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炳煌专利>正文

室内吸音隔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28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吸音隔屏。其结构是:运用金属或非金属板面的表层具有之孔隙,在该两片金属或非金属板之间一定的厚度内部,填满可吸收声音的吸音材料如玻璃纤维、岩棉、泡棉、人造纤维或棉絮等类似产品,经组装成屏风块状放置在办公桌前,可以是落地式或放置在桌面上。由于室内工作人员的声音或其它噪音所产生部分声波会由表层的孔隙进入,再经过冲孔板内部的吸音材料如玻璃纤维、岩棉、人造纤维、棉絮或泡棉等类似产品的无数微细空隙后,该声音能量将大为减低其能量,而达到净化室内空间的声音污染源之效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用隔屏,尤其针对办公室内部采用的吸音隔屏。如果该办公室采用一般的屏风隔离办公桌时,而一般办公室内部却始终因工作上需求,工作人员必须藉对谈来沟通,无论是用电话或在办公室内直接对话。因此通话的过程所产生的声音能量均会以圆锥喇叭状角度扩散,由于一般屏风内部无论采用金属板或非金属板不但均无吸收室内噪音的具体效果,反而更增加声音能量的反射。使人数愈多的办公室(采用一般的隔屏做办公桌的隔离)所造成的噪音污染更加无法掌握(参见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室内吸音屏,它包括表面制有孔隙的金属或非金属板料,该板料的外表面可用面料包装或是无包装,填充在该板料之间的吸音材料。上述方案中,所述整组吸音隔屏可为落地型或桌上型。上述方案中,所述吸音材料是玻璃纤维、岩棉、泡棉、人造纤维或棉絮其中一种或其组合。如果办公室采用本技术吸音屏风隔离办公室桌时,办公人员无论是同事间的对话或是公司工作人员与客户用电话沟通,大部分声音能量将直接撞击至吸音隔离屏风板上,另一部份声音则撞击至桌面再反射至吸音隔离屏风板上。因此绝大多数的声音能量可以被本技术吸音隔屏吸收。所以本新型实用吸音隔可吸收讲话声音的大部分能量,同时降低声音能量的反射效果。使该室内环境的噪音污染降低,以便符合政府所大力提倡的建筑环保目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办公室屏风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办公桌的高度与办事人员的坐姿高度;图3是办公桌采用一般的屏风,工作人员内部对话时,声音所产生的反射情况;图4是办公桌采用一般的屏风,工作人员通电话时,声音所产生的反射情况;图5是办公桌采用本技术吸音隔离屏风,工作人员内部对话时,声音所产生的吸音情况;图6是办公桌采用本技术吸音隔离屏风,工作人员通电话时,声音所产生的吸音情况;图7是使用吸音隔板的办公室,人员讲话产生的多余声音能源,本技术吸音隔屏所吸收演示方式;图8是本技术吸音隔屏的构造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吸音隔屏桌上型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吸音隔屏落地型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所示落地型隔屏的侧视图。参见图5至图8,本技术的改善方式为将一般办公室的隔离屏风板材5,无论是采用金属或是非金属材料,均得先将板材作密集冲孔6处理,再作成适当尺寸的框架。或则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网状或不规则的但是具有孔隙的板材。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框架为骨干,再将两片板材封住成为有一定厚度的隔屏板形式。于该两片板材之间的框架内采用高密度吸音材料4如玻璃纤维棉、岩棉、人造纤维棉或泡棉等填充至饱满状态。至于该初步成型的吸音板块,可依据各自美观不同的需求,可以在其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板材的隔屏外表贴透气性装饰材料7,如布面料或其它可具有透气的面材,以利吸收噪音。参照图9至图11,为配合人体工学的实际需求,一般可将本技术的吸音隔屏无论是直接立于地面或固定于桌面,该吸音屏板的最高点的高度应至少离地面有120公分以上。落地型吸音隔屏尺寸规格为120cm×180cm。桌上型吸音隔屏尺寸规格为120cm×60cm。通常办公室人员大多数均坐在椅子上通电话或与同事讲话的情况,一般人在坐姿的情况下,其嘴巴高度离地大约为100公分-110公分左右。所以当声音自口中发出能量时,该声音只有少部分直接经由电话的话筒传出去给对方,其余绝大多数的声音能量将由人的嘴巴以喇叭状角度扩散出去,对其他人员而言形成噪音。如果办公室采用本技术吸音屏风隔离办公室桌时,办公人员无论是同事间的对话或是公司工作人员与客户用电话沟通,大部分声音能量将直接撞击至吸音隔离屏风板上,另一部份声音则撞击至桌面再反射至吸音隔离屏风板上。因此绝大多数的声音能量可以被本技术吸音隔屏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吸音隔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表面制有孔隙的金属或非金属板料,该板料的外表面用面料包装或是无包装,填充在该板料之间的吸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吸音隔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表面制有孔隙的金属或非金属板料,该板料的外表面用面料包装或是无包装,填充在该板料之间的吸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吸音隔屏,其特征在于整组吸音隔屏可为落地型或桌上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吸音隔屏,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林炳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