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舜卿专利>正文

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593454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蓼科植物棉毛酸膜叶蓼(棉叶蓼)的乙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棉叶蓼2.5-5.0kg,粉碎后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2200-4400ml滤液,离心,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粉,行硅胶柱层析,用TLC展开剂洗脱制得粗品棉叶蓼乙醇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含有: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棉叶蓼黄酮A;酚酸类成分:包括香豆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甾醇类成分: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在抗癌、治疗菌痢、肠炎、治疗湿疹、治疗蛇咬伤等疾病时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药物,尤其是涉及一种蓼科植物棉毛酸膜叶蓼(棉叶蓼)的乙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治疗癌症、菌痢、肠炎、湿疹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人类死因的第一大疾病。当前,治疗恶性肿瘤常用西药,这些西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毒副作用也较高,运用中草药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直研究的工作。这方面的药方很多,各有其特点和相应的疗效,但至今还没有发现一种更为有效的中药提取物。同样在治疗菌痢、肠炎、湿疹等疾病的药物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的情况。棉叶蓼全称棉毛酸膜叶蓼,千百年来被用来喂牲口或当柴烧。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对其进行的药理学研究表明,棉叶蓼对肺癌、胃癌、贲门癌、癌性腹水等有明显疗效。但是至今尚无人报道棉叶蓼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这一领域尚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2005年初,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郭亚键对采自汾河沿岸不同地区的棉叶蓼原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棉叶蓼中制得乙醇提取物,并通过多种色谱分离了8个成分,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采用NMR.MS.IR分析鉴定,分别为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香豆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槲皮素(Quercetin)也称栎精、槲皮黄素、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0O7。本品能抗自由基,直接抑制癌细胞和对抗致癌、促癌因子等作用,有效地发挥抗癌防癌活性。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人白血病、人肺痛、人胃癌、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并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功能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实验研究还表明,槲皮素还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肝硬化,抑制肾脏、心脏等器官和组织纤维化的病理过程。没食子酸(Gallic Acid)又称3,4,5-三羟基苯甲酸,分子式为C7H6O5,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可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有抗炎症、抗肿瘤、抗过敏、抗诱变活性,对吗啉加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肺腺瘤有强抑制作用。本品还是利胆剂和支气管扩张剂,可抑制胰岛素降解,促进平滑肌松弛,曾被作为收敛剂和止血剂,是多数中药收敛作用的主要原因。胡萝卜苷(daucosterol)为β-谷甾醇(βC29H50O)与D-葡萄糖缩合成的苷,分子式为C35H60O6,其药理试验表明,本品对体外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PS)有抗癌活性,体内实验对L615L1210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生命延长率分别为63.8%,57.2%。另对脱水性恶性肿瘤,如H22EC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香豆酸(P-cournaric acid)也称反式对羟基肉桂酸,分子式C9H8O3,抑菌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抗真菌和抗肝毒活性。对于离体P815和P388肿瘤细胞具有毒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动物实验证明,本品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β-谷甾醇(Sitosterol),分子式为C29H50O,具降低胆固醇、止咳、抗炎作用,对小鼠肺癌715,LEWIS肺癌和大鼠瓦克癌256具有抗癌活性。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4-DihydroxybengoicAcid),又称四季青甲素或3,4-二羟基苯甲酸,分子式为C7H6O4,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祛痰平喘和抗菌作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心肌耐缺氧时间,并能抗肝毒、蛇伤解毒,对小白鼠、眼镜蛇中毒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金丝桃苷(Hyperin)为黄酮苷类化合物,是槲皮素-3-O-β半乳糖吡喃苷,分子式为C21H20O12,具有抗炎症、抗菌活性,毒性很小并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2’-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是棉叶蓼中分离的特征性成分,暂定名为棉叶蓼黄酮A。从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分离出的八个化学成分,有五个都具抗癌活性。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新的肿瘤发展途径和靶点被陆续发现,为中药抗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棉叶蓼中许多不同种类的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棉叶蓼乙醇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公开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本专利技术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含有(1)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棉叶蓼黄酮A(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2)酚酸类成分包括香豆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3)甾醇类成分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本专利技术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棉叶蓼2.5-5.0kg,粉碎后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2200-4400ml滤液;(2)将前述滤液离心,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粉;(3)将前述干粉行硅胶柱层析,用TLC展开剂洗脱制得粗品棉叶蓼乙醇提取物。该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更优选的是步骤(1)中棉叶蓼粉碎后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本专利技术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更为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干粉以TLC展开剂为50∶10∶1的CHCI3-MeOH-H2O洗脱得包括金丝桃苷、棉叶蓼黄酮A、香豆酸、原儿茶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的粗品,经SephadexLH-20柱层析纯化得相应单体纯品。本专利技术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更为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干粉以TLC展开剂为50∶20∶1的CHCI3-MeOH-H2O洗脱得槲皮素、没食子酸。本专利技术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在制备抗癌药物、治疗菌痢、肠炎的药物、治疗湿疹的药物、治疗蛇咬伤外用的药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棉叶蓼是蓼科植物棉毛酸膜叶蓼的缩写,又因其叶粉碎成面团状,故命名为棉叶蓼,为一年生草本,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8-9月采集,除去杂质,切断晒干备用。本专利技术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经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原料为中草药棉叶蓼,无需煎煮,无任何毒副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时间,有较高的抑癌、防癌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1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1、仪器与试药美国Nicolet公司IMPACT-4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日本日立公司220A型紫外分光光度仪INOVA-500M核磁共振仪测定,溶剂为DMSO-d6,CD3OD;AutoSpec Ultima-TOF质谱仪。葡聚糖凝胶为瑞典Pharmacia公司产LH-20型(Sephadex LH-20);柱色谱刷硅胶(100-200目)及薄层色谱用硅胶GF254预制板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TLC展开剂CHCl3-MeOH-HCOOH-H2O(50∶10∶1∶1)、(50∶20∶1∶1),EtOAC-EtOH-H2O(100∶5∶2.5); 聚酰胺薄膜板为浙江四青生化材料厂产品;展开剂①甲苯-丁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1)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棉叶蓼黄酮A;(2)酚酸类成分:包括香豆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3)甾醇类成分: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1)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棉叶蓼黄酮A;(2)酚酸类成分包括香豆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3)甾醇类成分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2.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棉叶蓼2.5-5.0kg,粉碎后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2200-4400ml滤液;(2)将前述滤液离心,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粉;(3)将前述干粉行硅胶柱层析,用TLC展开剂洗脱制得粗品棉叶蓼乙醇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棉叶蓼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棉叶蓼粉碎后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棉叶蓼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舜卿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舜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