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8592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包含有:一底座,其顶端壁面贯穿设有一穿槽;一定导通件,其设于底座内,所述定导通件具有一底部及两侧壁;一动导通件,其可滑移地设于底座中,所述动导通件包含有两导通部,所述两导通部朝外扩张地设于动导通件上,且推抵于定导通件的侧壁;一弹性元件,其设于定导通件及动导通件间,以提供按压端一回复力,而当动导通件朝底座内下压后,因为动导通件的导通部朝外抵靠于定导通件的侧壁,因此不论动导通件如何上下位移,都可确实地保持两者接触面间的服贴接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件,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是用 于电子用品中可供插接一外接电子组件电路导通的接触元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许多的电子用品上,为了要能提供一外接的电子组件插接而 后供其两者间的电路导通,因此多半会于电子用品上设以 一具有弹跳特质的接 触端,也就是当外接电子组件插设于所述电子用品本体内时,可压迫所述弹性接触件使其下沉而后达到与电子用品之间电路相互导通;然而现有技术的弹跳接触端多半在结构上为简便的一片可滑移导通元件及 一片固定的导通元件的设计,在接触面之处并无特别的结构加强,因此在实用 中很容易发生当将所述弹跳接触端下压之时,可滑移的导通元件与固定的导通 元件间的接触会产生非预期的间断性脱落,而导致接电导通容易间续断路,而 效率非如预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技术设计 一 种于结构创新的弹性 接触件结构改良以期克服现有技术的难点,不论动导通件如何上下位移,都可 确实地保持两者接触面间的服贴接触,而不会有如现有技术于按压动作中会产 生接触面间断性松脱而断电的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弹性接触件结 构改良,包含有一底座,其为一壳体,其顶端壁面贯穿设有一穿槽,且所述底座底壁上设 有一贯孔,所述贯孔周壁设有一套部,所述底座底壁上两侧设有穿孔;一定导通件,其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定导通件具有一底部及两侧壁,所 述底部对应抵靠于所述底座下,两侧壁设于底部的两端处且自底座的穿孔穿入底座中;一动导通件,其为一长型片体,其可滑移地设于底座中,进一步包含有一 按压端、及两导通部;其中按压端设于动导通件顶部,所述按压端为一片体,且可滑移地对应穿设于穿槽且顶端突伸出穿槽外;两导通部为弹性片体,其分别朝外扩张地设于动导通件上,且分别朝外侧 呈弯钩状,并顶靠推抵于定导通件的两侧壁;一弹性元件,其穿设于底座的贯孔及套部中且顶推固定于定导通件的底部 及动导通件的下端间,以提供按压端一回复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外接电子元件接触并将动导通 件朝底座内下压后,因为动导通件的导通部朝外扩地抵靠于定导通件的两侧壁 上,故不论动导通件如何上下位移,都可确实地保持两者接触面间的服贴接触, 而不会有如现有技术于按压动作中会产生接触面间断性松脱而断电的缺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组合图; 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分解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图。附图标记说明lO-底座;ll-穿槽;13-贯孔;14-套部;15-穿孔;20-定导 通件;21-底部;22-侧壁;30-动导通件;31-按压端;32-止挡部;33-导通部; 40-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在一较佳的 实施例中可包含有一底座10、 一定导通件20、 一动导通件30及一弹性元件40。所述的底座IO为中空壳体,且其顶端壁面贯穿设有一穿槽11,所述底座 IO底壁上设有一贯孔13,所述贯孔13周壁朝上突伸成型一套部14,再者,所 述底座IO底壁上两侧处设有穿孔15,所述底座IO可设于一电子用品内。所述的定导通件20固定设于底座10内,所述定导通件20可为一弯折的U字型弹性导通片体,具有一底部21及两侧壁22,其中底部21对应抵靠于底座IO底壁下,两侧壁22垂直地设于底部21的两端处且对应自底座10的穿孔15 穿入底座10中。所述的动导通件30为一长型片体,其可滑移地且外型配合地穿设于底座10 中,所述动导通件30进一步包含有一按压端31、两止挡部32和两导通部33;其中,所述按压端31设于所述动导通件30的顶部,所述按压端31可为一 顶端呈弧状的片体,且可滑移地对应穿设于穿槽11且顶端突伸出穿槽31外;两止挡部32自按压端31两侧横向地突伸成型,两止挡部32对应顶靠于底 座10的顶端壁面以限制动导通件30的位置于底座10内;两导通部33为弹性片体,其分别朝外扩张地设于动导通件30位于止挡部 下方的两侧壁上,且分别朝外侧呈现似"J"字型的弯钩状,并顶靠推抵于定导通 件20的两侧壁22。所述的弹性元件40可为一弹簧,其穿设于底座10的贯孔13及套部14中, 且顶推于定导通件20的底部及动导通件30的下端间,以供动导通件30在受力 下压后一回复力。而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外接电子元件接触并将动导通件30朝底座10 内下压后,因为动导通件30的导通部33朝外扩地抵靠于定导通件20的两侧壁 22上,如此一来不论动导通件30如何上下位移,都可确实地保持两者接触面间 的服贴接触,而不会有如现有技术在按压动作中会产生接触面间断性松脱而断 电的缺点。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确能解决现有的所 述缺点,并能达到所述功效,而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与功效上增进的进步 性,确已符合新型专利要件,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恳请进行审查并早日赐准本 案专利,实为感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就限制 了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 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底座,其为一壳体,其顶端壁面贯穿设有一穿槽,所述底座底壁上设有一贯孔,所述贯孔周壁设有一套部,所述底座底壁上两侧设有穿孔;一定导通件,其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定导通件具有一底部及两侧壁,所述底部对应抵靠于所述底座下,所述两侧壁设于所述底部的两端处且自所述底座的穿孔穿入所述底座中;一动导通件,其为一长型片体,其滑移地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动导通件进一步包含有一按压端及两导通部;所述按压端设于所述动导通件顶部,所述按压端为一片体,滑移地对应穿设于所述穿槽且顶端突伸出所述穿槽外;两导通部为弹性片体,其分别朝外扩张地设于所述动导通件上,且分别朝外侧呈弯钩状,并顶靠推抵于所述定导通件的两侧壁;一弹性元件,其穿设于所述底座的贯孔及套部中,且顶推固定于所述定导通件的底部及所述动导通件的下端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通 件进一步设有两止挡部,所述两止档部自所述按压端两侧横向地突伸成型,且 对应顶靠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壁面。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导通件为一弯折的U字型弹性片体。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元件为一弹簧。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 压端的顶部成弧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包含有一底座,其顶端壁面贯穿设有一穿槽;一定导通件,其设于底座内,所述定导通件具有一底部及两侧壁;一动导通件,其可滑移地设于底座中,所述动导通件包含有两导通部,所述两导通部朝外扩张地设于动导通件上,且推抵于定导通件的侧壁;一弹性元件,其设于定导通件及动导通件间,以提供按压端一回复力,而当动导通件朝底座内下压后,因为动导通件的导通部朝外抵靠于定导通件的侧壁,因此不论动导通件如何上下位移,都可确实地保持两者接触面间的服贴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接触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底座,其为一壳体,其顶端壁面贯穿设有一穿槽,所述底座底壁上设有一贯孔,所述贯孔周壁设有一套部,所述底座底壁上两侧设有穿孔; 一定导通件,其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定导通件具有一底部及 两侧壁,所述底部对应抵靠于所述底座下,所述两侧壁设于所述底部的两端处且自所述底座的穿孔穿入所述底座中; 一动导通件,其为一长型片体,其滑移地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动导通件进一步包含有一按压端及两导通部; 所述按压端设于所述动导通件 顶部,所述按压端为一片体,滑移地对应穿设于所述穿槽且顶端突伸出所述穿槽外; 两导通部为弹性片体,其分别朝外扩张地设于所述动导通件上,且分别朝外侧呈弯钩状,并顶靠推抵于所述定导通件的两侧壁; 一弹性元件,其穿设于所述底座的贯孔及套 部中,且顶推固定于所述定导通件的底部及所述动导通件的下端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显钰
申请(专利权)人:瀚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