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的预失真校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977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器的预失真校正电路,特征是采用输入信号连 接第一信号耦合线圈,第一信号耦合线圈连接到延迟线,延迟线连接到第三 信号耦合线圈构成主路通道。另一部分信号经第一信号耦合线圈耦合后,经 过第一电阻到第二信号耦合线圈,分配后的信号进入第一检波二极管、第二 检波二极管,以此产生所需的一定幅度的二阶和三阶谐波信号。失真信号合 成后通过放大器放大,经过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调节,最后经第三信号耦合 线圈耦合到主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修正激光器本身的失真, 从而使加装了该装置的发射机失真指标好于国内同类产品,能够彻底提高该 激光器的失真技术指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器的预失真校正电路,具体地说是属于元器件 电子线路

技术介绍
由于激光器器件本身的非线形特征,所以要想使整机在光链路测试中有 较小的失真值,必须在激光器的输入加一个反相位的失真信号,进而抵消激 光器自身产生的失真。以此来获得光纤链路测试时有较好的组合三阶差拍比、 组合二阶差拍比。在已有技术中,激光器的预失真校正电路主要采用耦合线圈Tl从主路上耦合一部分信号,通过电阻Rl进入分配线圈T2及倒'向线圈 T3、 T4后,送进高频检波二极管HSMS-2820 (Dl、 D2),刻意产生二阶和三阶 谐波信号和互调补偿信号。并通过电位器W1、 W2来调节D1、 D2管的偏压, 以此控制所产生的的互调补偿信号的大小。产生的失真信号合成后通过C13 耦合到W5,用W5的分压比来调节所须电压的大小,最后通过耦合线圈T5, 失真信号耦合到主路的射频通道,来对激光器的失真进行补偿。该电路的不 足之处由于采用的是二极管产生失真信号,最后合成的信号幅度较小,对 激光器的校正调节范围很窄。特别是对美国AOI公司生产的激光器根本不能 进行失真校正,起不到校正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激光器的预失 真校正电路,由HSMS-2820和MMIC器件组成的失真电路产生反向的失真 信号,混入主路信号中,对消正向激光器所产生的失真,从而使整机加装了 该装置后,能够彻底提高该激光器的失真技术指标。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激光器的预失真校正电路包括第一信 号耦合线圈、第二信号耦合线圈、第三信号耦合线圈、第一检波二极管、第 二检波二极管、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及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特征是采用输 入信号一部分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第一信号耦合线圈,第一信号耦合线圈连接 延迟线,延迟线连接第三信号耦合线圈,第三信号耦合线圈连接第十七电容后输出,另一部分信号经第一信号耦合线圈耦合后, 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电 阻、第十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一信号耦合线圈另一端经过第一电阻连接第 二信号耦合线圈,第二信号耦合线圈分配后的两路信号分别连接第五电容、 第六电容,第五电容输出的信号进入第一检波二极管,第六电容输出的信号 进入第二检波二极管;第一检波二极管、第二检波二极管负端并联后一端连 接到第五电阻,第五电阻一端连接到第八电容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到醒IC放大器AP112输入l脚;醒IC放大器AP112的输出3脚连接第十电 容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一端,第五偏置电压 电位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七电阻及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第五偏置电压电 位器的滑动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第十四电容、第三信号耦合线圈;5V电源 分别连接第十五电容、第三线圈的一端,第三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 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的滑动端,第 一偏置电压电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容、第一线圈的一端,第一线圈的 另一端连接第一检波二极管;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九电容、第三 电容、第一电容,同时连接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的滑动端,第二偏置电压电 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第七电容、第二线圈的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 端连接第二检波二极管。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采用了高频检波二极管 HSMS-2820与醒IC放大器AP112相结合的失真信号产生电路,可以在更大的 范围内修正激光器本身的失真,从而使加装了该装置的发射机失真指标好于 国内同类产品,能够彻底提高该激光器的失真技术指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预失真校正电路元器件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由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单端到双端变换器T2、第一、 第二检波二极管D1、 D2、 MMIC放大器AP112、第三耦合线圈T3、第一、第 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1、 W2、信号输出大小调节电位器W5等组成。本技术主要采用采用输入信号一部分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连接到延迟线,延迟线连接到第三信 号耦合线圈T3,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3连接到第十七电容C17后输出,另一 部分信号经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耦合后, 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电阻R2、第 十一电容Cll,第二电阻R2、第十一电容Cll另一端分别接地。第一信号耦 合线圈Tl另一端经过第一电阻R1连接到第二信号耦合线圈T2,第二信号 耦合线圈T2分配后的两路信号分别连接到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五 电容C5输出的信号进入第一检波二极管Dl,第六电容C6输出的信号进入第 二检波二极管D2。第一检波二极管D1、第二检波二极管D2负端并联后一端 连接到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 —端连接到第八电容C8 —端,第五电阻R5 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到丽IC放大器AP112输入1脚。 麗IC放大器AP112的输出3脚连接到第十电容C10—端,MMIC放大器AP112 的2脚、4脚分别接地。第十电容CIO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 W5 —端,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W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七电阻R7及第十六 电容C16的一端,第七电阻R7及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第五偏 置电压电位器W5的滑动端分别连接到第六电阻R6、第十四电容C14、第三信 号耦合线圈T3。 5V电源分别连接到第十五电容C15、第三线圈L3的一端, 第三线圈L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 R5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Wl的滑动端,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 Wl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十三电容C13、第一线圈L1的一端,第一线圈L1的另 一端连接到第一检波二极管Dl。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九电容 C9、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同时连接到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2的滑动 端,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容C4、第七电容C7、第 二线圈L2的一端,第二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检波二极管D2。第十三 电容C13、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二电容C12、第九电容C9、第三电容C3、 第一电容Cl、第一电容C4及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如图l所示主要采用输入信号连接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第一信号耦 合线圈Tl连接到延迟线,延迟线连接到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l,这个连接构 成主路通道。另一部分信号经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l耦合后,经过第一电阻 Rl到第二信号耦合线圈T2,分配后的信号进入第一检波二极管Dl、第二检 波二极管D2,而第一、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1、 W2输出的偏压加到第一检波二极管D1、第二检波二极管D2端,以此产生所需的一定幅度的二阶和三 阶谐波信号。失真信号合成后通过AP112放大,经过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W5 调节,最后经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3耦合到主路中。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优异预失真校正电路主要采用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l耦合一 部分主路信号,经过第一电阻R1到第二信号耦合线圈T2,分配后的信号进 入第一、第二高频检波二极管D1、 D2,同时第一、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1、 W2输出的偏压加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器的预失真校正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第二信号耦合线圈(T2)、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3)、第一检波二极管(D1)、第二检波二极管(D2)、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W1)及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2),其特征是采用输入信号一部分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连接到延迟线,延迟线连接到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3),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3)连接第十七电容(C17)后输出,另一部分信号经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耦合后,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第十一电容(C11);第一信号耦合线圈(T1)另一端经过第一电阻(R1)连接第二信号耦合线圈(T2),第二信号耦合线圈(T2)分配后的两路信号分别连接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五电容(C5)输出的信号进入第一检波二极管(D1),第六电容(C6)输出的信号进入第二检波二极管(D2);第一检波二极管(D1)、第二检波二极管(D2)负端并联后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输入1脚;放大器的输出3脚连接第十电容(C10)一端,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W5)一端,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W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及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第五偏置电压电位器(W5)的滑动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R6)、第十四电容(C14)、第三信号耦合线圈(T3);5V电源分别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第三线圈(L3)的一端,第三线圈(L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W1)的滑动端,第一偏置电压电位器(W1)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第一线圈(L1)的一端,第一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检波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容(C9)、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同时连接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2)的滑动端,第二偏置电压电位器(W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4)、第七电容(C7)、第二线圈(L2)的一端,第二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检波二极管(D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均根王宏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雷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