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019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由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提取物5%~70%;崩解剂10%~50%;填充剂20%~80%;润滑剂0%~0.5%;粘合剂或润湿剂适量;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其中的提取物选自六味地黄提取物、知柏地黄提取物、麦味地黄提取物、杞菊地黄提取物、明目地黄提取物和桂附地黄提取物中的一种。分散片,较之普通片,既具有普通片剂的生产设备简单,便于包装、储存及运输和携带的优点,又有口服液和颗粒剂的服用方便的长处,可用水冲服,亦可直接口服,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药剂型有了长足的进步,50年代起,中药片剂、注射剂、搽剂、冲剂、涂抹剂和气雾剂等成功地用于临床;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发现了大批有效中草药和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并制成片剂、注射剂、搽剂、冲剂等;自80年代后期至今,新的剂型不断涌现,其中包括胶囊剂(含软胶囊)、颗粒剂、口服液、丸剂(含微丸、滴丸)、静脉注射乳剂和混悬剂、中药透皮制剂、中药微型胶囊等中药新剂型。目前分散片等速效制剂的研究已在中药制剂中展开,但是目前仅限于中药单一成分的研究,对于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分散片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六味地黄出自宋代医家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药材组成,具有滋补肾阴之功效,常作为治疗肾阴不足病症的基本方。目前上市销售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含软胶囊)、颗粒剂、冲剂、膏剂、口服液、丸剂(含浓缩丸、水丸)。传统六味地黄片剂为糖衣片,包衣时间长,需要辅料多,防吸潮性差,且服用剂量大(每次8片),崩解迟缓(崩解时间约为60分钟),起效慢等缺点。现有的六味地黄口服液,在贮存过程中,易产生浑浊或沉淀,易霉变,稳定性差,体积较大,储存及运输和携带都不方便。而分散片,较之普通片,既具有普通片剂的生产设备简单,便于包装、储存及运输和携带的优点,又有口服液和颗粒剂的服用方便的长处,可用水冲服,亦可直接口服,因此,本申请的研究目的是使六味地黄或及加减方片剂剂型多样化,并改变口感,为临床医师和患者,特别是吞咽困难提供更多的选择。本申请的中药分散片,加入了适量的矫味剂以改变口感,其剂量准确,尤其老人及吞咽困难患者乐于接受。因此,开发本品即六味地黄及加减方提取物分散片具有广阔的前景。三、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它服用方便,吸收好,且长期储存质量稳定。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分散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合规模化大生产。实验中以片剂的分散均匀性为考查指标,对处方中的主要组成成分如主要的填充剂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甘露醇;主要的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立崩、超级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及其配伍;主要的润湿剂或粘合剂10~95%的乙醇,2~10%聚乙烯吡咯烷酮,2~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2~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主要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微分硅胶等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崩解剂对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影响顺序是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维酮(PPV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NA);崩解剂用量由10%增至20%,其分散均匀性反而下降;(2)增加填充剂的水溶性,片剂的分散均匀性会增加。拟定分散片的填充剂为乳糖;(3)选择水、10~95%的乙醇、2~10%聚乙烯吡咯烷酮、2~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2~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润湿剂或黏合剂,对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可根据品种酌情选用。(4)不同种类及用量的崩解剂联用时,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有显著改善。对统一处方研究表明片剂的硬度越大,其崩解越慢,分散时间越长,综合考虑到片剂的脆碎度和崩解度,拟定分散片的硬度为3~4kg;由以上分析可知,影响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的主要因素为崩解剂的种类、崩解剂的用量。本专利技术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由中药提取物和辅料组成,所述提取物由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制成,所述辅料是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和10~95%乙醇,优选出的处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提取物5%~70%崩解剂10%~50%填充剂20%~80%润滑剂0%~0.5%90%的乙醇适量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其中的提取物选自六味地黄提取物、知柏地黄提取物、麦味地黄提取物、杞菊地黄提取物、明目地黄提取物或桂附地黄提取物中的一种。其中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钠)、微粉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可选择其他本领域公知的具有崩解作用的崩解剂,其它具有填充作用的填充剂和其它具有润滑作用的润滑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应用。分别采用湿法制粒压片(90%乙醇作为润湿剂)和粉末直接压片两种工艺制片,考察片剂的分散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湿法制粒与直接压片所制得的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为了控制颗粒的流动性,增加制剂的均一性,拟采用湿法制粒压片。采用湿法制粒的工艺如下(1)将各组分分别过100目筛,取提取物、崩解剂、填充剂,混合均匀;(2)用90%的乙醇制软材,18~24目筛制粒,湿粒于50~80℃干燥;(3)18~30目筛整粒,加润滑剂,压片,包薄膜衣,得所述分散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剂型新颖,具有服用方便,吸收性好,胃肠刺激更小,长期储存质量稳定,特别适合老人及吞咽困难患者使用。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合规模化大生产。六味地黄的方剂组成及提取物的制法如下1.六味地黄的处方组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以上六味,牡丹皮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山茱萸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熟地黄、山药、泽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热测)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山茱萸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热测)的清膏,与上述备用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牡丹皮挥发油,混匀,即得。处方及剂量确定参照软胶囊与丸剂标准(WS3-B-3774-98)每日3次;一次服用相当于生药材3克。制成的分散片每次服用2~4片,相当于生药材3克。2.知柏地黄的处方组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知母40g,地黄160g,黄柏40g,山茱萸(制)80g,山药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以上八味,将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取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取牡丹皮40g,山茱萸46.9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17页),以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1.30~1.35(20℃)的清膏;取山药、剩余的山茱萸及剩余的牡丹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清膏混匀,即得。处方及剂量确定参照浓缩丸标准(部颁中药07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由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提取物5%~70%崩解剂10%~50%填充剂20%~80%润滑剂0%~0.5%粘合剂或润湿剂适量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由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提取物5%~70%崩解剂10%~50%填充剂20%~80%润滑剂0%~0.5%粘合剂或润湿剂适量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提取物选自六味地黄提取物、知柏地黄提取物、麦味地黄提取物、杞菊地黄提取物、明目地黄提取物和桂附地黄提取物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淀粉及其衍生物以及处理琼脂(TAG)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微分硅胶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粘合剂或润湿剂为10~95%的乙醇,2~10%聚乙烯吡咯烷酮,2~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2~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中的一种。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提取物50~500微晶纤维素 50~150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15~400阿司巴甜2~20薄荷脑 1~10硬脂酸镁1~890%醇 适量。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味地黄或其加减方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六味地黄提取物225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97g,微晶纤维素12g,阿司巴甜11g,薄荷脑2g,硬脂酸镁2g。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容峰陈光亮王琳琳汤继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现代中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