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茜专利>正文

鸡血藤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157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补血,活血,舒筋通络功能,用于治疗贫血衰弱,病后、产后血虚及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等病症的药物鸡血藤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药材鸡血藤经过提取制得提取物,将鸡血藤提取物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生物利用度高,药品稳定性好,药物体积小,服用携带方便。具有崩解溶散快,溶出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等特点,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制药
,特别涉及一种鸡血藤滴丸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鸡血藤,别名为三叶鸡血藤、猪血藤、血风藤等,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其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风湿痹痛等症。现代专著《现代实用中药》对其所治描述“为强壮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神经麻痹症”。临床中应用鸡血藤来治疗妇女贫血,血虚萎黄等。妇女产后常出现关节,腰,肢体,足跟痛楚、麻木、甚至疼痛等症状。中医统称为产后身痛。现在临床应用鸡血藤来治疗这些疾病,起到了迅速消除产后腰膝酸痛的治疗效果。鸡血藤可舒筋通络并“壮筋骨,止酸痛”,常用于风湿痹症、肢体麻木或跌打损伤。临床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属精血不足和体质偏衰证型患者,取得明显的疗效。鸡血藤集益气、活血、补血、散瘀止痛多种功效于一身,既能调补兼济,使气血通畅,营运平衡;又能调节内分泌,散瘀调经,从而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止痛效果。临床上用于治疗贫血衰弱,病后、产后血虚及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等病症。目前市场上鸡血藤的口服制剂有片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由于常规片剂、胶囊剂制备工艺技术所具有的特点,使得这类口服制剂存在崩解时限长,吸收差,起效慢,生物利用度较低,从而影响药效的充分发挥。上述制剂在储存期间易于裂片、变色、吸潮、发霉等,质量不稳定。糖浆剂含糖量较高,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服用,且运输携带不便;颗粒剂服用不便,且易吸潮。本专利技术的鸡血藤滴丸克服了其不足之处,具有服用剂量小,崩解溶散快,溶出度高,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性好,快速释药,快速显效的特点,可以舌下含服,也可吞服,起效比片剂、胶囊剂更快,携带和服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制剂工艺简单,生产车间无粉尘,使用辅料种类少,生产过程短,质量稳定,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制剂—鸡血藤滴丸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鸡血藤滴丸具有补血,活血,舒筋通络之功能。用于治疗贫血衰弱,病后、产后血虚及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等病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采用中药材鸡血藤经过提取制得提取物,将鸡血藤提取物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各成分的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滴丸基质=1∶1~1∶5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方法一取鸡血藤,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第一次为7~9倍量,第二次为5~6倍量,煎煮时间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20℃)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将浸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取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按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滴丸基质=1∶1~1∶5的比例,加入到已熔融的滴丸基质中(85~90℃),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或其它滴丸冷却剂中(1~5℃),分离滴丸,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方法二取鸡血藤,加入60%~80%乙醇,加入量为第一次6~8倍量,第二次5~6倍量,加热回流2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浸膏,将浸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取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按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滴丸基质=1∶1~1∶5的比例,加入到已熔融的滴丸基质中(85~90℃),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或其它滴丸冷却剂中(1~5℃),分离滴丸,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滴丸,其主要特点是1.药物快速溶出,溶出度高,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鸡血藤滴丸是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药物与滴丸基质熔融后使药物均匀分散在基质中,通过滴制和骤冷凝固,使药物以分子状态或极细的晶体状态分散于基质中,有利于人体吸收,迅速发挥疗效,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2.药物稳定性好。滴丸制剂由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合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却液中制成,与空气接触面积减少,不易氧化,基质为非水物,不易引起药物水解,使药物的稳定性增加,从而保证了药品质量。3.增加了给药方式,鸡血藤滴丸既可吞服,又可含服,便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如采用舌下含化给药,与唾液接触后迅速溶化,由口腔黏膜吸收,不经胃肠道和肝脏直接进入循环系统,不仅避免了肝肠首过作用,而且达到了起效迅速,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的目的。4.滴丸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5.滴丸剂的主要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均是在液态下进行,减少了粉尘污染,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保,有利于GMP管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可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受实施例限制。实施例一取鸡血藤2000g,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第一次为8倍量,第二次为6倍量,煎煮时间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20℃)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将浸膏真空干燥得提取物。取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按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聚乙二醇6000=1∶3的比例,加入到已熔融的基质中(87℃),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冷却剂中(3℃),分离滴丸,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实施例二取鸡血藤1000g,加入70%乙醇,加入量为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加热回流2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浸膏,将浸膏真空干燥得提取物。取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按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混合基质=1∶2的比例(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按1∶0.2的配方),加入到已熔融的混合基质中(85℃),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或其它滴丸冷却剂中(3℃),分离滴丸,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实施例三本实施例通过鸡血藤提取物与不同基质配方,考察圆整度、丸重差异、硬度、溶散时间等指标,以确定提取物与单一或混合基质的重量比。鸡血藤提取物与不同基质配方试验(提取物均为1份) 注1.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冷却温度为1~5℃;药料保温及滴头温度为85~90℃;滴速为30~50粒/分钟。2.以上结果表明,4~11号试验各项指标都好,即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1~1∶5时可顺利滴制。但考虑到服用剂量等因素,优选配比为4、6、8、10号试验,即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1~1∶2。权利要求1.一种鸡血藤滴丸,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药材鸡血藤经过提取制得提取物,将鸡血藤提取物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各成分的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滴丸基质=1∶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血藤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丸基质为聚乙二醇类、羧甲基淀粉钠、泊洛沙姆,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硬脂酸钠、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中的一种或数种配伍,各配伍成分的含量均不等于零。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鸡血藤滴丸,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方法一取鸡血藤,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搅拌均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将浸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取提取物,粉碎,过筛。按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滴丸基质=1∶1~1∶5的比例,加入到已熔融的滴丸基质中,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或其它冷却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鸡血藤滴丸,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药材鸡血藤经过提取制得提取物,将鸡血藤提取物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各成分的重量比为:鸡血藤提取物∶滴丸基质=1∶1~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茜滕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陈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