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建良专利>正文

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121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包括有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其特点是垂直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入口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相通之处的内壁上设有构成排烟排气主通道喉部的凸起使其形成负压区,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通过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凸起处插入至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喉部负压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喉管技术,通过排烟排气道的管径间隔的产生渐变,使高速通过的气流加速产生负压效果,使各楼层分户不仅不会产生串烟现象,而且还会使排烟更加顺畅,从而解决了排烟排气道串烟、串气、倒灌及害虫传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省时省事和成本较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室内废气集中排放的通道,特别是涉及一种 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是对现有的室内废气集中排放通道结 构的改进,属于环保和建筑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排除建筑物室内废气和厨烟,通常是在建筑中设置垂直并相同截 面积的排烟排气道。建筑物室内排烟排气道材料结构基本为砖砌或无机材料 预制整体结构,其缺点是排放效率较低,而且结构单一、串烟串味串虫现象 普遍存在,建筑用的排烟排气管道包括有气道壁和气道,气道由气道壁合围 而成。其耐久性较好、成本相对较低、维护管理方便,但现有技术中的建筑 用的排烟排气管道仍然没有解决以下缺点1、 当屋顶无风时抽力较弱、,烟气流动较慢时使烟气倒灌或垂直的各楼 层烟气互串,造成室内空气污染;2、 蟑螂、潮虫、蚂蚁等虫类串户传播,传染疾病。 以上缺点已成为城市建筑头痛的通病。为了适应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近年来人们对 建筑物室内排烟排气道结构做了很多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141582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给出的《一种建筑用排气管道》, 其特征在于气道壁内有至少一条薄条带,从而使得气道壁的强度与刚度大大3提高,相应可减薄气道壁的壁厚。公开号为CN2085393的技术专利给出的《住宅建筑集中排气管》, 排气管内有导向构件将烟道分隔成主、副烟道,在管的上部有与副烟道连通 的进气口,进气口与止逆阀、脱排油烟机连接。公开号为CN2278029的技术专利给出的《改进的住宅建筑集中排气 管》,包括直管,其特征是在直管内装有开口向上的弯管,弯管与直管藉 法兰连成一体,弯管下端有进气口,上端出气口装有由框架、活动盖、连接 件组成的止逆阀。公开号为CN2654758的技术专利给出的《建筑住宅导流式单孔排气 管》,包括单孔排气道、导流管、进气口,其特征是导流管附在单孔排气 道内上方,进气口与导流管连通,长度与楼层高相等,数量与建筑住宅楼层 数相同,安装时下楼层导流式单孔排气管上端与上楼层导流式单孔排气管下 端垂直对接,组合成建筑住宅各楼层烟气集中排放通道。公开号为CN2499487的技术专利给出的《变压式排气道》,它主要 包括主管道、变压板、导向管和导流式止回排气阀,所述的导向管呈簸箕 状,且开口向上地设在主管道内;所述的导流式止回排气阀设在主管道的进 气口处,该导流式止回排气阀包括壳体和阀片,所述的壳体呈管状,固定于 主管道进气口处,该壳体的出口端面呈斜面状,所述阀片的下端可转动地设 于壳体底部的顶端,且在阀片的外侧面、或在所述的导向管的内侧壁上设有 使阀片最大开启角度0小于90度的限位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各种建筑物室内排烟排气道虽都具有防串气功能, 但结构都较复杂,组成部件较多,会导致密封不严,有少量油烟仍会串通,长时间使用会使组成部件挂上油污,导致阀门无法开启而使排油烟管道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实用性较差。早期的变压式排气道采用在管道内部适当位置加装气流变压部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串烟、串味的问题,但是性能极不稳定,会产生涡流,偶尔会发生串烟、串味的现象,特别是三角形的上边过大时,会对下层气流产生阻力,使系统工作无法保证,改进后的变压式排气道仍存在结构件较多、设计较复杂、主管道与变压板的结合不稳固、安装费时费事和成本较高的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这种新型的排烟排气道采用先进的喉管技术,通过排烟排气道的管径间隔的产生渐变,使高速通过的气流加速产生负压效果,使各楼层不仅不会产生串烟现象,而且还会使排烟更加顺畅,从而解决了排烟排气道串烟、串气、倒灌及害虫传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省时省事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本技术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包括有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其中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与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入口相通,其特点是所述的垂直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入口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相通之处的内壁上设有构成排烟排气主通道喉部的凸起使其形成负压区,所述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通过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凸起处插入至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喉部负压区域。为更好的完成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出口顺气流方向倾斜的或平行插入进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喉部区域。为更好的完成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凸起与排烟排气主通道为相同质材料或不同质材料,为一体制作或分体制作的组合件,若分体制作时,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凸起与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内壁之间为密封材料粘接或螺栓连接或卡槽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未叙述的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排烟排气主通道对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抽力增大,使其更加顺畅。2. 解决了楼层分户之间串烟、串气的难题,使厨、卫乃至居住条件都得到改善。3. 蟑螂、潮虫、蚂蚁等虫类不再串户串层传播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2所示,这种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包括有无机材料制作的垂直排烟排气主通道1与塑料材料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2,其中垂直排烟排气主通道l的入口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2的出口相通之处的内壁上设有构成排烟排气主通道喉部的凸起3,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2的出口通过排烟排气主通道1喉部的凸起3处顺气流方向倾斜的插入进排气排烟主通道1的喉部负压区域4。由于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2的出口通过排气排烟主通道1喉部的凸起3处并穿入进喉部负压区域4,使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2与排气排烟主通道1喉部负压区4相通,这样在排气排烟主通道1喉部负压区4的各层分户排烟、排气支管2出口排出的烟气流,会加速通过排烟排气主通道1喉部负压区4,使排烟排气主通道1内的烟气流不会在喉部负压区4向室内倒灌烟气,也不会向各楼层流串,同时害虫在排气排烟主通道l中的每一层喉部负压区4受烟、气流作用会快速逃离加速的喉部负压区4到达每一层喉部负压区4之外的低速区,而在排气排烟主通道1喉部区域受气流加速产生的负压只会是将室内气体吸出。这样害虫就失去串入各楼层排烟气分支管道2的机会。即使是无风时,在排烟排气主通道1内烟气温度产生的烟气流动也会使排气排烟主通道1喉部负压区4气流高速运动,从而达到防串流、倒灌和虫害传播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包括有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其中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与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入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入口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相通之处的内壁上设有构成排烟排气主通道喉部的凸起使其形成负压区,所述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通过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凸起处插入至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喉部负压区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出口顺气流方向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止串流、倒灌和防虫的排烟排气道,包括有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其中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与垂直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入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入口与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相通之处的内壁上设有构成排烟排气主通道喉部的凸起使其形成负压区,所述的楼层分户排烟、排气分支管道的出口通过排气排烟主通道的凸起处插入至排烟排气主通道的喉部负压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杨建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