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盆腔炎等症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649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妇女体虚气弱,带脉不约束见症,慢性盆腔炎症见症:肢体乏力、腰部酸痛重坠、少腹胀痛、赤白带下、尿频、尿涩痛等症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按照临床需要制成需要的剂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妇女体虚气弱,带脉不约束见症,慢性盆腔炎症见症肢体乏力、腰部酸痛重坠、少腹胀痛、赤白带下、尿频、尿涩痛等症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妇女体虚气弱,带脉不约束见症,慢性盆腔炎症见症肢体乏力、腰部酸痛重坠、少腹胀痛、赤白带下、尿频、尿涩痛等症是临床多见症状,中医常采取补气和血、清热利湿的手段对其进行治疗,且疗效显著。但实践中,由于许多中药具有起效慢、疗程长等缺点,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能够集药物之精华和厚放,易于溶解和吸收,疗效快,用药时间短,因此,疗效更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妇女体虚气弱,带脉不约束见症,慢性盆腔炎症见症肢体乏力、腰部酸痛重坠、少腹胀痛、赤白带下、尿频、尿涩痛等症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多种合适的制剂,该制剂起效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基本方每1000个剂量单位的制剂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250~1000份当归75~300份 赤芍25~100份丹皮25~100份 败酱草100~400份墓头回50~200份土茯苓75~300份。优选黄芪500份 当归150份 赤芍50份丹皮50份 败酱草200份 墓头回100份土茯苓150份。本专利技术衍生方a每1000个剂量单位的制剂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250~1000份当归75~300份 赤芍25~100份丹皮25~100份 败酱草100~400份墓头回50~200份土茯苓75~300份红藤75~300份 薏米仁75~300份。优选 黄芪500份 当归150份赤芍50份丹皮50份 败酱草200份 墓头回100份土茯苓150份红藤150份薏米仁150份。本专利技术衍生方b每1000个剂量单位的制剂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250~1000份当归75~300份赤芍25~100份丹皮25~100份 败酱草100~400份 墓头回50~200份土茯苓75~300份紫花地丁140.5~562份 茯苓46~184份。优选黄芪500份 当归150份赤芍50份丹皮50份 败酱草200份 墓头回100份上茯苓150份紫花地丁281份茯苓92份。以上组成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每1份可以是1克,也可以是公斤或吨,如果用克为单位,该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000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制成颗粒剂1000g等,作为颗粒剂也可以制成大包装,如100~500袋,具体可以是100袋、125袋、200袋、250袋、500袋等,每袋可作为1次服用剂量。以上组成,可制成50~1000次服用剂量的制剂,如作为颗粒剂,制成125袋,每次服用1~2袋,共可服用62.5~125次。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上述配比的中药原料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新工艺进行提取加工,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赋形剂制成适合药用的任何一种制剂形式,该制剂可以是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散剂等多种合适的剂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处方黄芪500g 当归150g 赤芍50g丹皮50g败酱草200g 墓头回100g土茯苓150g制成1000g 制备方法(1)取当归药材直接研成细粉,备用;(2)取剩余药材,加水提取2次,加水量为8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测)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8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0),干燥,得水提取物;(3)将以上活性成分合并混匀,加入阿斯巴坦5.0g、糊精300.0g,制粒,干燥,喷入香精5.0g,即得颗粒1000g。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处方黄芪500g当归150g赤芍50g丹皮50g 败酱草200g 墓头回100g土茯苓150g制成1000粒制备方法(1)取当归药材直接研成细粉,备用;(2)取剩余药材,加水提取2次,加水量为8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测)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8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0),干燥,得水提取物;(3)将以上活性成分合并混匀,干燥、按照药剂学常规技术制作成胶囊剂1000粒。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片剂的制备方法处方黄芪500g当归150g赤芍50g丹皮50g 败酱草200g 墓头回100g土茯苓150g制成1000片制备方法(1)取当归药材直接研成细粉,备用;(2)取剩余药材,加水提取2次,加水量为8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测)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8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0),干燥,得水提取物;(3)将以上活性成分合并混匀,干燥、按照药剂学常规技术制作成片剂1000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等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它由:黄芪250~1000,当归75~300,赤芍25~100,丹皮25~100,败酱草100~300,墓头回50~200,土茯苓75~300为基本方;或配以红藤75~300、薏米仁75~300;或配以紫花地丁140.5~562、茯苓46~184生成衍生方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等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它由黄芪250~1000,当归75~300,赤芍25~100,丹皮25~100,败酱草100~300,墓头回50~200,土茯苓75~300为基本方;或配以红藤75~300、薏米仁75~300;或配以紫花地丁140.5~562、茯苓46~184生成衍生方制备而成。2.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方的配比是黄芪500份,当归150份,赤芍50份,丹皮50份,败酱草200份,墓头回100份,土茯苓150份。3.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方的配比是A基本方加红藤150、薏米仁150;B基本方加紫花地丁281、茯苓92。4.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对所述中药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得到活性成分,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辅料,以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临床所需要的剂型。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上述所得提取物,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矫味剂、润滑剂,制粒,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洪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