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4581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测量两组电池组总电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分压电路(1),第二分压电路(5)、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第一运算放大器(3)、第二运算放大器(7)、AD采集模块(4)和选通控制模块(8),第一组电池的总电压V1通过第一分压电路(1)分压后,再通过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3),最后到AD采集模块(4);第二组电池的总电压V2通过第二分压电路(5)分压后,再通过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7),最后到AD采集模块(4),选通控制模块(8)控制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和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的一个被选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电压的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线测量两组电池 组总电压的装置。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重要领域都已使用蓄电池作为储备电能、应付电网异常用,从而为系 统正常运转提供可靠地保障。由于蓄电池对其运行参数要求比较严格,偏离正确的使用条 件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蓄电池的单体电压、总电压、电流、温度等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至关重要。在通信基站或机房中都会配置两组甚至更多组蓄电池组,如何测试两组电池组总 电压。一般有以下方案来实现1)两组总电压负极接到运放供电电源地,正极通过光耦继电 器进行选通后到运算放大器,放大器输出再接到AD采集芯片。两组总电压共用运放、AD采 集芯片和电源。2)两组总电压分别通过分压电阻接到各自的运放B、C,再到各自的AD采集 芯片B、C。两组总电压的运放及AD采集芯片用不同的电源供电,需要2组隔离的电源。方 案1由于两组总电压测量是共地,这样不适合两组蓄电池电气隔离的场合,并且会影响电 压的测量精度。方案2需要用到2个AD采集芯片,需要2组隔离的电源,成本会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单台设备在线测量两组电池组总电压 的测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一双路光 耦继电器、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AD采集模块和选通控 制模块,第一组电池的总电压Vl通过第一分压电路分压后,再通过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 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最后到AD采集模块;第二组电池的总电压V2通过第二分压电路分压 后,再通过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最后到AD采集模块,选通控制模块 控制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和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的一个被选通。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由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而成,第二电阻 R2两端的电压输入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比例为Rl R2 R3=800 1 800,这 样总电压经过Vl分压后,在R2两端的电压就很小。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联而成,第五电阻 R5两端的电压输入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所述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比例为R4 R5 R6=800 1 800,这 样总电压经过V2分压后,在R5两端的电压就很小。所述选通控制模块为三八译码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基于光耦继电器、三八译码器的138芯片和电阻分压实现测试两组 电池组的总电压,总电压最高可到560V。各路测试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安全性高,在实际工 程应用中已收得很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包括第一分压电路1,第二分压电路5、 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第一运算放大器3、第二运算放大器7、AD采 集模块4和选通控制模块8,第一组电池的总电压Vl通过第一分压电路1分压后,再通过 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3,最后到AD采集模块4 ;第二组电池的总电 压V2通过第二分压电路5分压后,再通过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7, 最后到AD采集模块4,选通控制模块8控制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和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 6的一个被选通。选通控制模块8选用三八译码器138芯片对光耦继电器进行选通控制,保 证任一路总电压选通的时候,另一路总电压不会选通,使两路总电压实现隔离测量,互不影 响。因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光耦继电器被选通,且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第二双路光耦 继电器6的输入和输出是隔离的,所以总电压Vl和总电压V2之间始终是电气隔离的。总电 压输入电路中,先经过分压,再接到光耦继电器,使光耦继电器输入引脚的电势保持在“输 入总电压的二分之一”,而光耦继电器输出引脚的电势变化范围是“0 输入总电压”,这样 光耦继电器输入输出的耐压值只需大于“最大测量总电压的二分之一”就行,降低了对器件 耐压值的要求。图中,第一分压电路1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而成,第二 电阻R2两端的电压输入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的比例为Rl R2 R3=800 1 800。总电压Vl经过分压后,在R2两端的电压就很小,R2两端 对总电压Vl-的电压大概是V1/2。也就是说,在第一光耦继电器2的输入引脚处对Vl-的 电压大概是V1/2,而第一光耦继电器2输出引脚对Vl-的电压范围是0 VI,那么第一光 耦继电器2输入输出引脚之间的压差就只有V1/2。第二分压电路5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联而成,第五电阻 R5两端的电压输入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 ;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比 例为R4 R5 R6=800 1 800。同理,总电压V2经过分压后,在R5两端的电压就很小,R5两端 对总电压V2-的电压大概是V2/2。也就是说,在第二光耦继电器6的输入引脚处对V2-的 电压大概是V2/2,而第二光耦继电器6输出引脚对V2-的电压范围是0 V2,那么第二光 耦继电器6输入输出引脚之间的压差就只有V2/2。本技术测量装置可以共用一个多路的AD芯片,也可共用一路供电电源,无需 2组隔离电源。本实例中,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和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采用G3VM-402,第一运算放大器3和第二运算放大器7采用0P07,AD采集模块4采用TLC2M3,选通控制模块8 采用 74HC138。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压电路(1),第二分压电 路(5)、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第一运算放大器(3)、第二运算 放大器(7)、AD采集模块(4)和选通控制模块(8 ),第一组电池的总电压Vl通过第一分压 电路(1)分压后,再通过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 ),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3 ),最后到AD采集 模块(4);第二组电池的总电压V2通过第二分压电路(5)分压后,再通过第二双路光耦继电 器(6),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7),最后到AD采集模块(4),选通控制模块(8)控制第一双路 光耦继电器(2)和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的一个被选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 (1)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而成,第二电阻R2两端的电压输入第 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 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比例为Rl R2 R3=800 1 8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 (5)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联而成,第五电阻R5两端的电压输入第 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阻R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两组电池组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压电路(1),第二分压电路(5)、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第一运算放大器(3)、第二运算放大器(7)、AD采集模块(4)和选通控制模块(8),第一组电池的总电压V1通过第一分压电路(1)分压后,再通过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3),最后到AD采集模块(4);第二组电池的总电压V2通过第二分压电路(5)分压后,再通过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7),最后到AD采集模块(4),选通控制模块(8)控制第一双路光耦继电器(2)和第二双路光耦继电器(6)的一个被选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介彬叶波刘双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