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176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护肝片的剂型改进。其药用原料是由柴胡626g,茵陈626g,板蓝根626g,五味子336g,猪胆粉40g,绿豆256g组成,上述药物制成颗粒剂。其制备方法为:柴胡、茵陈、板蓝根加水提取后,与部分绿豆粉混合,制成细粉A;五味子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与剩余的绿豆粉混匀,制成细粉B;取猪胆粉,与上述细粉A、细粉B和适量的糊精、甜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其优点在于,不使用蔗糖、减少了辅料用量,提高了吸收度,增强了药效。其制备方法,具有提取纯度高,药物损失少,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属于护肝片的剂型改进。
技术介绍
护肝片是由柴胡313g,茵陈313g,板蓝根313g,五味子168g,猪胆粉20g,绿豆128g制成的片剂。这种片剂的辅料采用蔗糖和滑石粉,对于大多数肝病患者来说,都厌油腻、不喜欢甜的食品,所以护肝片不易让患者接受。另外,片剂溶解后,在胃肠道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胃肠粘膜,产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肝片的新剂型,具有辅料含量少、不含蔗糖、药效好、吸收度高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药用原料是由柴胡626g,茵陈626g,板蓝根626g,五味子336g,猪胆粉40g,绿豆256g组成,其特别之处在于上述药物制成颗粒剂。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所述颗粒剂的辅料为糊精和甜菊苷。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柴胡、茵陈、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80℃相对密度为1.30的清膏,与部分绿豆粉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A;(2)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80℃相对密度为1.28,与剩余的绿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B;(3)取猪胆粉,与上述细粉A、细粉B和适量的糊精、甜菊苷混匀,制成颗粒,装袋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剂称为护肝颗粒,其处方来源于中医名著《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和茵陈蒿汤的配伍原理,由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胆汁粉、绿豆六味组成,其中君药柴胡选用生长三年以上的野生红柴胡,茵陈选用春季采集的干燥幼茵,板蓝根选用安徽地产,五味子选用东北产果实成熟的北五味子,质优品正。护肝颗粒处方由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汁、绿豆六味组成。功能疏肝理气,健脾消食。柴胡为君,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之功;茵陈苦泄下降,清利湿热,板蓝根清热解毒,共为臣药,既解肝郁,又清郁热或虚热;五味子酸温,敛肺滋肾,且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能降低转氨酶。胆汁苦寒,归肺、肝、胆经,清热解毒;绿豆清胆养胃。柴胡为辛燥之品,佐以胆汁,免伤肝阴,佐以五味子,滋敛肾阴,绿豆更能健脾养胃,三味共为佐药。六味相配伍,共奏疏肝理气,清热解郁,健脾消食之功。《中医内科学》中认为胁痛之病,主要责于肝胆,又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凡情治失调、肝气郁结、或气郁日久、乏滞血瘀或脾失健运、湿热内郁、疏泄不利等,均可导致胁痛。因此在治疗上,多以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确定治则,进行治疗。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备成颗粒剂,与护肝片的功能与主治相同,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低转氨辅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甜菊苷是从甜叶菊干叶中提取的低热量、高甜度天然甜味剂,其热量为蔗糖的1/300、甜度为蔗糖的200-350倍,具有低热量、高甜度、在人体内不代谢、无残留、安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剂采用甜菊苷代替蔗糖,大大减少了辅料的用量。药效学研究表明,护肝颗粒对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肝损伤而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镜下观察,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减轻作用;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可使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活性明显增强。综上所述,护肝颗粒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结论护肝颗粒对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显效率达90%,总有效率达98%。对治疗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显效率达70%,总有效率达95.8%,对治疗肝硬化的显效率达63%,总有效率达82.5%,服药后食欲增加、腹胀消失达99%,胁痛消失、体力恢复达90%,肝大变至正常、硬变软者达90%。经长期毒性试验,本品口服用药无明显的毒性反应。本专利技术的药物采用无糖颗粒,从而减少患者服用蔗糖及滑石粉的大量无效辅料成分,对大多患者来讲,更加易于接受。经过改进颗粒以后,提高了药效及吸收度。制成颗粒剂后,避免了普通片剂在胃肠道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胃肠粘膜等缺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适应性。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提取纯度高,药物损失少,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剂,其药用原料是由柴胡626g,茵陈626g,板蓝根626g,五味子336g,猪胆粉40g,绿豆256g组成,辅料为糊精和甜菊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柴胡、茵陈、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80℃相对密度为1.30的清膏,与部分绿豆粉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A;(2)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80℃相对密度为1.28,与剩余的绿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B;(3)取猪胆粉,与上述细粉A、细粉B和适量的糊精、甜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袋2g/袋,制成500袋颗粒剂。本品每袋含五味子以五味子乙素计,不得少于0.33mg。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一袋,一日3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药用原料是由柴胡626g,茵陈626g,板蓝根626g,五味子336g,猪胆粉40g,绿豆256g组成,其特征在于:其药物制成颗粒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药用原料是由柴胡626g,茵陈626g,板蓝根626g,五味子336g,猪胆粉40g,绿豆256g组成,其特征在于其药物制成颗粒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辅料为糊精和甜菊苷。3.一种权利要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柴胡、茵陈、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