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97597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适用于电子装置,至少包含:第一存储单元、具有第二存储单元及控制器的存储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于第一存储单元及存储装置,将第一存储单元及存储装置进行整合;当电子装置启动时,控制单元将数据自第二存储单元复制至第一存储单元内,当电子装置关闭时,控制单元将数据自第一存储单元内备份存储于第二存储单元,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作业速度及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可使电子装置增快开机速度及提升操作系统的工作速度及效能,于系统运作时便更为快速、顺畅以及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电子设备间存储、传输数据的存储及传输装置也 随之改良精进,尤其是存储装置,更朝向大容量、微型化等方向进行研发,并大幅提升闪 存的存储容量,因此,更发展出以多个闪存(Flash)堆叠形成的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由于固态硬盘是以硅芯片取代传统芯片,故亦可称为硅盘,其相较于传统磁式硬盘 装置,不仅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以及体积小,还具备低耗电、抗震强、低噪音及低热量等优 点,可更安全地存储数据。如同一般所熟知的,基于上述的种种优点,硅盘存储装置已逐渐 取代传统磁式硬盘装置,并广泛地应用于小型系统或内嵌式系统中。为适应各式存储装置的改进,多样传输接口的连接总线也随之研发、演进,例如 集成驱动器电子接口 Q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es Bus,USB)、电机电子工程学会 1394 (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Association 1394,IEEE1394)标准接口等。其中,IDE总线又被称为AT附加 (AT Attachment, ATA)总线或是平行 AT 附加(Parallel AT Attachment, PATA)总线等。目前市面上最为普及的传输规格是以第二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es Bus 2.0,USB2.0)接口为主流,几乎所有的传输装置均具备USB2.0的连接器。但由于数据 传输量的快速增加以及用户对传输速度的需求,USB2. 0仅有480Mbps的传输速度上限已逐 渐不敷使用,因此为了迎合各种大容量便携式存储装置的传输速度需求,目前市面上也发 展出一种更高速的外接传输规格,即串行高级技术附加(Serial ATA, SATA)接口。通过扩 充接口速率以及比USB与IEEE1394接口更低的资源负荷,SATA接口可将传输速度大幅提 升至3(ibpS,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组态和容量扩充,突破现今便携式存储装置的瓶颈,因此被 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大容量存储装置的数据传输。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举凡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等皆不断的更新、 改进,其容量及资源的耗用量也随之增大。当安装操作系统或是执行需占用较大资源的程 序时,往往会导致操作系统运行速度变慢、整体效能变差等情形,尤其是开机时的速度及效 能更是明显低落。同时,当通过SATA传输接口传输大量数据时,传统磁式硬盘运作的容量、 速度及稳定性也较固态硬盘差。此外,一般用户欲扩充日常使用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装置的容量时,通常会再采 买一个硬盘,并将其连接于系统主板上对应的端口。但由于SATA传输接口属于点对点的传 输方式,因此每一端口仅能对应一个硬盘装置,当连接两硬盘装置时则需要占用两组端口, 且需要分别通过两组连接器来进行连接,再加上传统的磁式硬盘装置的体积较为庞大,不 仅需占用较大的体积空间,更缺乏集成性,影响到存储装置的扩充性。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进上述现有缺点的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实 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装置,以结合两存储单元, 并将电子装置的部分数据于开机后存储于速度较快、稳定度较高的该存储单元中,以解决 现有电子装置的作业速度较慢的缺陷。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例为提供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 统,适用于电子装置,至少包含第一存储单元;存储装置,具有第二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器; 以及控制单元,电连接于第一存储单元及存储装置,其将第一存储单元及存储装置进行整 合;当电子装置启动时,控制单元将数据自第二存储单元复制至第一存储单元内,当电子装 置关闭时,控制单元将数据自第一存储单元内备份存储于第二存储单元,以提升电子装置 的作业速度及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备份区为隐藏扇区。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存储系统还包含第一端口,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 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端则通过缆线对应连接于电子装置的第二端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第二存储单元还包含备份区,当电子装置启动时,控制单 元将数据自第二存储单元的备份区复制至第一存储单元内,当电子装置关闭时,控制单元 将数据自第一存储单元内备份存储于第二存储单元的备份区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 第一存储单元的访问速度实质上快于第二存储单元的访问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第一存储单元为双通道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存储装置为固态硬盘,第二存储单元为闪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控制单元为一控制网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当电子装置启动时,通过控制单元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的设定,将存储系统视为单一存储装置,并将存储系统的第一存储单元及第二存储单元分 别视为第一磁盘区及第二磁盘区。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一较广义实施例为提供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 统,适用于电子装置,至少包含第一存储单元;存储装置,具有第二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器; 以及控制单元,电连接于第一存储单元及存储装置,其将第一存储单元及存储装置进行逻 辑区块寻址(Logical Block Addressing,简称LBA)整合;当电子装置启动时,控制单元将 数据自第二存储单元的备份区复制至第一存储单元内,当电子装置关闭时,控制单元将数 据自第一存储单元内备份存储于第二存储单元的备份区,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作业速度及稳 定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又一较广义实施例为提供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作业方 法,其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存储系统,其设置于电子装置内,且具有第一存储单元、存储 装置以及控制单元,存储装置具有第一存储单元及控制器;(b)启动电子装置;(C)控制单 元将数据自第二存储单元复制至第一存储单元中;(d)由第一存储单元进行开机作业程 序、系统相关及速度需求较高的作业,其他数据则另行存储于该二存储单元,以增快开机速 度及提升操作系统的工作速度及效能;(e)关闭电子装置;以及(f)控制单元将存储于第一 存储单元的操作系统数据复制至第二存储单元中,以进行数据备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于步骤(b)中,当该电子装置启动时,通过控制单元的独立磁盘备援数组的设定,将存储系统视为单一存储装置,并将存储系统的第一存储单元及 第二存储单元分别视为第一磁盘区及第二磁盘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于步骤(C)中,控制单元将操作系统数据自第二存储单 元的备份区复制至第一存储单元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于步骤(f)中,控制单元将操作系统自第一存储装置复 制至第二存储单元的该备分区中,以进行系统数据备份。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当电子装置的操作系统 及速度需求较高的程序、数据运作时,则可不受一般程序与数据的存取及传输作业的影响, 此外由于操作系统设置于速度较快、稳定性较高的第一存储单元中,可使电子装置增快开 机速度及提升操作系统的工作速度及效能,于系统运作时便更为快速、顺畅以及稳定。附图说明图1 其为具有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升作业速度的存储系统,适用于一电子装置,至少包含:一第一存储单元;一存储装置,具有一第二存储单元以及一控制器;以及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该第一存储单元及该存储装置,其将该第一存储单元及该存储装置进行整合;当该电子装置启动时,该控制单元将一数据自该第二存储单元复制至该第一存储单元内,当该电子装置关闭时,该控制单元将该数据自该第一存储单元内备份存储于该第二存储单元,以提升该电子装置的作业速度及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昌郭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