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147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上设置有复数个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内嵌装有一插接端子,该复数个插接端子中,由部分相邻端子依次电连接组成第一端子组,且第一端子组内其中一端子的尾端与一电缆电连接;剩下的端子依次电连接组成第二端子组,且第二端子组内其中一端子的尾端与另一电缆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壳体内相应的端子依次电连接,而分别组合成两个端子组,只要将该两端子组分别与两主电缆电连接即可,而不再需要将主电缆细分出与各端子对应的细电缆,从而省去了细分主电缆的工序,简化了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组装工序,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组装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 省去细分主电缆的工序,组装简单方便的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
技术介绍
习知之PC电源插接连接器的结构可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由壳体 10'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复数个插接端子20'组成,通常该壳体10'上设置有复数个并列整齐排布的插接头ir ,各插接头ii'之间保持有便于配装的间隙,该复数个端子20'分别嵌装于每个插接头ll'内,而且每个端子 20'之间为分离结构,并无电连接关系。因此,对应于与端子电连接的电 缆30'而言,则需要分成复数根细电缆,以分别与相应的端子20'电连接。 而实际上,这复数根细电缆30'系由两根主电缆细分出来的,这两根主电 缆分别连接于电源上的正极和负极。由此,实际生产组装连接电缆与连接器的过程中,需要先将两根主电 缆分出复数根细电缆,然后再将该复数根细电缆与对应的复数个端子电连 接。然而,实践证明,此种需要细分电缆的组装方式,十分繁琐,费时, 以至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需要,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其省去了细分主电缆的工序,而直接将两 主电缆与连接器连接,具有组装简单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上设置有复数个并 列整齐排布的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内嵌装有一插接端子,该复数个插接端 子中,由部分相邻端子依次电连接组成第一端子组,且第一端子组内其中 一端子的尾端与一电缆电连接;剩下的端子依次电连接组成第二端子组, 且第二端子组内其中一端子的尾端与另一电缆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与电缆之间为刺破式连接,即于相应之端子尾端上设置有u形刺破槽,该电缆嵌装于该u形刺破槽内,该u形剌破槽剌破电缆表皮后与电缆内的导线电性接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依次电连接的端子之间为紧插式连接,即于 其中一端子侧面上设置有一延伸臂,对应于另一端子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槽 位,该延伸臂刚性嵌插于该槽位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具有六个插接头,该六个插接头分两排 并列分布,其中第一排插接头中横向相邻之三个插接头内的端子依次电连 接,第二排插接头中横向相邻的三个插接头内的端子依次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具有八个插接头,该八个插接头分两 排并列分布,其中第一排插接头横向相邻之三个插接头内的端子依次电连 接,第二排插接头中横向相邻之四个插接头以及第一排插接头的最后一个 插接头内的端子依次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具有十个插接头,该十个插接头分两 排并列分布,其中第一排插接头横向相邻之四个插接头内的端子依次电连接,第二排插接头中横向相邻之五个插接头以及第一排插接头的最后一个 插接头内的端子依次电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壳体内相 应的端子依次电连接,而分别组合成与主电缆相对应的两个端子组,只要 将该两端子组分别与两主电缆电连接即可,而不再需要将主电缆进行细分 出与各端子对应的细电缆,从而省去了细分主电缆的工序,简化了电缆与 连接器之间的组装工序,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组装生产成本和材 料成本,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之PC电源输出端连接器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图3是本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4是图3的正视图5是图3的侧视图6是图3的内部结构示图7是图6的正视图8是本技术之第二种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9是图8的正视图IO是本技术之第三种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11是图10的正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壳体 11'、插接头20'、端子10、 壳体11、 第一排插接头 21、第一端子组 20a、端子24、延伸臂 31、第一电缆30'、电缆10a、插接头12、第二排插接头22、 第二端子组23、 U形刺破槽 25、槽位32、第二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3至图7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第一端子组21、第二端子组22、第一电缆31和第二电缆32。 其中,该壳体10上设置有六个插接头10a,该六个插接头10a分第一排 插接头11和第二排插接头12两排并列排布,且每排由三个插接头10a组成。该第一端子组21由三个端子20a依次电连接组合而成,且每个端子20a 对应地嵌装于前述第一排插接头ll内。三个端子20a中右侧的端子20a尾端 设置有U形刺破槽23,该第一电缆31嵌装于该U形刺破槽23内,U形剌破槽23 刺破第一电缆31表皮后与第一电缆31内的导线电性接触。该第二端子组22同样由三个端子20a依次电连接组合而成,且每个端子 20a对应地嵌装于前述第二排插接头12内。三个端子20a之中间的端子尾端 设置有U形刺破槽23,该第二电缆32嵌装于该U形剌破槽23内,U形刺破槽23 刺破第二电缆32表皮后与第二电缆32内的导线电性接触。间最好为紧插式连接,即于其中一端子侧 面上设置有一延伸臂24,对应于另一端子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槽位25,该延 伸臂24刚性嵌插于该槽位25内,形成紧插式电连接。参照图8和图9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 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壳体10上设置的插接头10a为八个, 对应的端子20a亦为八个,第一排插接头11和第二排插接头12则分别由四个 插接头10a组成。对应之第一端子组21仍由三个端子20a依次电连接组合而成,且每个端 子20a对应地嵌装于第一排插接头l 1内。而对应之第二端子组21则由剩下的五个端子20a依次电连接组合而成, 其中四个端子20a分别嵌装于第二排插接头12内,第五个端子20a则嵌装于 前述第一排插接头ll空余的插接头10a内。参照图IO和图1 l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三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 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壳体10上设置的插接头10a为十 个,对应的端子20a亦为十个,第一排插接头11和第二排插接头12则分别由 五个插接头10a组成。对应之第一端子组21由四个端子20a依次电连接组合而成,且每个端子 20a对应地嵌装于第一排插接头l 1内。而对应之第二端子组22则由剩下的六个端子20a依次电连接组合而成, 其中五个端子20a分别嵌装于第二排插接头12内,第六个端子20a则嵌装于 前述第 一排插接头11空余的插接头10a内。本技术的重点在于,通过将壳体内相应的端子20a依次电连接,而 分别组合成与主电缆31、 32相对应的两个端子组21、 22,只要将该两端子组21、 22分别与两主电缆31、 32电连接即可,而不再需要将主电缆31、 32 进行细分出与各端子20a对应的细电缆,从而省去了细分主电缆的工序,简 化了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组装工序,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组装生 产成本和材料成本,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种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的较佳实施 例而己,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电源输出端插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上设置有复数个并列整齐排布的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内嵌装有一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插接端子中,由部分相邻端子依次电连接组成第一端子组,且第一端子组内其中一端子的尾端与一电缆电连接;剩下的端子依次电连接组成第二端子组,且第二端子组内其中一端子的尾端与另一电缆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应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捷仕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