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7945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热的利用,尤其是属于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在外层壳体内制有烟道管,在烟道管的外壁制有散热片,在外层壳体和烟道管之间装有纯净水;以及在外层壳体上制有进水口和蒸汽口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体积小,热传导面积大,吸热充分的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使得可以在不影响炉内温度场分布的前提下解决余热利用问题,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余热利用装置经过在漆包线烘炉上改装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取代了过去的电加热式蒸汽发生器;与电加热式蒸汽发生器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故障点大为减少,节约了维修费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的利用,尤其是属于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 技术背景目前,烘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种类繁多,但大多不是体积太大,就是风阻较高。 如果在排废管上加装风阻较大的余热利用装置,则会导致排废不畅,这将直接影响 炉内温度场的分布并使温度难以调节,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而烘炉的空间有限,体 积太大也难以安装。现有尚无较好的安装余热利用装置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热传导面积大,吸热充分的废气余热 利用蒸汽发生器,使得在不影响炉内温度场分布的前提下解决余热利用问题,达到 节约能源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在外层壳体内制有烟道管,在烟道管 的外壁制有散热片,在外层壳体和烟道管之间装有纯净水;以及在外层壳体上制有 进水口和蒸汽口所组成。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由于本技术是一种体积小,热传导面积 大,吸热充分的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使得可以在不影响炉内温度场分布的前 提下解决余热利用问题,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本技术余热利用装置经过 在漆包线烘炉上改装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取代了过去的电加热式蒸汽发生器;与 电加热式蒸汽发生器对比,本技术故障点大为减少,节约了维修费用。同时减 少了漆包线烘炉对环境的热影响,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其中1、蒸汽口 2、外层壳体3、散热片4、烟道管5、纯净水6、进水口 7、烟道进口 8、烟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它是由在外层壳体2内制有烟道管4, 在烟道管4的外壁制有散热片3,在外层壳体2和烟道管4之间装有纯净水5;以3及在外层壳体2上制有进水口 6和蒸汽口 l所组成。由于本技术的中央为大截面烟道管4,当炽热废气从烟道进口 7进入通过 烟道管4时,使本技术烟道管4的内表面受热,并进而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3, 加热外层壳体2和烟道管4之间储存的纯净水5,使之产生蒸汽,然后通过顶部的 蒸汽口 l将蒸汽引导至需要使用的设备。同时炽热废气逐渐变冷后从烟道出口 8排 出。权利要求1.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外层壳体(2)内制有烟道管(4),在烟道管(4)的外壁制有散热片(3),在外层壳体(2)和烟道管(4)之间装有纯净水(5);以及在外层壳体(2)上制有进水口(6)和蒸汽口(1)所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余热的利用,尤其是属于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在外层壳体内制有烟道管,在烟道管的外壁制有散热片,在外层壳体和烟道管之间装有纯净水;以及在外层壳体上制有进水口和蒸汽口所组成。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由于本技术是一种体积小,热传导面积大,吸热充分的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使得可以在不影响炉内温度场分布的前提下解决余热利用问题,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本技术余热利用装置经过在漆包线烘炉上改装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取代了过去的电加热式蒸汽发生器;与电加热式蒸汽发生器对比,本技术故障点大为减少,节约了维修费用。文档编号F22B1/18GK201348241SQ20082022962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生 张, 徐智勇, 肖超英, 胡国衍 申请人: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外层壳体(2)内制有烟道管(4),在烟道管(4)的外壁制有散热片(3),在外层壳体(2)和烟道管(4)之间装有纯净水(5);以及在外层壳体(2)上制有进水口(6)和蒸汽口(1)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肖超英胡国衍徐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