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570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其处方由地黄、熟大黄、地榆、三七、茜草、炒蒲黄、海螵蛸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化瘀,止血调经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对因血热挟瘀所致的崩漏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优于现有的中成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崩漏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崩漏属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范畴,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主要为以下方法1.诊断性刮宫对已婚妇女刮宫可明确诊断亦可达到止血的目的。2.性激素止血(1)雌激素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或严重贫血患者,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决定其用量,可用乙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2mg,每6-8小时一次,肌注,血止或血量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每3日减量一次,每日减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量直至维持量,不论应用何种雌激素,应在用药二周后加用孕激素如安宫黄体酮6-10mg,7一10天可停药。(2)孕激素适用于无明显贫血及更年期功血患者,一般用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一次,连用5天,或安宫黄体酮8-10mg,每日一次,连用7-10天。(3)雄激素常与雌、孕激素同时用。丙酸睾丸酮25-50mg,每日一次,肌注,5天。3.止血药6-氨基己酸1-2g,每日4次。4.调整周期人工周期即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自月经第5天口服乙烯雌酚0.5-1mg,连服30天,最后5天肌注黄体酮共5天,停药后有撤退性出血。5.促排卵药物可任选下列一种。(1)小剂量乙烯雌酚周期治疗乙烯雌酚0.25-0.5mg,每日一次,连20天为一周期。(2)氯底酚胺(Clomiphene Citrate)50-150mg,于月经第5天起连用5天。(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目前多于周期16-18天,肌注5000-10000IU。模拟中期LH高峰,达到诱发排卵为目的。可见现代医学对功血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因血热挟瘀所致的崩漏,副作用小,不容易复发,疗效稳定,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崩漏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按中医组方理论,提取精华,使其发挥清热化瘀,止血调经之功效。本专利技术药物包括下列组份的原料药(用量为重量份)地黄 35~55份 熟大黄 10~25份 地 榆 35~55份三七 10~25份 茜 草 20~40份 炒蒲黄 20~40份。在上述原料药中还可添加海螵蛸20~40份、和/或贯众炭4~8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地 黄 45份 熟大黄 18份 地 榆 45份三 七 18份 茜 草 30份 炒蒲黄 30份。在上述原料药中还可添加海螵蛸30份、和/或贯众炭6份。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生产方法为取三七一半、和/或贯众炭,粉碎成细粉,备用;将剩余一半三七和大黄分别粉碎成粗粉,与地黄混合,加80%乙醇3~7倍量,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0.5~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地榆、茜草、蒲黄、和/或海螵蛸加水8~12倍量,煎煮三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在60℃时测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含量达50%,搅匀,5~10℃冷藏24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醇提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在60℃时测为1.25~1.30的清膏,加入三七、和/或贯众炭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必要时加入淀粉,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其中熟大黄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ID)炖或蒸至内外均成黑色。(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18~19页)其中炒蒲黄取净蒲黄,照炒炭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ID)炒至棕褐色。(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290~291页)方中地黄清热、养阴、生津,又能凉血止血,主治热在血分、迫血妄行,为方之君药;熟大黄清热凉血止血、化瘀散结行滞,地榆凉血止血,味涩收敛,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两药相配,助君为臣;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常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炒蒲黄收涩止血,行血祛瘀;三七性温,有止血不留瘀之长;贯众炭凉血止血,治疗崩漏效果尤良;海螵蛸收敛止血,治疗崩漏下血擅长;五药共用,协助君臣,以加强止血、祛瘀、凉血调经之能,共为佐药。总之,本方八味,君臣佐使相配,清热凉血止血之物与化瘀、收敛之品相伍,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全方注重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共奏清热化瘀、止血调经之效,用以治疗血热血瘀所致之崩漏,使热清瘀除,血止经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随着中药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中药药理和植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被证明有确切的疗效,本专利技术处方配伍合理,工艺先进,科学技术含量高,是现代化的中药品种。为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对崩漏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经86例系统临床观察,如下。1、一般资料本验证方案共选择患者115例,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2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入选标准,无退出、剔除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介绍如下1.1、年龄分布治疗组平均年龄32.5岁,对照组31.8岁。1.2、疾病分类按中医分型,治疗组血热内扰型患者47例,瘀滞胞宫型患者39例;对照组血热内扰型患者17例,瘀滞胞宫型患者12例。按西医分类,治疗组无排卵型患者73例,排卵型患者13例;对照组无排卵型患者24例,排卵型患者5例。1.3、病程治疗组病程最短为半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为12.41月;对照组病程最短为半月,最长为12年,平均病程为11.8月。1.4、病情轻重程度治疗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分别为70例、10例、6例;对照组分别为24例、3例、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分类、病程、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表1.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崩漏患者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2.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关于“崩漏”的内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内容制订。2.1.1、中医诊断标准(1)经血无周期可循(2)经量或暴下如注,或漏下不止,或两者交替出现。(3)须与胎漏,异位妊娠,产后出血,赤带以及症瘕,外伤引起的阴道出血相鉴别。2.1.2、中医辨证(1)血热内扰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松稠,夹有少量血块。面赤头晕,烦躁郁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2)瘀滞胞宫经漏淋漓不绝,或骤然暴下,色暗或黑,夹有瘀块,小腹疼痛,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或弦紧。2.1.3、西医诊断标准(1)无排卵性功血由于排卵障碍,无黄体形成,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表现不规则子宫出血,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妇科检查出血时宫颈充血、较软,宫口松,子宫亦较软,有时伴有一侧或双侧卵巢囊性增大。基础体温单相型,阴道脱离细胞涂片无排卵周期性改变,出血前1~2天宫颈粘液呈现羊齿状结晶,内膜病理检查可见增生期变化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变化。(2)排卵性功血①黄体不健经前子宫内膜分泌功能不良;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缩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地黄35~55份  熟大黄10~25份  地榆35~55份    三七10~25份  茜草20~40份  炒蒲黄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地黄35~55份 熟大黄10~25份地榆35~55份三七10~25份 茜草20~40份 炒蒲黄20~4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崩漏的药物,其特征是在所述原料中添加海螵蛸20~40份、和/或贯众炭4~8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崩漏的药物,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地黄45份熟大黄18份地榆45份三七18份茜草30份炒蒲黄30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崩漏的药物,其特征是在所述原料中添加海螵蛸30份、和/或贯众炭6份。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取三七一半、和/或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笑歌赵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