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力板。
技术介绍
活力板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活力板同时具有游乐性,又对使用者的身体平衡性、灵活性 得到锻炼,现有的活力板的结构是在板体的下方设有滚轮,若地面为平面,使用者锻炼时, 需要一只脚踏在板体上,另一只脚将地面向后蹬,板体在地面反作用力下向前运动,由此可 见,使用者锻炼时,另一只脚需向后蹬地面,活力板才会向前运动,在使用时相对单调,无 法更好的对身体的灵活性及平衡性进行充分的锻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力板,本技术使用更灵活,能有效的锻炼身体的 平衡性及灵活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活力板,包括长形的板体,在板体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有朝向下方的前转轴、后转 轴,在前转轴、后转轴上分别设有前滚轮座、后滚轮座,且前滚轮座、后滚轮座可分别绕前 转轴、后转轴旋转,在前滚轮座、后滚轮座上分别设有前滚轮轴、后滚轮轴,且前滚轮轴与 前转轴在水平面的投影、后滚轮轴与后转轴在水平面的投影均存在间距。在使用时,锻炼者两脚分别踏于板体的前端及后端,当锻炼者使板体前端、后端呈蛇状 左右摆动,活力板将左右摆动的力转化为向前的推力,使活力板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力板,包括长形的板体,其特征在于,在板体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有朝向下方的前转轴、后转轴,在前转轴、后转轴上分别设有前滚轮座、后滚轮座,且前滚轮座、后滚轮座可分别绕前转轴、后转轴旋转,在前滚轮座、后滚轮座上分别设有前滚轮轴、后滚轮轴,且前滚轮轴与前转轴在水平面的投影、后滚轮轴与后转轴在水平面的投影均存在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