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抗菌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疗效更好、更加方便的药物,由所述中药组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物制剂为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软胶囊剂、口服泡腾片。
Medicine for treating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has obvious antipyretic,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 and can be used for treating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convenient for clinical medicin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made of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excipients,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for oral liquid, granules, tablets, capsules, pills, soft capsules, oral effervescent tabl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以中药升麻、生姜、射干和陈皮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属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hild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CAURI)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在冬春干燥季节多发。现代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主要致病的因素,其中病毒和细菌感染约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5%以上,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本病伴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有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恶心、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病程较短,但若不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易转变为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脑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的伤风,伤寒范畴,小儿伤风具有“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的特点。当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时,六淫邪气或疠气容易乘虚侵袭,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致使卫表调节失司,卫阳受遏,肺气失宣,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可见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病因为内因(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和外因(六淫邪气或疠气的侵袭)的综合。小儿乃“纯阳之体”,寒邪袭表易入里化热,出现咽干、口渴、烦躁、便干尿赤等里热炽盛之证,形成表寒里热证,治疗宜采用辛温解表和清热解毒。目前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大多采取对症处理、去因治疗和支持疗法。以充分休息,保持通风、良好的周围环境,重视一般护理,预防并发症为主。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核苷类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拉米夫定、齐多夫定等)和非核苷类抗病毒药(干扰素、金刚烷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起效快但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但不作为常规推荐用药,若为病毒感染所致者,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必须避免滥用。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积极降温,可以头部冷敷,或安乃近滴鼻,或小儿解热栓肛门塞入,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等。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中成药,代表性品种包括小儿翅鞘清热颗粒、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舒颗粒、午时茶颗粒等。每年冬春季节,天气普遍比较寒冷和干燥,受到近年来雾霾等恶劣天气、儿童体质较差、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发病急,易转化,危害性较大。目前专门用于治疗该疾病西药和中成药品种还非常短缺,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本处方由源于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之“升麻汤”,原书描述为:升麻,生姜,射干各2两,橘皮1两。取上四味,以水六升,蒸取两升,去渣,分三服。治小儿喉痛,若毒气盛,便咽塞,并主大人咽喉不利方。后该处方又收录于清朝谈金章《诚书》卷六之“千金升麻散”,原书描述为:升麻3钱,射干3钱,姜3钱,橘皮1钱(有方加大黄),水煎服,主治热毒喉痛、咽塞。现代研究表明,升麻中含有三萜及其苷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生姜中含有挥发油、姜辣素等化学成分,射干中主要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陈皮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都是处方发挥疗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在常规的水煎煮过程中往往提取率较低或损失严重,大大降低了处方的疗效,而且汤剂的小儿临床顺应性较差。为了更好地体现现代中药安全、有效、可控的特点,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本处方中,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茎。升麻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升麻善治阴阳毒,起到清利咽喉、解肌发表、解毒排脓的作用,能解毒,清咽喉而排脓血。生姜是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属辛温解表药。归肺、脾、胃经,多用于风寒感冒,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射干是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或川射干IristectorumMaxim.的干燥根茎,具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散血消肿的功能,适用于咽喉肿痛、痰咳气喘等症,为治疗喉痹咽痛之要药。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eBlane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根据前面的分析,将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功能主治归纳为:温阳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证,症见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痰盛咳嗽、脘腹胀满等。综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疾病,目前化药治疗多针对外部病源进行治疗,忽视了小儿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的内因,疗效往往欠佳。本处方源于经典古籍,疗效确切,但制备方法与主要药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不吻合,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将为本处方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疗效创造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升麻2份,生姜2份,射干2份,陈皮1份,或升麻3份,生姜3份,射干3份,陈皮1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处方用量称取药材,采用10-20倍水提取挥发油1-5小时,挥发油分离后,备用;2)将步骤1所得水提液温度控制为50-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备用;3)将步骤1所得药渣继续加6-20倍10%-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1-3h,减压浓缩所得提取液,温度控制为50-75℃,至相对密度1.10~1.30,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混合均匀;5)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和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该药物包括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的制剂中,剂型为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软胶囊剂、口服泡腾片。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采用制药领域的常规方法,使用常规的药用载体,制备得到通过各种途径给药的所需制剂。例如采用一般方法将4)浸膏均匀混合后,与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药剂学上常用的载体或辅料混合,然后制成各种所需的剂型。所述的载体或辅料例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稀释剂、润滑剂、湿润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乳化剂、消泡剂、防腐剂、甜味剂、芳香剂等。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升麻2份,生姜2份,射干2份,陈皮1份,或升麻3份,生姜3份,射干3份,陈皮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升麻2份,生姜2份,射干2份,陈皮1份,或升麻3份,生姜3份,射干3份,陈皮1份。2.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处方用量称取药材,采用10-20倍水提取挥发油1-5小时,挥发油分离后,备用;2)将步骤1所得水提液温度控制为50-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备用;3)将步骤1所得药渣继续加6-20倍10%-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1-3h,减压浓缩所得提取液,温度控制为50-75℃,至相对密度1.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成旺,任涛,申秀萍,张铁军,侯文彬,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