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935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及汽车,其中充电线缆组件包括:充电插头、充电电线、绕线盘,充电电线的一端与车辆的充电设备连接,充电电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头连接;其中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底座、绕线盘电机、电机电线和电机开关,绕线盘本体与绕线盘电机通过底座固定连接,电机电线的一端连接在绕线盘电机上,电机电线的另一端与电机开关连接;当电机开关启动时绕线盘电机转动以将充电电线绕在绕线盘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在充电时只需将充电电线拉出便可插在充电柱上充电,充电完成后,启动绕线盘电机即可将充电电线绕在绕线盘本体上,提高了汽车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及汽车,其中充电线缆组件包括:充电插头、充电电线、绕线盘,充电电线的一端与车辆的充电设备连接,充电电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头连接;其中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底座、绕线盘电机、电机电线和电机开关,绕线盘本体与绕线盘电机通过底座固定连接,电机电线的一端连接在绕线盘电机上,电机电线的另一端与电机开关连接;当电机开关启动时绕线盘电机转动以将充电电线绕在绕线盘本体上。本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在充电时只需将充电电线拉出便可插在充电柱上充电,充电完成后,启动绕线盘电机即可将充电电线绕在绕线盘本体上,提高了汽车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电线主要是散放在后备箱内,在需要充电时,驾驶员需要打开行李箱,取出充电电线,再打开充电口的充电口门,将充电电线的一端插头插在充电口的插座上,然后将另一端插在充电柱上。驾驶人员操作复杂,电线在行李箱内也易与其他物品磕碰、污染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及汽车,提高了汽车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包括:充电插头,在充电时与充电站的充电柱插接;充电电线,充电电线的一端与车辆的充电设备连接,充电电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头连接;以及绕线盘,其中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底座、驱动绕线盘本体转动的绕线盘电机、电机电线和电机开关;绕线盘本体与绕线盘电机通过底座固定连接,电机电线的一端连接在绕线盘电机上,电机电线的另一端与电机开关连接;当电机开关启动时,绕线盘电机转动以将充电电线绕在绕线盘本体上。 可选地,充电电线上设有一圆环形胶塞,圆环形胶塞套设在充电电线上。 可选地,充电线缆组件还包括:固定充电电线的电线卡子,电线卡子的一端套设在充电电线上,圆环形胶塞与充电插头位于电线卡子的同一侧。 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充电插座、后备箱、车身充电口和充电口门;该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线缆组件,充电插座与充电线缆组件接合;绕线盘位于后备箱的地板的一侧;其中,充电线缆组件还包括:电线卡子,充电电线通过固定在后备箱的一侧的电线卡子延伸到车身充电口,车身充电口处设有充电口门。 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在充电时只需将充电电线拉出便可插在充电柱上充电,充电完成后,启动绕线盘电机即可将充电电线绕在绕线盘本体上,提高了汽车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的绕线盘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在汽车内的示意图一; 图4表示本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在汽车外的示意图二; 图5表示本技术的充电线缆组件在汽车外的示意图三。 其中图中:1、充电插头,2、充电电线,3、绕线盘、4、电线卡子,5、圆环形胶塞,6、后备箱,7、车身充电口,8、充电口门; 301、绕线盘本体,302、底座,303、绕线盘电机,304、电机电线,305、电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组件,包括:充电插头1、充电电线2、绕线盘3,充电电线2的一端与车辆的充电设备连接,充电电线2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头I连接;其中绕线盘3包括:绕线盘本体301、底座302、绕线盘电机303、电机电线304和电机开关305,绕线盘本体301与绕线盘电机303通过底座302固定连接,电机电线304的一端连接在绕线盘电机303上,电机电线304的另一端与电机开关305连接;当电机开关305启动时绕线盘电机303转动以将充电电线2绕在绕线盘本体301上。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充电线缆组件在充电时只需将充电电线2拉出便可插在充电柱上充电,充电完成后,启动绕线盘电机303即可将充电电线2绕在绕线盘本体301上,提高了整车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可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充电电线2上设有一圆环形胶塞5,圆环形胶塞5套设在充电电线2上,安装在车身充电口 7上,防止防止灰尘和水进入到车内,同时又防止充电电线2在拉出和回缩时不与车身充电口 7发生摩擦,损坏充电电线2。 可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充电线缆组件还包括:固定充电电线的电线卡子4,电线卡子4的一端套设在充电电线2上,圆环形胶塞5与充电插头I位于电线卡子4的同一侦牝充电电线2通过电线卡子4固定在后备箱6内,使其有方向性的抽出或回缩到绕线盘本体301上,不会与后备箱6发生碰撞和摩擦。 实施例二 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实施例一中的充电线缆组件,如图3至图5所示,该汽车还包括:与充电线缆组件接合的充电插座、后备箱 6、车身充电口 7和充电口门8 ;其中,充电线缆组件包括:充电插头1、充电电线2、电线卡子4和绕线盘3,充电电线2上套设有一圆环形胶塞5,圆环形胶塞5安装在车身充电口 7上;绕线盘3位于后备箱6的地板的一侧,充电电线2绕在绕线盘3上,充电电线2通过固定在后备箱6的一侧的电线卡子4延伸到车身充电口 7,车身充电口 7处设有充电口门8,当汽车需要充电时,只需将充电电线2拉出,便可在充电柱上充电,充电完成时,只需按下电机开关305,启动绕线盘电机303转动以将充电电线2绕在绕线盘本体301上,提高了汽车整车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时间。 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组件包括: 充电插头,在充电时与充电站的充电柱插接; 充电电线,所述充电电线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充电设备连接,所述充电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连接;以及 绕线盘,其中,所述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底座、驱动所述绕线盘本体转动的绕线盘电机、电机电线和电机开关; 所述绕线盘本体与所述绕线盘电机通过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电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绕线盘电机上,所述电机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开关连接; 当所述电机开关启动时,所述绕线盘电机转动以将所述充电电线绕在所述绕线盘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线上设有一圆环形胶塞,所述圆环形胶塞套设在所述充电电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组件还包括: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组件包括:充电插头,在充电时与充电站的充电柱插接;充电电线,所述充电电线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充电设备连接,所述充电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连接;以及绕线盘,其中,所述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底座、驱动所述绕线盘本体转动的绕线盘电机、电机电线和电机开关;所述绕线盘本体与所述绕线盘电机通过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电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绕线盘电机上,所述电机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开关连接;当所述电机开关启动时,所述绕线盘电机转动以将所述充电电线绕在所述绕线盘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立乔军平丁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