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甜素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914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草甜素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处方主要的重量组成比为:甘草甜素25~300,填充剂15~350,崩解剂15~250,润滑剂1~10;另外含有润湿剂或粘合剂适量。其中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立崩、超级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其中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其中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微分硅胶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还含有润湿剂或粘合剂适量,润湿剂或粘合剂为水,10~95%乙醇,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中的一种。还可选择其他具有崩解作用的崩解剂,其它具有填充作用的填充剂和其它具有润滑作用的润滑剂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应用。甘草甜素含量为每片25~300毫克,优选每片规格为含甘草甜素75mg或150m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替代注射剂和片剂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产品为口服给药剂型,其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草甜素的药物制剂,更具体地说为一种甘草甜素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
二.
技术介绍
甘草甜素为甘草经提取制成的甘草酸单钾盐,为类白色或微显淡黄色的粉末,无臭,味甜,在水中易溶,呈胶冻状,在稀醇中溶解,在无水乙醇、乙醚中微溶。具有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减轻肝细胞间质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纤维增生,降低肝硬化发生率,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对慢性迁移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较好疗效(陈业义.甘草甜素与肝炎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疗效观察.桂林医学院学报,1995,8(1),42~4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以甘草甜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有“甘草甜素片”和以甘草酸二铵为有效成分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已有多家制药厂生产甘草甜素片上市销售,每片含甘草甜素75mg、150mg,口服,一次150mg,一日2次,但片剂口服时,有效成分溶出慢,不能及时起效,结果不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片剂生产时粉尘大,所需辅料多,生产成本高;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滴注30ml(规格10ml5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一次,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注射给药,患者必须住院治疗,且患者每次注射时都很疼痛,尤其对慢性病患者及长期用药者来说,携带和使用均很不方便。故现有剂型片剂和注射液尚不能满足临床广大患者的需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替代注射剂和片剂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产品为口服给药剂型,其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有效。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新剂型、辅料和配方组成的物料优选及超微粉碎技术而制成甘草甜素分散片,克服了注射剂的使用不便和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差的种种不足,其崩解时限大大缩短,有效成分溶出快,服用后药物以液态形式存在,利于人体吸收。制成的分散片外形美观,内容物稳定性好,利于患者口服和长期贮藏,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甘草甜素的新型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草甜素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处方主要的重量组成比为甘草甜素25~300,填充剂15~350,崩解剂15~250,润滑剂1~10;另外含有润湿剂或粘合剂适量。其中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立崩、超级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其中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其中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微分硅胶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还含有润湿剂或粘合剂适量,润湿剂或粘合剂为水,10~95%乙醇,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中的一种。还可选择其他具有崩解作用的崩解剂,其它具有填充作用的填充剂和其它具有润滑作用的润滑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应用。甘草甜素含量为每片25~300毫克,优选每片规格为含甘草甜素75mg或150mg。优选出的分散片处方的重量组成比系列1为甘草甜素25~300,羧甲基淀粉钠2~10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100,微晶纤维素20~300,阿斯巴甜2~40,粘合剂适量,硬脂酸镁1~10。优选出的分散片处方的重量组成比系列2为甘草甜素25~200,乳糖50~25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50,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5~50,微晶纤维素25~200,硬脂酸镁1~8。本专利技术的分散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取配方量的甘草甜素、崩解剂、填充剂、混合均匀;用粘合剂制软材,18~24目筛制粒,湿颗粒于50~80℃干燥;18~24目筛整粒,加润滑剂,压制,得甘草甜素分散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甘草甜素分散片是在甘草甜素普通口服制剂(片剂和胶囊剂)基础上的剂型改进,由主药与特定的崩解剂及优良的赋形剂混合制粒压片而成,质量稳定,比普通口服制剂有了明显的提高。(2)吸收好,崩解和溶出是口服制剂吸收的限速过程。分散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能通过2号筛;而普通片剂、胶囊剂则在30min内崩解,因此具有普通片无法比拟的崩解和溶出性能,服用后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3)服用方便,可将其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特别适合老人及吞咽困难患者使用。(4)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合规模化大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可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按制备1000片投料计算,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甘草甜素150g,羧甲基淀粉钠21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1g,微晶纤维素209g,阿斯巴甜2,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适量,硬脂酸镁2g,共制成1000片。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取配方量的甘草甜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阿斯巴甜混合均匀;用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制软材,24目筛制粒,湿粒于50~60℃干燥;24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甘草甜素分散片,每片含甘草甜素150mg,理论片重405mg。分散均匀性取分散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能通过2号筛(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IA)实施例2按制备1000片投料计算,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甘草甜素75g,乳糖35g,微晶纤维素80g,甘露醇23g,淀粉12g,95%乙醇适量,硬脂酸镁1g,共制成1000片。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取配方量的甘草甜素、乳糖,甘露醇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用95%的乙醇制软材,24目筛制粒,湿粒于50~60℃干燥;24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用9mm冲头压片,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甘草甜素分散片,每片含甘草甜素75mg,理论片重226mg。分散均匀性取分散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能通过2号筛(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IA)实施例3按制备1000片投料计算,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甘草甜素150g,乳糖60g,微晶纤维素50g,低取代羟丙纤维素9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0g,50%乙醇适量,硬脂酸镁1g,共制成1000片。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取配方量的甘草甜素、乳糖,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用50%的乙醇制软材,30目筛制粒,湿粒于50~60℃干燥;24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用9mm冲头压片,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甘草甜素分散片,每片含甘草甜素150mg,理论片重280mg。分散均匀性取分散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能通过2号筛(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IA)实施例4按制备1000片投料计算,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甘草甜素150g,乳糖40g,微晶纤维素80g,立崩17g,95%乙醇适量,硬脂酸镁3g,共制成1000片。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取配方量的甘草甜素、乳糖,甘露醇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用95%的乙醇制软材,24目筛制粒,湿粒于50~60℃干燥;24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甘草甜素分散片,每片含甘草甜素150mg,理论片重290mg。分散均匀性取分散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能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主要的重量组成比为:甘草甜素25~300,填充剂15~350,崩解剂15~250,润滑剂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主要的重量组成比为甘草甜素25~300,填充剂15~350,崩解剂15~250,润滑剂1~10。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甜素含量为每片25~300毫克,优选每片规格为含甘草甜素75mg或150mg。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立崩、超级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5.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微分硅胶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各种组合。6.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润湿剂或粘合剂适量,润湿剂或粘合剂为水,10~95%乙醇,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中的一种。7.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甜素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分散片处方的重量组成比为甘草甜素25~300,羧甲基淀粉钠2~10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容峰陈光亮王琳琳汤继辉刘光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现代中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