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971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包括有圆形筒体和角钢支腿,所述的圆形筒体由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组成,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通过角钢支腿连接,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的底部均设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使油脂脱溶效果更好,提高了油脂的脱溶质量和产量;2.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稳定,此设备具有结构更加合理,操作更加简便,节省设备材料用量,水的消耗量减少,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土地占用等;3.在上层筒体上设置有浮球阀接口和浮球式液位接口,下层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和放净口,保证水在液环泵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液环泵的真空效果更加理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箱,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 式循环水箱。
技术介绍
在油脂精炼的水化脱胶及磷脂干燥加工过程中,要大量使用真空系统,以保持薄 膜蒸发器内的真空和温度。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物料得以完成蒸发干燥。一般常用 的真空系统,所配套的水箱和汽水回收箱都是分体式结构,二台设备单独配制,在真空泵的 运行过程中,相互之间控制步骤复杂,二台设备距离较远,阻碍真空泵的正常运转,使得其 运转故障增加,甚至影响薄膜蒸发器无法运转,直接影响油脂精炼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油脂精 炼加工过程中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其结构更加合理,操作更加简便,节 省了设备材料用量,水的消耗量减少,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了土地占用。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 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形筒体和角钢支腿,所述的圆形筒体由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组 成,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通过角钢支腿连接,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的底部均设有底板。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上层筒体上还设置有浮球阀接口、浮球式液位接口、出水口和 角钢圈,其中浮球阀接口距离上层筒体的顶部150mm,浮球式液位接口有2个,其分别位于 距离上层筒体的顶部150mm和底部150mm处,出水口距离上层筒体的底部50mm,角钢圈位于 上层筒体的顶部。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下层筒体上还设置有溢流口、放净口和支撑筋板,其中放净口 位于溢流口的下方,溢流口与放净口的距离为620mm,放净口距离下层筒体的底部70mm,支 撑筋板位于下层筒体的底部,沿下层筒体的底部均勻分布有8个。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角钢支腿有4个,其分别位于圆形筒体纵向投影的四个相互 呈90度处。本技术由下层筒体的底板和角钢支腿支撑,使得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有机地 组合在一起,平稳可靠地放置在地面上。本技术可以在油脂精炼的水化脱胶及磷脂干燥加工过程中,使真空系统水的 消耗量减少,水箱和汽水回收箱进行最佳配合,使得液环泵真空保持稳定,提高油脂的脱溶 质量,在脱溶过程中采用真空脱溶,避免油脂中氧气对油脂的深度接触,从而保证了脱溶油 脂的稳定性,是一种先进的保持液环泵真空的配套设备。本技术的优点是1.为油脂精炼的水化脱胶及磷脂干燥工艺使用的真空系统提供一种高效、节能 的新型设备,使油脂脱溶效果更好,提高了油脂的脱溶质量和产量;2.将原水箱改为上层筒体,汽水回收箱改为下层筒体组合在一起,使二台设备紧 密配合,以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稳定,此设备具有结构更加合理,操作更加简便,节省设备材 料用量,水的消耗量减少,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土地占用等;3.在上层筒体上设置有浮球阀接口和浮球式液位接口,下层筒体上设置有溢流 口和放净口,保证水在液环泵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液环泵的真空效果更加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 新型包括有下层筒体的底板1、支撑筋板2、下层筒体3、角钢支腿4、上层筒体的底板5、上层 筒体6、角钢圈604,其中底板1和底板5为圆形底板,支撑筋板2、下层筒体3和角钢支腿4 都焊接在底板1上,上层筒体6位于下层筒体3的正上方,上层筒体6焊接在底板5上,上 层筒体6焊接在角钢支腿4的上部,角钢圈604焊接在上层筒体6的顶部。所述的上层筒体上还设置有浮球阀接口、浮球式液位接口 602、出水口 603和角钢 圈604,其中浮球阀接口 601距离上层筒体6的顶部150mm,浮球式液位接口 602有2个,其 分别位于距离上层筒体6的顶部150mm和底部150mm处,出水口 603距离上层筒体6的底 部50mm,角钢圈604位于上层筒体6的顶部。所述的下层筒体上还设置有溢流口 301、放净口 302和支撑筋板2,其中放净口位 于溢流口的下方,溢流口与放净口的距离为620mm,放净口距离下层筒体3的底部70mm,支 撑筋板2位于下层筒体的底部,沿下层筒体的底部均勻分布有8个。所述的角钢支腿位于圆形筒体纵向投影的不同的四个相互呈90度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工艺过程作一简单叙述。参见图1,自来水经上层筒体的顶部进入,在上层筒体内储存,通过浮球阀和浮球 式液位器控制水的液位高度,上层筒体的出水口与液环泵的进口相连,水通过液环泵后,经 过下层筒体的顶部流入到下层筒体内,水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下层筒体上部的溢 流口流入下一工段循环使用,污水通过下层筒体底部的放净口流入排污沟内。本组合式循环水箱是一个直立的,带有上下二层的圆形筒体,上下二层通过角钢 支腿焊接连接起来,使得二台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平稳可靠地放置在地面上。权利要求1.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形筒体和角钢支腿 (4),所述的圆形筒体由上层筒体(6)和下层筒体(3)组成,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通过角钢 支腿连接,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的底部均设有底板。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层筒体(6 )上还设置有浮球阀接口( 601)、浮球式液位接口( 602 )、出水口( 603 )和角钢圈 (604),其中浮球阀接口(601)距离上层筒体(6)的顶部150mm,浮球式液位接口(602)有2 个,其分别位于距离上层筒体(6)的顶部150mm和底部150mm处,出水口(603)距离上层筒 体(6)的底部50mm,角钢圈(604)位于上层筒体(6)的顶部。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下层筒体上还设置有溢流口(301)、放净口(302)和支撑筋板(2),其中放净口位于溢 流口的下方,溢流口与放净口的距离为620mm,放净口距离下层筒体(3 )的底部70mm,支撑 筋板(2)位于下层筒体的底部,沿下层筒体的底部均勻分布有8个。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角钢支腿有4个,其分别位于圆形筒体纵向投影的四个相互呈90度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包括有圆形筒体和角钢支腿,所述的圆形筒体由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组成,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通过角钢支腿连接,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的底部均设有底板。本技术的优点是1.使油脂脱溶效果更好,提高了油脂的脱溶质量和产量;2.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稳定,此设备具有结构更加合理,操作更加简便,节省设备材料用量,水的消耗量减少,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土地占用等;3.在上层筒体上设置有浮球阀接口和浮球式液位接口,下层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和放净口,保证水在液环泵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液环泵的真空效果更加理想。文档编号B65D8/04GK201882322SQ20102065909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易宇瑛, 许道英, 高建农 申请人:武汉皇冠友谊油脂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保持液环泵真空的组合式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形筒体和角钢支腿(4),所述的圆形筒体由上层筒体(6)和下层筒体(3)组成,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通过角钢支腿连接,上层筒体和下层筒体的底部均设有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宇瑛高建农许道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皇冠友谊油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