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舜卿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205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其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容置定位一压扣开关及一电路板,壳体的开口上定位一活动座体,活动座体连接于按压部的一端,活动座体的一端与壳体枢接,且活动座体的另一端埋设至少一个插接座,插接座与电路板呈电连接。藉此,当按压活动座体以连动按压部,并让插接座外露时,即可让电气设备进行充电;而当按压活动座体以使插接座隐藏时,则可同时使插接座呈断路状态,以确保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其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容置定位一压扣开关及一电路板,壳体的开口上定位一活动座体,活动座体连接于按压部的一端,活动座体的一端与壳体枢接,且活动座体的另一端埋设至少一个插接座,插接座与电路板呈电连接。藉此,当按压活动座体以连动按压部,并让插接座外露时,即可让电气设备进行充电;而当按压活动座体以使插接座隐藏时,则可同时使插接座呈断路状态,以确保使用安全。【专利说明】一种充电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尤指一种连接直流电源,并设置在固定位置,以提供不同电气设备的USB充电的充电插座。
技术介绍
在数字化的潮流下,数字个人助理(PDA)、移动电话、数字摄录像机、随身听、照明灯等电气设备已相当普遍,而目前常用的接口标准为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同时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及充电功能。因此,电气设备的厂商在销售时,都会将充电器列入标准配备,以提供电气设备电池的充电使用。 而一般电气设备的充电方式,通常需要以外接充电器的插头连接交流电源,并经由充电器内的电路整流及降压后,再通过一导线及一插头插接至该电气设备,以进行电池的充电。但是,当使用者因购置换新电气设备,或同时拥有多款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时,即会因各种充电器的泛滥而造成以下问题:1.当用户同时具有多款不同型式的充电器时,会增加贮存的空间,且易于混淆。2.当充电器损坏或遗失时,由于各充电器不能代替使用,因此,使用者需要重新购买,从而造成购置成本的增加及资源的浪费。3.虽然使用者可以直接以充电器进行充电,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充电位置,因此,在充电时不但需要取得充电器,且需要找到充电的插座,在实际使用上相当不便。4.当使用者使用充电器后,若仅将电气设备拔除,而继续留下充电器在插座上时,将会继续耗电,造成能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台湾专利公告第M376027号“埋入式充电插座”已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对于在户外或在车辆上使用的USB转接头而言,其结构并无法有效的转用。再者,由于一般车用的USB转接头为插接在点烟器的插孔上,不但会有不能够使用的问题,且容易因暴露及灰尘的影响而存在安全隐患及容易故障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座,通过在一活动座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座,且在活动座体摆动时,让插接座隐藏或外露的结构,以解决现有转接头容易暴露及蒙受灰尘影响等问题,以方便使用,并有效降低产品故障的几率。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座,通过在一活动座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座,且在活动座体摆动定位时,让插接座呈电力导通或中断的结构,以在不充电状态时,将输入电源切断,以节省能源、确保使用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充电插座包括一壳体、一压扣开关、一电路板以及一活动座体。其中,该壳体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纳空间;该压扣开关容置定位于容纳空间之中,压扣开关的一端设有一直流电输入端及一直流电输出端,压扣开关的另一端设有一可控制直流电输入端及该直流电输出端呈导通或断路状态的按压部;该电路板与直流电输出端呈电连接,用于降低直流电输入端所输入的直流电压;而该活动座体定位于壳体的开口上,活动座体的一端与壳体枢接,活动座体的另一端埋设至少一个插接座,插接座与电路板呈电连接,且活动座体连接于按压部的一端,供按压活动座体以连动按压部。 实施时,该电路板包括呈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及一稳压电路。 实施时,该压扣开关包括一上下升降驱动器及一开关,按压部形成于上下升降驱动器上,直流电输入端及直流电输出端同时连接开关。 实施时,该插接座为通用串行总线(USB)插槽。 实施时,该活动座体上更设有一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与电路板呈电连接,藉以在插接座呈通电状态时使电源指示灯发出亮光。 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以下举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图号,将本技术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电路方块图; 图4为本技术压扣开关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插座;2-壳体;21_容纳空间;211-开口 ;3_压扣开关;31-直流电输入端;32_直流电输出端;33_按压部;34_上下升降驱动器;35_开关;4_电路板;41_降压电路;42_稳压电路;5_活动座体;51_小端部;52_弧形部;53_插接座;54_电源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I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I包括一壳体2、一压扣开关3、一电路板4以及一活动座体5。 该壳体2概略呈长方体,供对应嵌入一装置所设的一长方形定位槽内,实施时,该装置可以为一车辆,该装置亦可为位于室外或室内的其他可动或不可动的对象。该壳体2设有一具开口 211的容纳空间21。在图2中,该开口 211位于壳体2的顶部,而在实际安装于轮车内部的顶板上时,该开口 211位于壳体2的底部。本实施例以开口 211位于壳体2顶部的方式予以说明。 该压扣开关3容置定位于壳体2的容纳空间21中,压扣开关3的一侧设有一直流电输入端31及一直流电输出端32,直流电输入端31与车辆的电池呈电连接;压扣开关3的顶端设有可上下升降的按压部33,以在单次按压该按压部33时,让直流电输入端31及直流电输出端32呈导通状态,再次按压该按压部33时,让直流电输入端31及直流电输出端32呈断路状态。而上述结构在一般情况下组合为单独的元件,其具体结构已公开在例如台湾专利技术公告第1233133号“压扣开关”,或是台湾新型公告第205388号“压扣开关”的专利说明书中,其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但同样可以达到本技术中压扣开关3控制直流电输入端31及直流电输出端32呈导通或断路状态的效果,而由于压扣开关3的具体结构还可能为其他形式,因此,在本技术中并未予以限定。 实施时,该压扣开关3亦可如图4所示,包括一上下升降驱动器34及一开关35,其中,按压部33形成于上下升降驱动器34的顶端,开关35同时连接直流电输入端31及直流电输出端32,同样可以通过按压该按压部33,以控制直流电输入端31及直流电输出端32呈导通或断路状态。但是,在压扣开关3的各个实施例中,将上下升降驱动器34及开关35组合为一体的压扣开关3,不但可以有效节省空间,且可方便组装,因此,其为较佳的选择。 该电路板4容置定位于壳体2的容纳空间21中,电路板4具有呈电连接的降压电路41及稳压电路42,稳压电路42与压扣开关3的直流电输出端32呈电连接,以在直流电输入端31及直流电输出端32呈导通状态时,降低直流电输入端31所输入的直流电压,使输出约5伏特的稳定直流电。 而该活动座体5概略呈扇形,容置定位于壳体2的开口 211上,并连接于按压部33的上端。活动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纳空间;一压扣开关,其容置定位于该容纳空间之中,该压扣开关的一端设有一直流电输入端及一直流电输出端,该压扣开关的另一端设有一可控制该直流电输入端及该直流电输出端呈导通或断路状态的按压部;一电路板,其与该直流电输出端呈电连接,用于降低直流电输入端所输入的直流电压;以及一活动座体,其定位于该壳体的开口上,该活动座体的一端与该壳体枢接,该活动座体的另一端埋设至少一个插接座,该插接座与该电路板呈电连接,且该活动座体连接于该按压部的一端,供按压该活动座体以连动该按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舜卿
申请(专利权)人:李舜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