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脉管炎的毛冬青提取物及其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572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从药用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m)中提取分离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以及可工业化应用的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所公开的中药提取物,其总皂苷含量≥50%;该提取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混合,制成各种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取物总皂苷为毛冬青的一个有效部位,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及消炎镇痛作用表明在脉管炎尤其是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病变的多个环节上都有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从药用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m)中提取分离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及其可工业化应用的提取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是慢性周围血管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闭塞性炎症,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静脉,尤以下肢为多见,极少数发生于脑、心、消化道等处的血管,临床症状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目前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又十分复杂,目前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都比较欠缺。国外采用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肾上腺合并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血管重建手术或高位截肢等手术治疗,但其治疗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西药治疗常用右旋糖酐、妥拉唑林、烟酸等缓解动脉痉挛、扩张血管,使血小板解聚或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物或激素、亚甲蓝、普鲁卡因、前列腺素E或抗炎镇痛药等近期疗效药物,但以上治疗方法都存在着毒副作用大,疗效不太理想的缺点。中医药在古籍中就有关于“脱疽”的治疗记载,临床也常有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报道,但大多数以中药煎剂为主。中药毛冬青是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植物,广泛生长于我国南方各省,我国民间用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取得较好疗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我国中山医院、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及日本学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先后分离鉴定了五种三萜类皂苷,他们所研究的有效成分毛冬青甲素(Alexonin A),化学结构式未公开发表[药学通报19(2),1984],大量的基础药理及临床实验表明它有对抗血栓形成作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自1984年报道以来,至今仍未上市。中国药典(1977年版)记载毛冬青有凉血活血、通脉、消炎、解毒功能,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毛冬青已有多种制剂,如片剂、小针剂、胶囊剂、糖浆剂等用于临床上治疗冠状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周围血管病、中心性视网膜炎等。经查新结果表明,国内还未见有利用毛冬青提取物总皂苷含量>50%制成治疗心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制剂的报道。目前只有毛冬青粗提取物或与其它中药混合制成制剂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显然已有的这些制剂都比较粗,质量难以控制,与目前中药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对疾病的治疗针对性也不够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脉管炎、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研究出更具备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以便更加准确地对症治疗,从而提高对脉管炎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公开一种治疗脉管炎、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高活性成分含量的毛冬青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本专利技术通过药理试验结果,证实总皂苷为毛冬青的一个有效部位,其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栓作用表明在脉管炎病变的多个环节上都有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毛冬青总皂苷提取物中毛冬青皂苷B1和毛冬青皂苷甲(Ilexgenin)A两化合物进行了含量测定,使其质量可控,为本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转化创造了必要条件。本专利技术的毛冬青总皂苷提取物按如下方法制备的取毛冬青药材粉碎,加6-10倍量水或亲水性溶剂回流热提1-3次,每次1~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至约原药材2~4倍量,静置0~36小时,过滤,收集沉淀,备用;母液继续浓缩,调整相对密度至1~1.3,过滤,收集沉淀,备用。合并沉淀,加入40-95%亲水性溶剂,使其溶解,干燥,制得浸膏状的毛冬青总皂苷提取物。上述制备方法的条件,其特征在于(1)、浓缩方法可以是常压下浓缩,也可以是减压浓缩,减压浓缩条件为0.01-0.09MPa,40-90℃;(2)回收乙醇方法可以是常压回收,也可以是减压回收,减压回收乙醇条件为0.01-0.09MPa,30-80℃;(3)干燥方法可以是接触干燥、气流干燥、隧道式烘箱干燥、真空(减压)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本专利技术的毛冬青提取物由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m)中提取分离的有效部位组成,其总皂苷含量≥50%,可用于脉管炎、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范围太大,而且无药效实验,请补充)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毛冬青总皂苷中毛冬青皂苷B1的含量≥7%。还优选,其中Ilexgenin A的含量≥9%。本专利技术的提取物可与任意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混合,制成各种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其中优选胶囊剂。本专利技术药的有益特点是(1)、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一般有水提-有机溶剂萃取法,水提-大孔吸附树脂法,醇提-水转溶-有机溶剂萃取法,但作为工业化大生产,存在成本过高和树脂残留物及环保等问题,我们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选择了该方法,同时对所得提取物浸膏中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和结果如下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毛冬青皂苷B1适量,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0.11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ml中含有0.16mg的溶液,即得。测定法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分别入具塞试管中,挥去溶剂,取出,放冷,分别加入新鲜配制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高氯酸0.8ml,摇匀,置70℃水浴中加热15分钟,立即取出,入冰水浴冷却后,加入冰醋酸5ml,摇匀,放置1小时后,以试剂同法操作作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B),在539nm±1nm的波长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经方法学考察,标准曲线在0.02~0.2mg的范围内呈一近似过零点的直线,回归方程为A=4.3788C-0.0399,相关系数r=0.9998(n=6)。精密度较好,RSD为0.14%,回收率为99.68%,RSD为2.38%,样品测定结果见表1表1毛冬青总皂苷的测定结果 毛冬青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酚性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其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有毛冬青皂苷B、B1、B2、B3(Ilexsaponin B、B1、B2、B3),毛冬青皂苷甲(Ilexgenin A?),栖冬青苷(Pedunculoside),Ilexolide A等。为便本专利技术质量可控,从而使本专利技术顺利过渡到大生产,专利技术人对毛冬青总皂苷提取物中毛冬青皂苷B1和Ilexgenin A?两化合物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2)、用本专利技术的毛冬青的总皂苷提取物浸膏进行药理试验,具体结果如下①、抗栓实验●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致血栓法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雄性,6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ml/100g)9天,第10天取大鼠在25±2℃环境中,灌胃给药30min后,50mg/k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电刺激左侧颈总动脉(1.2mA、7min),于BT87-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上,测定血栓形成时间(OT)值,实验数据统计并做组间t检验。结果毛冬青制剂具有延长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作用,其中37.5mg/kg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75及150mg/kg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果见表2。表2毛冬青制剂对大鼠颈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毛冬青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毛冬青药材粉碎,加6-10倍量水或40-95%亲水性溶剂回流热提1-3次,每次1~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至约原药材2~4倍量,静置0~36小时,过滤,收集沉淀 ,备用;母液继续浓缩,调整相对密度至1~1.3,过滤,收集沉淀,备用,合并沉淀,加入40-95%亲水性溶剂,使其溶解,干燥,制得浸膏状的毛冬青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脉管炎的毛冬青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毛冬青药材粉碎,加6-10倍量水或40-95%亲水性溶剂回流热提1-3次,每次1~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至约原药材2~4倍量,静置0~36小时,过滤,收集沉淀,备用;母液继续浓缩,调整相对密度至1~1.3,过滤,收集沉淀,备用,合并沉淀,加入40-95%亲水性溶剂,使其溶解,干燥,制得浸膏状的毛冬青提取物。2.利要求1所述的毛冬青提取物,其中含总皂苷≥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仪郭晟陈新菊钟小群利家平徐晓艳郑国安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