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亮专利>正文

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8828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控制柜、过滤器、温控阀、疏水器及底座组成,其特征是:换热器和循环水泵设置在同一底座上,蒸汽进汽管经温控阀后接换热器进汽口,回水总管接循环水泵加压后由出水总管再接换热器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接供热出水管,出水总管上设有安全阀接口与安全阀连接,控制柜内设有供热全自动控制器和触摸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集成型、智能化设计,占地小,换热高效,能耗低,安装、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用于各类集中供热系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具体地说是---种与蒸汽进行间接换热的全 自动高效换热设备。2
技术介绍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以蒸汽为传热介质,温度高,传热系数大,可减小换 热设备的换热面积,降低设备费用。而现有技术的蒸汽换热设备往往只是将换 热器、循环水泵、过滤器、阀门等用管道连接起来,设备占地大,运行费用高, 自动化程度低,需配备有专业运行人员实时监护,达不到全自动、无人值守的 控制要求,且水泵噪声大,能耗高,设备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型的全自动高效 换热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是 由换热器、循环水泵、控制柜、过滤器、温控阀、疏水器及底座组成,换热器 和循环水泵设置在同-底座上,蒸汽进汽管经温控阀后接换热器进汽口,换热 器疏水口经疏水器后由疏水管排出,供热回水管经过滤器后由回水口接回水总 管,回水总管接循环水泵加压后由出水总管再接换热器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 接供热出水管,在换热器最高点上设有排气口,并装设有fi动排气阀,回水总 管上还设补水口与补水管连接,出水总管上设有安全阀接口与安全阀连接,在 供热出水管上装设有远传压力表、温控传感器和温度表,回水总管上装有压力3传感器和温度表,出水总管上装有远传压力表,蒸汽进汽管卜:装有压力表和温 度表,疏水管上装有温度表,并设有室外温度传感器,循环水泵、温控阀.、压 力传感器、远传压力表、温控传感器及室外温度传感器接线到控制柜,控制柜 内设有供热全自动控制器和触摸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集成型、智能化设计,占地小,换热高效, 能耗低,安装、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用于各类集中供热系统。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优选实施例); 附图3为本技术的布置图(优选实施例)。图111, 1、换热器,2、循环水泵,3、控制柜,4、供热回水管,5、过滤器, 6、回水总管,7、补水管,8、压力传感器,9、温度表,10、安全阀,ir、远 传压力表,12、出水总管,13、 fi动排气阀,14、远传压力表,15、温控传感 器,16、温度表,17、供热出水管,18、蒸汽进汽管,19、温控阀,20、压力 表,21、温度表,22、温度表,23、疏水管,24、疏水器,25、底座,26、室 外温度传感器,101、换热器进汽口, 102、换热器出水口, 103、排气口,亂 换热器进水口, 105、换热器疏水口, 301、供热全自动控制器,302、触摸屏, 601、回水口, 602、补水口, 1201、安全阀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附图1 3对本技术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是由换热器(l)、循 环水泵(2)、控制柜(3)、过滤器(5)、温控阀(19)、疏水器(24)及底座(25)组成, 换热器(1)和循环水泵(2)设置在同一底座(25)上,蒸汽进汽管(18)经温控阀(19)后接换热器进汽口 (101),换热器疏水口 (105)经疏水器(24)后由疏水管(23)排 出,供热回水管(4)经过滤器(5)后由回水口(601)接回水总管(6),回水总管(6) 接循环水泵(2)加压后由出水总管(12)再接换热器进水口 (104),换热器出水l二l (102)接供热出水管(17),在换热器(1)最高点上设有排气口(:103),并装设有自 动排气阀(13),回水总管(6)上还设补水口 (602)与补水管(7)连接,出水总管(12 上设有安全阀接口 (匿)与安全阀(IO)连接,在供热出水管(17)上装设有远传 压力表(14)、温控传感器(15)和温度表(16),回水总管(6)上装有压力传感器(8) 和温度表(9),出水总管(12)上装有远传压力表(11),蒸汽进汽管(18)上装有压 力表(20)和温度表(21),疏水管(23)上装有温度表(22),并设有室外温度传感 器(26),循环水泵(2)、温控阀(19)、压力传感器(8)、远传压力表(ll)、 (14)、 温控传感器(15)及室外温度传感器(26)接线到控制柜(3),控制柜(3)内设有供 热全自动控制器(301)和触摸屏(302)。供热全自动控制器(301)采用模块化设计,卡轨式安装,具有变频和温度多 种控制模式,并引入人工智能控制软件,有看门狗防止软件死机或跑飞,具有 控制精度高、调节稳定、液晶背光汉字显示、操作简单明了等功能,可实现不 同工况、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的全自动控制。触摸屏(302)可直接设定和观察各 种运行参数及状态,并可通过供热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储存,做到无人值守的全 自动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控制柜、过滤器、温控阀、疏水器及底座组成,其特征是换热器和循环水泵设置在同一底座上,蒸汽进汽管经温控阀后接换热器进汽口,换热器疏水口经疏水器后由疏水管排出,供热回水管经过滤器后由回水口接回水总管,回水总管接循环水泵加压后由出水总管再接换热器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接供热出水管。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其特征是在换热器最高 点上设有排气口,并装设有自动排气阔,回水总管上还设补水口与补水管连接, 出水总管上设有安全阀接口与安全阀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其特征是在供热出水管 上装设有远传压力表、温控传感器和温度表,回水总管上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温 度表,出水总管上装有远传压力表,蒸汽进汽管上装有压力表和温度表,疏水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其特征是循环水泵、温 控阀、压力传感器、远传压力表、温控传感器及室外温度传感器接线到控制柜, 控制柜内设有供热全自动控制器和触摸屏。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控制柜、过滤器、温控阀、疏水器及底座组成,其特征是换热器和循环水泵设置在同一底座上,蒸汽进汽管经温控阀后接换热器进汽口,回水总管接循环水泵加压后由出水总管再接换热器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接供热出水管,出水总管上设有安全阀接口与安全阀连接,控制柜内设有供热全自动控制器和触摸屏。本技术采用集成型、智能化设计,占地小,换热高效,能耗低,安装、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用于各类集中供热系统。文档编号F24H7/04GK201368591SQ20082018198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夏伟光, 张明亮, 王学成 申请人:张明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高效换热设备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控制柜、过滤器、温控阀、疏水器及底座组成,其特征是:换热器和循环水泵设置在同一底座上,蒸汽进汽管经温控阀后接换热器进汽口,换热器疏水口经疏水器后由疏水管排出,供热回水管经过滤器后由回水口接回水总管,回水总管接循环水泵加压后由出水总管再接换热器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接供热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王学成夏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