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7848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其在插入安装于顶棚内且下表面具有面向室内侧的开口的箱状的框体内具备:壳体,其在下表面具有壳体吸入口、在侧部具有壳体喷出口,且使涡卷状的侧面沿铅直方向配设;离心式鼓风桨叶,其内置于壳体内且具有与壳体吸入口对置的桨叶吸入口;电动机,其驱动离心式鼓风桨叶旋转,离心式鼓风桨叶将轴心的上方侧设置成朝向靠近以壳体吸入口的与壳体喷出口正交的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离心式鼓风流的上游侧的方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顶棚嵌入型换气扇
技术介绍
以往的与配置在顶棚内且与室外连通的通道连接、并嵌入地设置于顶棚内的顶棚 嵌入型换气扇的一个例子,被专利文献1公开。图9为以往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设置剖 视图。如图9所示,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具备箱状的框体104、接合器106、壳体108、离心 式鼓风桨叶109、电动机110。在此,箱状的框体104在下表面设有由格栅101覆盖的吸入 口 102、在侧面设有喷出口 103。接合器106连接与室外连通的通道105。壳体108为在框 体104内部的下表面具有作为吸入口的阻尼孔107的涡卷状结构。离心式鼓风桨叶109配 置于壳体108内而进行鼓风。电动机110驱动离心式鼓风桨叶109旋转。在这种以往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中,在配置通道105时存在多个弯曲部或长度变 长等情况,而使阻力损失变大,从而风量降低。以这种阻力损失变大而承载高静压的状态使 用顶棚嵌入型换气扇时,若选用注重风量的类型的换气扇,则需要增大离心式鼓风桨叶109 的叶轮外周速度。因此,存在提高电动机110的转速而噪音值升高的问题。另外,若选用这种注重高静压时的风量的类型的换气扇,存在低静压时风量减少 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5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在插入安装于顶棚内且下表面具有面向室内侧的开 口的箱状的框体内具备壳体,其在下表面具有壳体吸入口、在侧部具有壳体喷出口,且使 涡卷状的侧面沿铅直方向配设;离心式鼓风桨叶,其内置于壳体内且具有与壳体吸入口对 置的桨叶吸入口 ;电动机,其驱动离心式鼓风桨叶旋转,离心式鼓风桨叶的轴心的上方侧设 置成以壳体吸入口的与壳体喷出口正交的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的朝向靠近离心式鼓风流 的上游侧的方向倾斜。对于这种结构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在壳体内周区域,风路宽度的扩大率从桨叶 吸入口侧向桨叶吸入口的相反侧变大。因此,在高静压时,在比桨叶吸入口侧低的吸入口侧 的相反侧,高静压时的通风性得到提高,能够遍布桨叶整体地保持良好的通风性。其结果 是,在从低静压时到高静压时的广阔区域内的使用中都能确保风量,并且不会使噪音值上 升。在此,风路宽度的扩大率是指从离心式鼓风桨叶的喷出侧周侧面到壳体的内周侧面的 距离的增加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设置剖视图。图2是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壳体喷出口侧观察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框体内的仰视图。图4是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电源连接部的插入口侧观察的侧视图。图5是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电源连接部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风量-静压特性和其正面的噪音-静压特性的 曲线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壳体喷出口侧观察的侧视 图。图8是表示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风量-静压特性和其正面的噪音-静压特性的 曲线图。图9是以往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设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设置剖视图。如图1所示, 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在框体3内具备壳体6、离心式鼓风桨叶8、电动机9。在此,框体3插入 安装于顶棚内30,且为具有接合器2和开口 13的箱状。接合器2连接在框体3的侧部与室 外连通的通道1。开口 13在框体3的下表面与室内侧相对。壳体6具备在框体3的下表 面设置的壳体吸入口 4、在框体3的侧部设置的壳体喷出口 5、涡卷状的侧面6a。离心式鼓 风桨叶8内置于壳体6内,且具有与壳体吸入口 4对置的桨叶吸入口 7。电动机9驱动离心 式鼓风桨叶8旋转。此外,壳体6中朝向铅直方向配设有涡卷状的侧面6a。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壳体喷出口侧观察到的侧视 图,图3是表示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框体内的仰视图。离心式鼓风桨叶8被设置成使轴 心10的上方侧以壳体吸入口 4的与壳体喷出口 5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心线11为基准朝向靠 近离心式鼓风流的上游侧的方向倾斜。S卩,当将壳体6的侧面6a形成为涡卷状时,舌部14侧为涡卷状的卷绕始端,基于 离心式鼓风桨叶8的离心式鼓风流的流动方向终端侧为卷绕终端。这种情况下,离心式鼓 风桨叶8的上方侧以中心线11为基准,向远离卷绕终端侧的方向倾斜。另外,该倾斜以轴心10的离心式鼓风桨叶8的上下方向长度的中心点为倾斜的基 点31。S卩,从轴心10的基点31开始,上方侧以中心线11为基准向靠近离心式鼓风流的上 游侧的方向倾斜,下方侧向靠近下游侧的方向倾斜。需要说明的是,离心式鼓风流的上游侧是指图3中的壳体吸入口 4的空气大量吸 入的比中心线11靠下侧,下游侧是指基于离心式鼓风桨叶8的离心式鼓风流的流动方向终 端侧。进一步而言,该倾斜是指使轴心10向位于距离轴心10的倾斜的基点31的最短距 离处的舌部14的切线15的方向倾斜,倾斜角度32为3度以上10度以下的范围。此外,当 如图2那样从正面观察壳体喷出口 5时,轴心10倾斜成从壳体喷出口 5能够观察到离心式 鼓风桨叶8的桨叶吸入口侧侧端部16的至少一部分。另外,离心式鼓风桨叶8中,对于圆周侧配置多片叶片而形成的叶片组,将桨叶吸 入口 7侧设为高静压时风量特性高的结构的吸入口侧叶片组17,将桨叶吸入口 7的相反侧 设为低静压时风量特性高的结构的吸入口相反侧叶片组18,从而构成吸入口侧叶片组17 和吸入口相反侧叶片组18相连结的结构。因此,进一步提高从高静压时到低静压时的通风 性。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从低静压时到高静压时的风量特性及噪音特性。在此,作为高静 压时的一个例子为例如50 以上的状态,作为低静压时的一个例子为例如30 以下的状 态。另外,风量特性高是指通风性良好的状态,即使电动机9的转速相同风量也多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电源连接部的插入口侧观察 的侧视图,图5是该顶棚嵌入型换气扇的从电源连接部侧观察的立体图。如图4以及图5 所示,为了倾斜地配设离心式鼓风桨叶8,对应地倾斜安装固接离心式鼓风桨叶8的电动机 9。因此,框体3的顶面部3a相对于离心式鼓风桨叶8的轴心10垂直形成。此外,在顶面 部3a设有安装电动机9的电动机安装板20及具有固定螺钉(未图示)拧入的螺纹孔(未 图示)的凸出部21。在此,固定螺钉从框体3内固定壳体6。凸出部21的螺纹孔不与顶面 部3a的倾斜对应地沿铅直方向形成。此外,在电动机安装板20上,从插入口 22插入电源电线而导通连接的电源连接部 23在使插入口 22朝向沿着顶面部3a的倾斜的斜面下方的状态下固定在电动机安装板20上。但是,以侧面6a内周侧的中心线11为基准的离心式鼓风流的下游侧区域对鼓风 性能的影响大。然而,根据上述结构,在该区域内,从离心式鼓风桨叶8的喷出侧周侧面到 壳体6的内周侧面的距离的增加率即图3所示的风路宽度B的扩大率,从桨叶吸入口 7侧 向桨叶吸入口 7的相反侧变大。因此,在高静压时,在具有风的主流向桨叶吸入口 7侧的叶 片流动的倾向的离心式鼓风机中,桨叶吸入口 7的相反侧的叶片侧的这一方的风路宽度的 扩大率变大。由此,在桨叶吸入口 7的相反侧的叶片处风流容易流入,通风性提高,从而叶 片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棚嵌入型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在插入安装于顶棚内且下表面具有面向室内侧的开口的箱状的框体内具备:壳体,其在所述下表面具有壳体吸入口、在侧部具有壳体喷出口,且使涡卷状的侧面沿铅直方向配设;离心式鼓风桨叶,其内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壳体吸入口对置的桨叶吸入口;电动机,其驱动所述离心式鼓风桨叶旋转,所述离心式鼓风桨叶的轴心的上方侧设置成以所述壳体吸入口的与所述壳体喷出口正交的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朝向靠近离心式鼓风流的上游侧的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将司松本隆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