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永斌专利>正文

万能电池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56068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其是由两个带底板的直角三角形形成的对角组合,可前后左右移动地固定在布满等距圆孔的底板上,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四边框,但形状尺寸可随意变化来固定各种规格形状的电池,通过两个可卡在边框上并可沿边框任意移动带导线正负极卡簧片,可与各种规格电极触接,形成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一个电池盒可适配各种规格形状的电池,电池可互换互用,一些低价值电器如电动玩具电筒使用手机照相机等高价值电器淘汰下来的高质量可充电电池,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减少电池消耗,方便客户使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造福社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直流供电电器的电池盒的结构普遍采用边框与底板一体,有两个或多个固定 的电极构成,只能使用特定规格的电池,而比如手机或数码相机等含电池产品,更新换代较 快,随着锂电池的大量应用,更是规格繁多,形状不一,通常每款电器产品安装有一电池盒, 而该电池盒的电极是固定,因此只能适用一款电池,造成大量其他款式高质量的可充电电 池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配各种规格形状电池的万能电池盒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其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并 可收容电池的第一、二活动组件、滑动地扣设在第一或第二活动组件上的一对扣持件、与扣 持件电性相连的导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以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二活动组件为直角三角形对角组合。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动组件均包括一支撑面、与支撑面相互垂直并向上延伸的侧 板。所述底板具有若干个散热孔,而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动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支撑面 下方并固定在散热孔内的固定柱。所述扣持件为正负极卡簧片,其中间为可卡在侧板上并可移动的凹形卡,里端折 有簧片与电池正负极触接,外端折有勾环环接导线。本技术优点是本技术可适配各种规格形状的电池,提高充电电池的使用效率,减少电池消 耗,方便客户使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造福社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和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采用第一种规格电池的俯视示意图和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采用第二种规格电池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采用第三种规格电池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0、底板;22、第一活动组件;24、第二活动组件;26、扣持件;32,34,36、电 池;40、导线;42、控制开关;44、充电头;100、散热孔;220J40、支撑面;222、侧板;224、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首先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其包括具有若干个间距相等排列的散热孔100的底板10、固定在底板10上并可收容电池 32的第一、二活动组件02、对)、滑动地扣设在第一活动组件22上的一对扣持件沈、与扣持 件沈电性相连的导线40、以及位于导线40另一端的控制开关42和充电头44。如图2-3所示,第一、二活动组件(22、24)为直角三角形对角组合并可前后左右移 动,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四边框,但形状尺寸可随意变化来固定各种规格形状的电池,第一活 动组件22包括一支撑面220、与支撑面220相互垂直并向上延伸的侧板222、以及位于支撑 面220下方并固定在散热孔100内的固定柱224,而第二活动组件M也包括一支撑面对0、 与支撑面240相互垂直并向上延伸的侧板(未标号)、以及位于支撑面240下方并固定在散 热孔100内的固定柱(未标号),其中扣持件沈可卡在侧板222上并可沿侧板222任意移 动,本实施例中其优选为正负极卡簧片,其中间为凹形卡可卡在侧板222上并可移动,里端 折有簧片与电池32正负极触接,外端折有勾环环接正负极导线40,形成供电回路或充电回 路。如图3-5,由于第一、二活动组件(22、24)和扣持件沈均可以活动,可满足A、B、C 不同规格的电池(34、36)充电或放电使用,极大方便使用。在实际应用时,任何含电池盒的产品的生产商,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厂商、玩具厂 商等,只要在产品内安装有本技术的万能电池盒结构,该产品因电极可活动就可以使 用不同规格的电池,方便用户使用,提高充电电池的使用效率,减少电池消耗,节约资源,减 少环境污染造福社会。权利要求1.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10)、固定在底板(10)上并可收容 电池(3 的第一、二活动组件(22、24)、滑动地扣设在第一或第二活动组件(22、24)上的一 对扣持件(26)、与扣持件(26)电性相连的导线(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电池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活动组件02、 24)为直角三角形对角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万能电池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动组 件(22、24)均包括一支撑面(220、240)、与支撑面(220J40)相互垂直并向上延伸的侧板 (2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能电池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具有若干个散 热孔(100),而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动组件(22、24)进一步包括位于支撑面(220440)下方并 固定在散热孔(100)内的固定柱O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万能电池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件06)为正负 极卡簧片,其中间为可卡在侧板上并可移动的凹形卡,里端折有簧片与电池(3 正负极触 接,外端折有勾环环接导线GO)。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其是由两个带底板的直角三角形形成的对角组合,可前后左右移动地固定在布满等距圆孔的底板上,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四边框,但形状尺寸可随意变化来固定各种规格形状的电池,通过两个可卡在边框上并可沿边框任意移动带导线正负极卡簧片,可与各种规格电极触接,形成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采用本技术可实现一个电池盒可适配各种规格形状的电池,电池可互换互用,一些低价值电器如电动玩具电筒使用手机照相机等高价值电器淘汰下来的高质量可充电电池,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减少电池消耗,方便客户使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造福社会。文档编号H01M2/10GK201904389SQ20102067184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常永斌 申请人:常永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能电池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10)、固定在底板(10)上并可收容电池(32)的第一、二活动组件(22、24)、滑动地扣设在第一或第二活动组件(22、24)上的一对扣持件(26)、与扣持件(26)电性相连的导线(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永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