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菜种子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07097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菜种子加工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种子液体比重选:配制不同比重食盐水溶液,根据比重不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2)种子引发:将种子与引发基质、水按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20℃条件下放置18-36小时;3)将引发后的种子进行丸粒化包衣。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后的青菜种子具有发芽势高、出苗率高、抗逆性强、方便播种的特点,适合青菜种子精量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处理和种子包衣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青菜种子播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青菜是上海种植面积(20万亩次以上/年)较大的蔬菜作物,目前生产上撒播是 青菜栽培主要的播种方式,用种量大,一般在500克-1000克/亩,上海每年青菜需种量在 10万公斤以上。省力栽培、机械化栽培、精量栽培将是我国未来青菜生产的发展趋势,如 日本青菜生产选用综合加工后的种子,经过机械化播种和工厂化穴盘育苗的手段,达到高 成苗率,而标准化生产使得幼苗生长一致,最终产品一致,采收时间统一,商品率、成品率也 高。但新的栽培方式对青菜种子质量要求高,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包括种子精选、种 子引发、丸粒化包衣等,提高种子活力,尽可能保证高出苗率。因此提供一种适合青菜种子 的加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已有多项有关种子处理技术的专利申请,专利号为CN1292661C公开了种子 丸衣化种衣剂、丸衣化工艺及丸衣化种子;CN1284458C公开了一种用于棉花种子丸粒化 配方及加工方法;CN1552177A公开了一种油菜种子抗旱包衣丸粒及其丸粒化制备工艺; CN1864483A公开了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及其制作方法;CN1190123C公开了一种提高种子 活力的固体引发方法。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青菜种子的专门加工方法,生产上使用的青菜 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低,当在早春低温及夏季高温时段播种青菜时,发芽障碍非常严重,造 成出苗缓慢、出苗率低、幼苗生长不整齐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它可以提高青菜种子发芽势、 抗逆性、田间出苗率、播种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 下步骤1)种子液体比重选配制不同比重食盐水溶液(1.08,1. 10、1. 12、1. 14、1. 16),将经螺旋式清选机清选后的青菜种子利用圆孔筛按大小分级,然后将大小一致的青菜种子放 入不同比重盐溶液中,根据比重不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分级后将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2)种子引发将经液体比重分级后最重级青菜种子与引发基质、水按重量比 2:4: 3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C-20°C条件下放置18-36小时。所 述的引发基质为直径2毫米的蛭石。3)种子丸粒化包衣将引发完毕的青菜种子用筛子去除基质后,倒入转速为4档 的旋转式包衣机内,一边加入凹凸棒土、滑石粉、硅藻土混合粉料(重量比为7 2 1),一 边加入0. 5%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如此反复操作,10分钟后取出种子置于35°C干燥箱内烘干至安全含水量后密封贮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第一步对青菜种子进行液体比重精选,根据种子比重不同,将种子分级,将最优 级种子用于引发处理,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种子清选加工机械无法克服的种子精选难题。2)青菜种子经过引发处理,抗逆性增强,出苗时间缩短,在35°C条件下也可以快 速整齐发芽。3)青菜种子经过丸粒化包衣,种子重量、体积增大,提高了播种性能,便于机械化 播种。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配制三种比重食盐水溶液(1. 12,1. 14,1. 16),将经螺旋式清选机清选后的青菜种 子利用圆孔筛按大小分级,然后将直径约1. 5毫米左右的青菜种子按盐溶液比重大小依次 放入盐溶液中,根据比重不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分级后将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将经 液体比重分级后最重级青菜种子与蛭石、水按重量比2 4 3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 的容器内,在10°C条件下放置36小时。引发完毕后用筛子将青菜种子与蛭石分离,将1000 克青菜种子倒入转速为4档的旋转式包衣机内,一边加入凹凸棒土、滑石粉、硅藻土混合粉 料(重量比为7 2 1),一边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如此反复操作,累计加入 混合粉料5000克,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1000毫升,10分钟后取出种子置于35°C干燥箱内 烘干至安全含水量后密封贮藏。实施例2配制三种比重食盐水溶液(1. 12,1. 14,1. 16),将经螺旋式清选机清选后的青菜种 子利用圆孔筛按大小分级,然后将直径约1. 2毫米左右的青菜种子按盐溶液比重大小依次 放入盐溶液中,根据比重不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分级后将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将经 液体比重分级后最重级青菜种子与蛭石、水按重量比2 4 2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 的容器内,在15°C条件下放置M小时。引发完毕后用筛子将青菜种子与蛭石分离,将500 克青菜种子倒入转速为4档的旋转式包衣机内,一边加入凹凸棒土、滑石粉、硅藻土混合粉 料(重量比为6 2 2),一边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如此反复操作,累计加入 混合粉料2500克,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500毫升,10分钟后取出种子置于35°C干燥箱内烘 干至安全含水量后密封贮藏。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种子各取出400粒进行室内发芽实验,发芽测定按国标进行, 实验温度为35°C,每个处理100粒种子,四次重复,2天统计发芽势,7天统计发芽率,结果如 下青菜种子35°C发芽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液体比重选配制不同比重食盐水溶液,将经螺旋式清选机清选后的青菜种子 利用圆孔筛按大小分级,然后将大小一致的青菜种子放入不同比重盐溶液中,根据比重不 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分级后将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2)种子引发将经液体比重分级后最重级青菜种子与引发基质、水按重量比2:4:3 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C -20°C条件下放置18-36小时。3)种子丸粒化包衣将引发完毕的青菜种子用筛子去除基质后,倒入转速为4档的旋 转式包衣机内,一边加入凹凸棒土、滑石粉、硅藻土混合粉料(重量比为7 2 1),一边加 入0. 5%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如此反复操作,10分钟后取出种子置于35°C干燥箱内烘干 至安全含水量后密封贮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菜种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基质为3#蛭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的步骤如下1)种子液体比重选配制不同比重食盐水溶液,根据比重不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2)种子引发将种子与引发基质、水按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20℃条件下放置18-36小时;3)将引发后的种子进行丸粒化包衣。利用本专利技术加工后的青菜种子具有发芽势高、出苗率高、抗逆性强、方便播种的特点,适合青菜种子精量栽培。文档编号A01C1/06GK102084741SQ200910200070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姚东伟, 李明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菜种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液体比重选:配制不同比重食盐水溶液,将经螺旋式清选机清选后的青菜种子利用圆孔筛按大小分级,然后将大小一致的青菜种子放入不同比重盐溶液中,根据比重不同将青菜种子大小分级,分级后将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2)种子引发:将经液体比重分级后最重级青菜种子与引发基质、水按重量比2∶4∶3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20℃条件下放置18-36小时。3)种子丸粒化包衣:将引发完毕的青菜种子用筛子去除基质后,倒入转速为4档的旋转式包衣机内,一边加入凹凸棒土、滑石粉、硅藻土混合粉料(重量比为7∶2∶1),一边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如此反复操作,10分钟后取出种子置于35℃干燥箱内烘干至安全含水量后密封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姚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