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通风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63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房通风净化装置,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和温控系统;进风装置 由进风机构和风道管组成,风道管位于机房墙的外侧壁上,风道管的上端进气 敞口、下端与进风机构相连,进风机构中设有空气过滤器和进风直流风扇,空 气过滤器位于所述风道管下端出口处,进风直流风扇沿空气过滤器中心线方向 延伸并安装在机房墙上所开设的进风口中;出风装置中设有出风直流风扇,出 风直流风扇安装在机房墙上所开设的出风口中,该出风口高于所述进风口至少1 米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取代机房内的空调机,对机房进行降温,确保基站设备安全 可靠地平稳运行,并大大减少电能损耗,从而大幅度降低通讯电信企业的营运 成本,同时,对节能减排环保生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房用的通风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通讯电信基站、无人值守机房均为全封闭的机房,机房内电源设备、 发射设备、传输设备等都要产生大量的热量,时至今日,通讯电信基站机房里 的设备经常会由于机房内温度过高,导致断续停机甚至损坏。究其原因, 一是 为了防尘减污,设备长时间在封闭式的室内运作;二是在外接电源突然中断的 情况下,空调机就随即停机,这些都会造成通讯电信基站无法正常工作,产生 严重的后果。而且,用于冷却降温的空调机必须常年不停地运转,还要耗费大 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房通风净化装置,它能取代机 房内的空调机,对机房进行降温,确保基站设备安全可靠地平稳运行,并大大 减少电能损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房通风净化装置,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和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并 控制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开关的温控系统;所述进风装置由进风机构和风道管 组成,该风道管位于机房墙的外侧壁上,风道管的上端进气敞口、下端与进风 机构相连,所述进风机构中设有空气过滤器和进风直流风扇,该空气过滤器位 于所述风道管下端出口处,所述进风直流风扇沿空气过滤器中心线方向延伸并安装在机房墙上所开设的进风口中;所述出风装置中设有出风直流风扇,该出 风直流风扇安装在机房墙上所开设的出风口中,该出风口高于所述进风口至少1 米以上。其中,上述风道管竖直安装,在风道管的上方罩有防雨罩,防雨罩底部设 有进风口。上述进风机构由空气过滤器盖、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座、风扇 座、进风直流风扇和进风防护罩组成;空气过滤器盖和空气过滤器座组装构成 空腔状空气过滤器壳,空气过滤器壳有两开口,上开口所述风道管的下端相连 通,侧开口与风扇座相对,在所述空气过滤器壳中装有带网孔的罩形空气过滤 器,罩形空气过滤器的开口朝向所述侧开口;所述风扇座安装在机房墙体中, 在风扇座中装有进风直流风扇,在机房墙内侧壁上罩有与风扇座相连接的进风 防护罩。上述出风装置由百叶窗、风扇座、出风直流风扇、防护网、出风防护 罩和防水罩组成;所述风扇座安装在机房墙体中,在风扇座中装有出风直流风 扇,在该风扇的内侧是安装在机房内墙上的百叶窗,在该风扇的外侧是安装在 机房外墙上的防水罩,该防水罩的中上部设有半球形遮雨帽,在防水罩中从内 向外依次装有防护网和出风防护罩。上述防护网为网格形式,所述出风防护罩 为百叶状栅板,其水平叶片内倾设置且开口向上。上述进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机 房地面的距离《0. 5米,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靠近机房顶端。上述的温控系统包括温控感应器以及与温控感应器电连接的温控器,进风 装置和出风装置均与温控器连接。并且温控感应器安装在机房距离地面1.2m 1.5m的内墙壁上。更进一步地,上述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和温控系统为两套,其中一套为备 用机,当室内温度达到备用机的设定值时,备用机的温控系统发出指令启动备 用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进风口的进风直流风扇的运转形成风道管内负压,采集 风道管上端的温度较低、较干净的自然界空气,让空气通过装配在空气过滤器 壳内的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过滤净化后进入机房。过滤净化后的空气进入机房 之后与机房室内原有的空气产生对流,经热交换后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由于 出风直流风扇的排气作用,热空气经出风口被排出室外,使室内空气的温度降 低、纯净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直流风扇采用机站内的直流电源,能耗极低,当外 接电源突然中断后,进、出风装置能在蓄电池的支持下继续工作。本专利技术具有 非常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方便地与小型风力、太阳能发电机结合,不管是城市 或者乡村,无论是高山还是海岛,都可以广泛使用,从而实现利用可再生能源 而完全不用市电的理想目标。若是外接电源突然中断,室内温度升高,温控系统能够根据机房内的温度 高低发出指令而启本装置,使进气与排气快速进行对流,进行热交换,使机房 室内温度下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取代机房内的空调机,对机房进行降温,确保基 站设备安全可靠地平稳运行,并大大减少电能损耗,从而大幅度降低通讯电信 企业的营运成本,同时,对节能减排环保生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进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安装本专利技术后的机房外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防水罩的放大视图。图6为图4中防雨罩的放大视图。图7为图1中温控感应器的放大视图。 图8为图3中出风防护罩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进风装置l、出风装置2和温控 系统3,进风装置1由进风机构11和风道管12组成。该风道管12竖直安装于 机房4墙的外侧壁上,风道管12的上端敞口,在风道管12的上方罩有防雨罩 13,进风口 131设置在防雨罩13底部(图6为其放大视图),风道管12的下端 与进风机构11相连。进风机构11由空气过滤器盖111、空气过滤器112、空气 过滤器座113、风扇座114、进风直流风扇115和进风防护罩116组成。空气过 滤器盖111和空气过滤器座113组装构成空腔状空气过滤器壳,空气过滤器壳有 两开口,其中的上开口与风道管12的下端相连通,而侧开口与风扇座114相对。 在空气过滤器壳中装有带网孔的罩形空气过滤器112,罩形空气过滤器112是能 用水反复冲洗使用的网格形式,罩形空气过滤器112的开口朝向所述侧开口。 风扇座114安装在机房4墙体所开设的进风口中,进风口与机房4地面的距离 为0. 3米,在风扇座114中装有进风直流风扇115,在机房4墙内侧壁上罩有与 风扇座114相连接的进风防护罩116。进风直流风扇115启动后,风道管12内 形成负压,使其可在风道管上端采集温度较低、较干净的自然界空气,空气经 空气过滤器112过滤净化后由进风口进入机房内。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出风装置2由百叶窗21、风扇座22、出风直流 风扇23、防护网24、出风防护罩25和防水罩26组成。风扇座22安装在机房4 墙体所开设的出风口中,该出风口靠近机房4顶端且高于所述进风口 2米,这 样它产生空气对流所经过的方向更有利于把室内热量带走,从图1中可看到,进风口与出风口靠近机房的对角开设,这样,过滤净化后的空气进入机房之后, 与机房室内原有的空气能产生充分对流,经热交换后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沿图1中虚线方向从出风口排出。如图3所示,在风扇座22中装有出风直流风扇23, 在该风扇的内侧是安装在机房4内墙上的百叶窗21,在该风扇的外侧是安装在 机房4外墙上的防水罩26,该防水罩26的中上部设有半球形遮雨帽261 (图5 为其放大视图),在防水罩中从内向外依次装有防护网24和出风防护罩25,防 护网24为不锈钢网,可防止昆虫从出风口进入机房。从图8中可看到,出风防 护罩25为百叶状栅板,其水平叶片内倾设置且开口向上,从而使风只能从室内 向室外排出,而室外带有沙尘的风则不能进入室内。如图1和图7所示,温控系统3包括温控感应器31以及温控器,进风装置 1、出风装置2均与温控器连接,由温控器控制两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温控感应 器31安装在距离地面1.3m左右的内墙上。经过实验证明,温控感应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房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装置(1)、出风装置(2)和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并控制进风装置(1)、出风装置(2)开关的温控系统(3);所述进风装置(1)由进风机构(11)和风道管(12)组成,该风道管(12)位于机房(4)墙的外侧壁上,风道管(12)的上端进气敞口、下端与进风机构(11)相连,所述进风机构(11)中设有空气过滤器(112)和进风直流风扇(115),该空气过滤器(112)位于所述风道管(12)下端出口处,所述进风直流风扇(115)沿空气过滤器(112)中心线方向延伸并安装在机房(4)墙上所开设的进风口中;所述出风装置(2)中设有出风直流风扇(23),该出风直流风扇(23)安装在机房(4)墙上所开设的出风口中,该出风口高于所述进风口至少1米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加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伟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