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中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850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栓病或心脑组织缺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该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制备方法,和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具有疗效好,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剂量小等优点,适合制成各种固体和液体剂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栓病或心脑组织缺血。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该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制备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为此,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的生物黄酮具有增强毛细管作用,能用来防止细胞和组织中的氧化性损伤。目前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或含有生物黄酮作为有效成份的植物提取物已经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这样的实例有许多,如五眼果黄酮(参见CN 1139673A)、山楂黄酮(参见CN 1232031A)、板栗花黄酮(参见CN 1323797A、CN 1569869A)、异槲皮素(参见CN 1355797A)、红花黄酮(参见CN 1363684A)、大豆异黄酮(参见CN 1375492)、蒲黄黄酮(参见CN 1468859)、葛根素(参见CN 1511840A)、竹叶黄酮(参见CN 1513447A)、黄细心黄酮糖苷(参见CN 1515583)、水翁花类黄酮(参见CN 1544428)、尼泊尔鸢尾异黄酮(参见CN 1594307A)、醋柳黄酮(参见CN 1686107),等等。但是在单独使用生物黄酮时,由于生物黄酮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因而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差,导致治疗效果比较差。例如,葛根素(其化学名称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是由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能使外周血管扩张,特别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冠脉侧枝循环的开放和形成,改善缺血区的血流,改善粘滞血症、高凝血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聚集性下降,从而达到稀释血液改善微循环的目的。然而葛根素在水中溶解度小,在小鼠体内生物利用度仅为3.95%,正常人口服葛根素后72小时自粪便排出73.8%。这使得葛根素口服吸收差,而且在肠胃道吸收很差,直接造成治疗效果不佳。故而葛根素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病时,会以丙二醇为溶剂将葛根素制成注射剂静脉给药来增加生物利用度。但是葛根素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和以丙二醇为溶媒,会在临床上表现出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及腹胀、恶心等症状,限制了葛根素的应用。其他生物黄酮的单独使用也会受制于类似的生物利用度小、口服吸收差,因而也会使它们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产生困难。除了生物黄酮之外,我国利用传统中医药知识也开发出了大量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中,绞股蓝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中药名为七叶胆,其提取物——绞股蓝总皂苷也是一种常用的养心健脾、益气和血的药物。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系由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总皂苷。近二十多年来,日本和我国不少学者对绞股蓝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熟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主要药效成分为绞股蓝总皂苷。绞股蓝总皂苷具有降血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有批准上市的绞股蓝制剂了,主要有绞股蓝总皂苷片、胶囊、颗粒剂等,用于降血脂,但是其降血脂作用比较缓慢,一般需要连续服药3~6个月才能显效。另外,中国专利申请CN1475254A公开了一种以葛根总黄酮、山楂提取物和绞股蓝总皂苷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但是由于其中使用较多的物质,特别是葛根总黄酮和山楂提取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物,文献报导葛根总黄酮中3′-甲氧基葛根素具有溶血和过敏作用,故国家药品标准葛根素注射液规定其它杂质不得大于1%,由于山楂提取物和葛根总黄酮有效成分不明确,作用机理不清楚,产品质量和制剂稳定性和均一性难以控制,给产业上生产、应用带来了困难,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将中医药学的经验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结合,经过艰苦努力,惊人地发现了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组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显著协同提高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成,能够有效克服单独使用生物黄酮的生物利用度低和单独使用绞股蓝总皂苷作用缓慢的缺点,而且见效更快,生物利用度高,适合口服;另外,由于通过研究更明确了有效药物成分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无效成分,因此更容易控制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而且作用机理明确,制剂稳定性和均一性好,产品质量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获得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拆方研究和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等艰苦努力,惊人地发现了,绞股蓝总皂苷能增加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因而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的组合能够显著协同提高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获得了一种药效好、见效快、生物利用度好、毒副作用小、而且口服有效的药物。在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即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并且其包含绞股蓝总皂苷。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不含有山楂提取物,即不含有用70%乙醇对山楂进行提取的产物。更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基本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基本”指的是除了所列举的有效成分外,还可以有其他组分,但这些组分对有效成分的特性无实质上的影响。例如,基本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指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而且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作为有效成分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或全部作用,优选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起到80%以上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更优选起到90%以上的作用,更优选起到95%以上的作用,最优选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不包含其他起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例如,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由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组成,其中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生物黄酮,更具体地,其中所述的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中含生物黄酮单体成分含量为85%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更优选至少98%。另外,本专利技术也优选,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系由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总皂苷,更具体地,优选提取分离得到的提取物中含总皂苷85%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最优选以绞股蓝皂苷-A(C53H90O21)计,含总皂苷不少于97%。目前,绞股蓝总皂苷的生产与制备已经相当成熟,已经出现大量应用绞股蓝总皂苷的技术,如CN1602882A、CN1593435A等公开了绞股蓝总皂苷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不含有山楂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基本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为1~100∶100~1,优选为1~30∶30~1,更优选为1~10∶10~1,更优选为1~5∶5~1,更优选为1~3∶3~1。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选自含有糖苷配基槲皮素的糖苷生物黄酮和含有糖苷配基异黄酮的糖苷生物黄酮以及它们的衍生物。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选自槲皮甙、异槲皮甙、葛根素、黄豆甙、3’-羟基葛根素和它们的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