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167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卡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一壳体,该本体开设至少一导槽,界定有至少一路径,所述路径大致平行于上述本体的水平参考轴,而前述导槽之一侧形成有一接合孔,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铰链,前述铰链枢接前述接合孔,该铰链至少局部构形匹配所述导槽界定之路径,所述壳体设至少一扣合部,而上述本体设有至少一缺口对应前述扣合部,所述缺口容许该扣合部通过,上述本体位于前述缺口之一侧则形成至少一卡合部,在该扣合部通过所述缺口后,上述壳体朝前述卡合部往复移动而定位或退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连接器駄舰本技术系有关于一种卡连接器结构,可将卡,尤其是可携式 通信装置之芯片卡植入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人与人在信息交换所运用之工具或装 置方面,也从早期的固定式(例如家用或办公室的有线电话)朝个 人化、行动化的可携式产品发展,目前广为消费大众所使用者为行动 电话手机(以下简称手机),前述手机不仅提供语音功能,更逐渐整合 影像、文字、连结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等多媒体服务。而手机通常包括一本体、 一通讯模块、 一人机接口等,该通讯模 块系配设于本体内,而所述人机界面则配设于前述本体上而电连接至 上述通讯模块。前述人机接口可为键盘组、麦克风、扬声器、显示器等,为了激 起使用者的消费意愿,系统服务提供者(例如电信公司)大多采取手 机搭配门号期约折扣的方式来加以促销,因此,使用者在某一电信公 司的合约到期若发现其它电信公司有较佳的促销方案,有可能变更门 号,惟顾及原门号广为客户、亲友等知悉,亦有可能新旧门号切换使用,导致需要更换不同门号之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card,以下简称SIM card);或者,使用者为日常生活与工作之区 隔而同时拥有两个以上门号。习知技术中,例如公告美国专利第6,863,537号,系揭示一底壳 11与上盖13,前述上盖13可于开启与关闭之位置间枢转,该底壳ll 具有一锁扣件23,其具有一突片24,所述突片24具有一舌部26来啮 合上盖13之外缘25,藉此可锁住前述上盖13;在将该突片24向外拉 起时,可使所述舌部26脱离上盖13之外缘25,前述上盖13因而得以 开启。惟前揭技术之锁扣方式,结构仍嫌复杂,且开启时之操作亦不方 便,例如需要一手拉起上盖,另一手协助扳开锁扣件;因此,有必 要提供一种构造更简化、易于制造,且操作更容易之结构,以满足使 用者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爰此,本技术改变前揭习知卡连接器之结构,其系利用卡连 接器之本体枢接位于其上方的壳体,在该本体与壳体之枢接位置开设 一导槽,使所述壳体于覆盖上述本体时,依前述导槽所定义之路径往 复移动,藉以扣合或开启该卡连接器之壳体,俾利于使用者置换插设 于所述本体与壳体之间的芯片卡。本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 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开设至少一导槽,界定有至少一路径,所述路径 大致平行于上述本体的水平参考轴,而前述导槽之一侧形成有一接合 孔,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铰链,前述铰链枢接前述接合孔,该铰链至 少局部构形匹配所述导槽界定之路径,所述壳体设至少一扣合部,而 上述本体设有至少一缺口对应前述扣合部,所述缺口容许该扣合部通 过,上述本体位于前述缺口之一侧则形成至少一卡合部,在该扣合部通过所述缺口后,上述壳体朝前述卡合部移动而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俾利于使用者置换插设于本体与壳体之间的芯片卡,还可大大增加端子与本体的结合强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组合图,并显示壳体呈开启之状态。图2与图1相同,惟显示壳体呈闭合之状态。 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中,1卡连接器 110本体lllO端子1120导槽1120'接合孔1130缺口1140卡合部 120壳体1210铰链1220扣合部S卡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 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本技术之其它优点、目的、技术特征及功效,系能藉由 以下配合图式之本案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趋于暸解请参阅第一 图、第二图、第三图,本技术系提供一种卡连接器1,适合将一卡S插置于其中,该卡S可为芯片卡(例如SIM card,惟不以此为限),该卡连接器1包括 一本体110,系可包含复数个端子1110以与该卡S的底面之金属接点(图未示)接触,亦即,所述端子1110对应 于上述卡S的底面之金属接点,使用时,该端子1110与该卡S的底面之金属接点接触;前述端子1110可与所述本体110—体成型(例如 埋入射出inser molding,惟不以此为限),藉以大幅提升上述端子1110 与前述本体110之结合力,也增加端子1110的稳定度。此外,该本体110开设至少一导槽1120,界定有至少一路径,所 述路径大致平行于上述本体110的水平参考轴,而前述导槽1120之一 侧形成有一接合孔1120',藉由该接合孔1120'可提供一壳体120来接 合0在一可行之实施模式中,所述壳体120设有至少一铰链1210 (Hinge),藉由上述铰链1210枢接前述接合孔1120',可使该壳体120 相对于所述本体IIO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以该铰链1210顺着前 述接合孔1120'所形成之枢转轴旋转,该铰链1210至少局部构形可匹 配所述导槽1120界定之路径;亦即,当上述壳体120相对于所述本体 IIO在闭合位置时,前述铰链1210可沿该路径往复移动。所述壳体120设至少一扣合部1220,而上述本体110设有至少一 缺口 1130对应前述扣合部1220,当旋转上述壳体120对应前述本体 IIO在闭合位置时,该扣合部1220可通过所述缺口 1130,上述本体110相对于前述缺口 1130之一侧则形成至少一卡合部1140,在该扣合部 1220通过所述缺fcl 1130后,可将上述壳体120朝前述卡合部1140往 复移动而定位(該扣合部1220結合前述卡合部1140),因此,可使该 壳体120与所述本体110扣合。如欲开启该壳体120,则可将上述壳体120朝前述卡合部1140之 反方向移动,待该扣合部1220退出所述卡合部1140而对应上述缺口 1130时,以前述铰链1210顺着该接合孔1120'所形成之枢转轴旋转, 即可使所述扣合部1220通过上述缺口 1130而使该壳体120相对于所 述本体110在开启位置,前述方式仅需单手即可达成,俾利于使用者 置换插设于所述本体110与壳体120之间的卡S。本技术未见公开及使用,亦符合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谨请赐准专利,是所至盼。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仅为本案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若依本技术构想所作之改变,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范围,例如对于构形或布置型态加以变换,对于各种变化、修饰与应用,所产生之等效作用,均应包含于本案之权利范围内,合先陈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开设至少一导槽,界定有至少一路径,而前述导槽之一侧形成有一接合孔,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铰链,前述铰链枢接前述接合孔,该铰链至少局部构形匹配所述导槽界定之路径,所述壳体设至少一扣合部,而上述本体设有至少一缺口对应前述扣合部,所述缺口容许该扣合部通过,上述本体位于前述缺口之一侧则形成至少一卡合部,在该扣合部通过所述缺口后,使上述壳体朝前述卡合部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开设至少一导槽,界定有至少一路径,而前述导槽之一侧形成有一接合孔,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铰链,前述铰链枢接前述接合孔,该铰链至少局部构形匹配所述导槽界定之路径,所述壳体设至少一扣合部,而上述本体设有至少一缺口对应前述扣合部,所述缺口容许该扣合部通过,上述本体位于前述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兆舜李月友
申请(专利权)人: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