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炳煌专利>正文

充电式捕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7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式捕蚊灯,主要设有一座体,于该座体上方设有适当数量的凹槽,各凹槽内设有两电源输出端子,使座体中所置入的电压转换装置能分别衔接各端子,经过端子与捕蚊灯底部接触片的衔接,将电压充至捕蚊灯的电池,电池设在捕蚊灯与金属片之间,并于控制电路相连。充电饱和时,捕蚊灯可摆设于任何的场所,通过电池提供给捕蚊灯的灯具及控制电路,以达到高压捕灭蚊虫及侦测震动、浓烟等警示效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式捕蚊灯。由于蚊虫所带来传染病,常使人们遭受相当严重的灾害,因此,近年来,各种可供杀灭蚊虫的产品,不断被研发问市,其中,一种利用高压电击蚊虫的捕蚊灯最受消费者所青睐,除了无蚊香、杀虫剂等易影响人体的气体外,还具备极佳的灭虫效果,但一般的捕蚊灯皆以市电为主要供给,经过适当的升压后,将高压分布于密集的金属网中,并使蚊虫经一萤光灯的引诱时,能飞入该金属网,而由高压予以电击捕杀,由于该捕蚊灯产品受限于电源的取得,使用上需先考具有市电插座的场合,否则,无法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非常不便,若遇户外或无电源的场所,更徒具其捕蚊灯的形式而无用武之地,殊甚可惜。于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充电式捕蚊灯,该捕蚊灯充电后,可脱离电源,任意移动,置户内外任何地方。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设有一座体,于该座体上方设有适当数量的凹槽,并于各凹槽内设有两电源输出端子,使座体下方所置入的电压转换器能分别衔接该等端子,供多数的捕蚊灯于放置凹槽中时,经过输出端子与捕蚊灯底部接触片的衔接,将电压充至捕蚊灯所设的电池,此电池设在捕蚊灯与金属片之间,并用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于充电饱和时,该捕蚊灯可摆置于任何的场所,通过电池及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提供捕蚊灯金属网及萤光灯的高压,达到捕灭蚊虫的效果。本技术还在于捕蚊灯的下方,设有一供侦测震动及浓烟气体的元件,其中,一浓烟警示装置,由红外线发光二极体及受光晶体检知浓烟信号,经过差动比较电路及放大电路以驱动一蜂鸣器产生警示声响。一震动检知元件,连接于负电压端及一个二极体,经过二极体的交连衔接于差动比较电路,由放大电路驱动蜂鸣器。差动比较电路由Q2、Q3、R1、R7、R5、R6组成,浓烟信号由R1送入Q2基极,Q2与Q3射极间连有可变以电阻VR2,VR2调节端经R7接地,Q2集电极经R5连入电源正极,Q3集电极经电阻R6接入电源正极,放大电路由R8、Q4组成,信号由R8送入Q4基极,放大后驱动LED并送入R12。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设有充电装置的座体,可同时供多数的捕蚊灯充电,当于该捕蚊灯充电饱和后,可摆设于任何的场所,除了达到电击捕蚊灯的效果,且具备极佳的移动性和侦测震动和浓烟的功能,改善习用捕蚊灯受限电源供给的缺点。以下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充电部份及高压部份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侦测部份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示意图之二;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示意图之三。请参阅图1、2,本技术设有一座体1,于该座体上方设有适当数量的凹槽11,并于凹槽11内设有突起的输出端子111,该端子111且连接至底部所设的电压转换器12及电压控制电路13,使该转换器12经过电源线121输入电源后,由电压控制电路13,予以适当的降压,并将转换后的电压以导线131分别连接至各端子111,并当捕蚊灯2置放于该凹槽11上时,其底部所设的金属片21能衔接端子111,而将电压输至一电池22予以充电,并能于充电饱和后,经过控制电路23的驱动,提供萤光灯24及金属网25所需的高压,使蚊虫能因萤光灯24的吸引而飞入金属网25中而予以电击,达到捕灭蚊虫的效果,且该控制电路23中亦设有一震动检知元件231及一浓烟检知元件232可分别侦测地震的晃动信号及因火灾引起的浓烟,经过控制电路23的驱动,以一蜂鸣器233产生警示声响,提醒使用者,构成警示的作用。请参阅图3,由图式中可看出,当捕蚊灯2于置放座体1的凹槽11时,其底部所设的金属片21分别触及凹槽11内的端子111,使电压转换器12及电压控制电路13的输出电源能经过导线131、端子111及金属片21而导入捕蚊灯2所设的电池22,达到充电的功能,且因捕蚊灯2所具有的适当重量,金属片21可确实贴合于端子111上,以避免充电不完全。请参阅图4,本技术的充电电路,是由Q1作为供电压的限制,且以Q2当电流源,因此,Q2的基极受发光二极体的固定而局限于一定的压值,当输出端的电压低时,Q1的基极大于输出值,故Q2的基极固定于预设的压值,使发光二极体点亮,而当充电至满载时,Q1的射极和基极电压一样高,故集极电压下降,Q2的基极亦相对下降,使发光二极体熄灭,完成充电的动作;而当捕蚊灯于使用时,经充电饱和的电池B1供应Q3及R5、R6、C3所组成的振荡电路电源的所需,并能经过T2的交连,将电压提升至一定额值,以衔接至金属网,构成电击蚊虫的效果。请参阅图5,本技术的震动及浓烟检知警示电路,主要是由红外线发光二极体D1及受光晶体Q1构成一浓烟检知装置232,当无任何浓烟进入时,Q2为开启状态,而Q3则为截止状态,但当有浓烟进入D1、Q1之间时,Q1的输出电压即呈低值,Q2的基极偏压亦会低于Q3,故形成Q2截止而Q3开启的状态,以驱动Q4、Q5,使蜂鸣器BUZ233作响,该侦测电路可由VR1、VR2适当调整其灵敏度,并使侦侧的准确性保持一定的状态;震动检知元件231设于地线与Q1的基极间,当地震引起该元件的晃动时,地线的负电压即经过D2的交连,使Q2的基极偏压降低,相对使Q3开启,以驱动Q4、Q5使蜂鸣器作响,达到警示的作用。差动比较电路由Q2、Q3、R1、R7、R5、R6组成,浓烟信号由R1送入Q2基极,Q2与Q3射极间连有可变以电阻VR2,VR2调节端经R7接地,Q2集电极经R5连入电源正极,Q3集电极经电阻R6接入电源正极,放大电路由R8、Q4组成,信号由R8送入Q4基极,放大后驱动LED并送入R12。如图6至图8所示,本技术于充电后,可摆设于床头、桌底或任何置物架上,其不受电源供给的限制,可任意移动摆设位置,且无电源线牵绊的麻烦,此外,本技术亦可置于户外的任何地方,充分达到随身携带的方便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式捕蚊灯,主要设有一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上方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11),并于凹槽内设有突起的输出端子(111),该端子连接座体底部所设的电压转换器(12)及充电电路;该电压转换器(12)由电源线(121)与交流电源连接,捕蚊灯置放座体的凹槽(11)中,其底部所设的金属片触及输出端子,电池(22)设在捕蚊灯与金属片之间,并用导线与控制电路(23)相连,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捕蚊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式捕蚊灯,主要设有一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上方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11),并于凹槽内设有突起的输出端子(111),该端子连接座体底部所设的电压转换器(12)及充电电路;该电压转换器(12)由电源线(121)与交流电源连接,捕蚊灯置放座体的凹槽(11)中,其底部所设的金属片触及输出端子,电池(22)设在捕蚊灯与金属片之间,并用导线与控制电路(23)相连,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捕蚊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捕蚊灯,其特征在于捕蚊灯内设有一浓烟警示装置(232),该装置由红外线发光二极体D1及受光晶体Q1检知浓烟信号,经过差动比较电路及放大电路以驱动一蜂鸣器产生警示声响,差动比较电路由Q2、Q3、R1、R7、R5、R6组成,浓烟信号由R1送入Q2基极,Q2与Q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林炳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