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阳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904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是由羊耳菊3~5份、穿心莲1~2份和石膏2~4份制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疗效显著、见效快,可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等先进技术富集有效成分,具有组方精简,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等特点。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价廉的中成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制药的

技术介绍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四季可发,尤以冬春季多发,发病率高。且近年由于感冒病毒株的变异,以及城乡空气污染、城市化带来的运动缺少、工作繁忙致人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据统计,成年人每年要患感冒3~4次,儿童则多达6次以上。职工缺勤的36%、学生病假的67%均是由感冒造成的,感冒对孕妇、老人和儿童造成的危害也很大。我国每年约有75%的人至少患一次感冒,1998年门诊病例的20~30%是因感冒而就医,加上自购药物治疗者,全国估计不下10亿人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感冒的人数至少在200万以上,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控制感冒的发生,减轻感冒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医药学界十分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而研制开发治疗感冒疾病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另据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及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统计,目前我国常见病症自我药疗比例最高的是感冒药,为89.6%,高出第二名30个百分点。这种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据估计,我国每年的感冒药销售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本病属中医感冒范畴。现代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或触冒时行之气,或风寒暑湿等六淫之邪挟时行之气侵入人体而发病。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因冬春季节鼻腔咽喉部血管收缩,粘膜干燥,细胞破裂,抗体水平下降。一般先出现恶寒发热等卫表之症,此乃卫阳被遏,营卫失和,正邪相争所致。外邪犯肺,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等症;邪犯经络则全身酸痛;邪气上扰则头痛。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肺卫,以表证为主,尚易解散;若年老体弱者,则易由表入里,使症状加重,或变生它病。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过去主要是按辨证分型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近10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仅沿袭传统的辨证分型论治方法,远远解决不了临床上所出现的复杂多变的问题,只有以辨证分型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上呼吸道感染西医虽有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及人体白细胞干扰素等,但尚无理想效果。中医药在防治感冒上确有所长,如今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通治感冒已成为发展趋势。另外,风热型和热盛型感冒有增多的趋势,这与近年来感冒病毒型、株变异和城乡空气污染使人体抵抗力降低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运动缺少,工作繁忙有关,因此加强对其防治的研究,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中药,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制剂技术,以药效学试验为基础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羊耳菊、穿心莲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分离纯化,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富集,总固体物明显降低,克服了成品易吸潮,日服用量大,贮藏不便,质量不易控制,稳定性差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组份计算,是由羊耳菊3~5份、穿心莲1~2份和石膏2~4份制成的。具体地说,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是由羊耳菊4份、穿心莲2份和石膏3份制成的。所述的中药制剂为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本专利技术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羊耳菊、穿心莲和石膏,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不同的制剂。另一种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羊耳菊、穿心莲和石膏,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80%,混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不同的制剂。再一种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三味药材,将羊耳菊和穿心莲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80%,混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用40~9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或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提取物;石膏加水煎煮,浓缩,干燥,得提取物;合并两种提取物,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不同的制剂。其制备方法还可以为按比例称取三味药材,羊耳菊、穿心莲分别加水煎煮提取,浓缩,用乙醇沉淀处理,回收乙醇;水溶液分别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分别得羊耳菊、穿心莲提取物;石膏加水煎煮,浓缩,干燥,得提取物;合并三种提取物,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不同的制剂。上述方法的具体过程为按比例称取三味药材,羊耳菊、穿心莲分别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80%,混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水溶液分别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40~9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减压真空干燥或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分别得羊耳菊、穿心莲提取物;石膏加水煎煮,浓缩,干燥,得提取物;合并三种提取物,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制备成颗粒剂,或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本专利技术处方由羊耳菊、穿心莲和石膏三味药组成,其中羊耳菊性辛,味微苦。散风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疼痛,痈疮疔毒,乳痈。《贵州中药资源》清热,补虚,除痰定喘。《中国民族药志》记载苗族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牙龈炎、乳腺炎。瑶族祛风消肿、行气止痛、散寒解表。彝族清热泻火。用于牙痛、泌尿道感染。壮族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疼痛,痈疮疔毒,乳痈。傣族用于小儿发烧。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均有较好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咽、关节炎等。穿心莲性味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心莲有较明显抗菌、抗病毒作用。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用于壮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疮疡不敛。《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解肌发汗;止消渴,咽热。”《本草衍义补遗》“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又入手太阴少阳,而可为三经之主者。”《本草经疏》“石膏本解实热,祛暑气,散邪热,止渴除烦之要药。”本专利技术根据外感发热,系由六淫之邪侵袭肌表,邪正相争,营卫失和,阳盛于外,初起邪在卫表的病因病机,以及针对外感风热之实证,以疏风解表,清热驱邪为组方之法,以性味辛凉的羊耳菊为君,用之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穿心莲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疏散肺经风热毒邪,清利咽喉,散上焦之风热,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毒,用之为臣;石膏辛甘大寒,其辛可解肌出汗,其甘可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寒能清肺热,而肺与皮毛相合为佐药。诸药配合,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效。本专利技术制剂的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是由羊耳菊3~5份、穿心莲1~2份和石膏2~4份制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林王爱民兰燕宇李勇军何迅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