面开口的任意多边形或是底面开口的平底圆弧形或是底面开口的顶部为圆弧的任意多边形,所述的筒座(1)为一与筒盖两侧下端相配合的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鼠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与筒座相连的连接机构是筒盖(2)上有筒盖扣孔(26),所述的筒座(1)上开有筒盖板插槽(11),筒座(1)上还有与筒座(1)连成一体的筒盖扣栓(12),筒盖(2)插入筒盖板插槽(11)内,筒盖扣栓(12)卡入筒盖扣孔(26)内,从而将筒盖(2)与筒座(1)连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灭鼠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座(1)上有1~5个与筒座(1)连成一体的饵料盒(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觉滨,
申请(专利权)人:刘觉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