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架,具体地说,本技术是一种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车架,大多没有采用专门的、具有振动吸收的结构。这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车架,并不适用于板型车。因而,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具有吸收振动作用的、可利用体育赛事用车的摩托车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该摩托车车架具有吸收振动的作用,且结构美观大方。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车架,其具有一上大板和一下大板,该两大板以支撑管相连接,在下大板上设有一斜管,斜管与上大板之间设有起支承作用的尾管;在摩托车车架尾部还设有托架管和立管,所述的下大板与托架管相连接,立管分别与托架管、上大板相连接。所述的斜管由斜管主体和斜管前端连接组成,斜管前端位于斜管主体的前部。上大板和下大板均采用异形中空型材结构,进一步地加强了整车的强度并具有吸收振动的作用。更进一步地,大大地减小了整车的震动。3在摩托车车架尾部还设有托架管和立管。所述的下大板与托架管相连接,立管分别与托架管、上大板相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具有吸收振动的作用,使用本技术可以提高整车的强度,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上大板和一下大板,该两大板以支撑管相连接,在下大板上设有一斜管,斜管与上大板之间设有起支承作用的尾管;在摩托车车架尾部还设有托架管和立管,所述的下大板与托架管相连接,立管分别与托架管、上大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上大板和一下大板,该两大板以支撑管相连接,在下大板上设有一斜管,斜管与上大板之间设有起支承作用的尾管;在摩托车车架尾部还设有托架管和立管,所述的下大板与托架管相连接,立管分别与托架管、上大板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炳全,蒋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吕清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