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9616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主要由焊针、连接在焊针顶部的导电体、连接在焊针底部的焊极构成,焊针与导电体采用高导电率、高传热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紫铜或黄铜等,焊极采用高电阻、低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铬锆铜、钨铜、钨或钼等,焊针与焊极的直径相等,这样的焊针结构对于焊接多层的紫铜或镍电极能提高焊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焊接更加牢固,并达到较好的焊接效果,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合格率。同时改进后的结构还具有互换性好、制造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的
,尤其是指一种圆柱 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
技术介绍
随着可移动电动工具和其它高倍率放电用品的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用 于高倍率放电的电池从镍氢和镍镉的普通电池快速向更高能量密度和环保的锂离子电池转变,而这些电池又是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如18650、 26650为主。 对于电动工具电池放电倍率要求很高,以1200mAh的18650为例,放电最大电 流可达到20A,如此大的电池放电,电池的内阻对电池的放电性能影响非常大, 内阻越小,电池高倍率放电能力越强。而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高倍率圆柱形电 池都是采用单一材料制作的底部焊针进行焊接的,容易出现焊接不牢或过焊的现 象,造成焊接稳定性差、合格率低的缺陷。特别对于高倍率放电的一种圆柱形锂 离子电池,为了减少电池本身内阻, 一般采用一条或多条的铜材导电极耳,由于 采用铜制极耳和多条极耳结构,更是增加了电池底部、以及极耳之间的焊接难度, 故仅仅采用现有的焊针很难达到较好的焊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焊接 牢固可靠、稳定性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包含焊针,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焊针顶部连接有导电体,焊针底部连接有焊极。所述的焊针与导电体的连接、焊针与焊极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或焊接或铆接。 所述的焊针与导电体由高导电率、高传热性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高导电率、高传热性材料为紫铜或黄铜。 所述的焊极由高电阻、低导热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高电阻、低导热材料为铬锆铜、钨铜、钨或钼。所述的焊针与焊极的直径相等,为cDl O10iM。 所述的焊极的长度为1 5I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进了焊针结构,在焊针顶部连接导电体,底 部连接焊接,同时导电体和焊针都采用高导电率、高传热性材料制成,如紫铜或 黄铜等,焊极材料采用高电阻、低导热的材料制成,这样的焊针结构对于焊接电 池底部多层的紫铜或镍电极时,能提高焊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提高了电池的 合格率。改进后的结构还具有互换性好、制造简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由焊针2及螺纹连 接在焊针顶部的导电体1和螺纹连接在焊针底部的焊极3构成,所述的导电体1 采用紫铜或黄铜等高导电率、高传热性材料制成,可增加导电面积,减少相互之 间的接触电阻,增加焊接的可靠性。所述的焊针2直径为cDl ①10mm,也采用紫铜或黄铜等高导电率、高传热性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减少导电电阻,快速传热以避免焊接时的高温对电池损 害。所述的焊极3长度为1 5皿,直径与焊针相等,采用铬锆铜、钨铜、钨、 钼等焊接材料制成,目的是增加焊针的耐磨性、增强使用寿命,增加焊接时电极 底部与极耳(镍带或铜带)之间的导电电阻,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利用该焊针结 构焊接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牢固、稳定性好、电池合格率高、质量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包含焊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针顶部连接有导电体(1),焊针底部连接有焊极(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焊针(2)与导电体(1)的连接、焊针(2)与焊极(3)的连接为 螺纹连接或焊接或铆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针(2)与导电体(1)由高导电率、高传热性的材料制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高导电率、高传热性材料为紫铜或黄铜。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极(3)由高电阻、低导热的材料制成。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高电阻、低导热材料为铬锆铜、钩铜、钩或钼。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针(2)与焊极(3)的直径相等,为cDl (D10nm。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极(3)的长度为l 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主要由焊针、连接在焊针顶部的导电体、连接在焊针底部的焊极构成,焊针与导电体采用高导电率、高传热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紫铜或黄铜等,焊极采用高电阻、低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铬锆铜、钨铜、钨或钼等,焊针与焊极的直径相等,这样的焊针结构对于焊接多层的紫铜或镍电极能提高焊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焊接更加牢固,并达到较好的焊接效果,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合格率。同时改进后的结构还具有互换性好、制造简单等优点。文档编号B23K11/30GK201320665SQ200820169810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吴洪枫, 和祥运, 伟 张, 方振华, 李爱良, 明 董 申请人:宁波伊司达锂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底部焊接用的新型焊针,包含焊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针顶部连接有导电体(1),焊针底部连接有焊极(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良吴洪枫方振华和祥运董明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伊司达锂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