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5714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主轴、旋转盘、安装于主轴上的蜗轮、通过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和紧固件安装于基座内的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为变导程蜗杆,在蜗杆其中一端的轴承座与基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垫;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主轴上还装有角度编码器;可进一步提高旋转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旋转精度,并长期保证机床的旋转精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机构,特别是用于加工中心摆头的旋转 机构0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于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中的旋转机构,特别是摆头 的旋转机构,包括基座、装于基座上的主轴、与基座相联的旋转盘、 安装于主轴上的蜗轮、通过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和紧固件安装于基座内的蜗杆;电机通过蜗杆、蜗轮、主轴带动旋转盘旋转,但当使用一 段时间,蜗轮、蜗杆会磨损,它们之间会产生间隙,将降低旋转的精 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 机构,它能长期保证机床的旋转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主轴、 旋转盘、安装于主轴上的蜗轮、通过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和紧固件安 装于基座内的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为变导程蜗杆,在蜗杆其中 一端的轴承座与基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垫;当使用一段时间,蜗轮、蜗杆磨损后,可将原调整垫磨薄一点使 用,将蜗杆轴向移动,让蜗杆的大导程部分接触蜗轮,消除二者的间隙,可方便的补偿蜗轮的磨损部分,保证旋转的精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主轴上还装有角度编码器;可进 一步提高旋转的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能提高旋转精度,并长期保证机床的旋转 精度。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一见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所示,该旋转机构,包括基座1、主轴2、旋转盘3、 安装于主轴1上的蜗轮4、通过两端的轴承座5、轴承6和作为紧固 件的螺栓7安装于基座1内的蜗杆8,所述蜗杆8为变导程蜗杆,在 蜗杆前端的轴承座5与基座1之间还设有调整垫9;在主轴1上还装 有角度编码器10;当使用一段时间,蜗轮4、蜗杆8磨损后,可将调整垫9取下磨 薄一点,使蜗杆4后移一点,让蜗杆8的大导程部分接触蜗轮4,可 方便的补偿蜗轮4的磨损部分,保证旋转的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主轴、旋转盘、安装于主轴上的蜗轮、通过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和紧固件安装于基座内的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为变导程蜗杆,在蜗杆其中一端的轴承座与基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轴上还装有 角度编码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主轴、旋转盘、安装于主轴上的蜗轮、通过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和紧固件安装于基座内的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为变导程蜗杆,在蜗杆其中一端的轴承座与基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主轴上还装有角度编码器;可进一步提高旋转的精度。本技术能提高旋转精度,并长期保证机床的旋转精度。文档编号B23Q1/25GK201324944SQ200820222830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成奎, 李志勇, 云 胥, 艳 陈 申请人: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主轴、旋转盘、安装于主轴上的蜗轮、通过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和紧固件安装于基座内的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为变导程蜗杆,在蜗杆其中一端的轴承座与基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奎胥云李志勇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