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正文专利>正文

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9392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架、车轴、车轮、扶把、弧形的操纵杆、座凳、智能控制器和电动装置,车轮位于车轴的两端,车轴与车架相连,该电动车还包括驾驶人站板,所述的驾驶人站板位于车架底部,呈水平状,所述的座凳为活动座凳,该活动座凳承托在座凳架的顶端,该座凳架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机构铰接在操纵杆上,该座凳架的底部横向设有横轴,该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脚凳座,脚凳座通过横轴铰接在座凳架上,所述脚凳座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用于驾驶人脚踏的脚凳。该电动车使用时驾驶人在车上可以全站、可以半站半坐,也可以全坐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具体是指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 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既简便又省力。新兴的运动型智能电动车,驾驶人 只能在车上全站立,或全坐下,站坐二种姿态不能兼顾。本设计是一种置于车身中间部位可 以活动的座凳,驾驶人在车上可以全站、可以半站半坐,也可以全坐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该电动车使 用时驾驶人在车上可以全站、可以半站半坐,也可以全坐下。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 功能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架、车轴、车轮、扶把、弧形的操纵杆、座凳、智能控制器和电动装 置,车轮位于车轴的两端,车轴与车架相连,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还包括驾驶人站板,所述 的驾驶人站板位于车架底部,呈水平状,所述的座凳为活动座凳,该活动座凳承托在座凳架 的顶端,该座凳架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机构铰接在操纵杆上,该座凳架的底部横向设有横 轴,该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脚凳座,脚凳座通过横轴铰接在座凳架上,所述脚凳座的 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用于驾驶人脚踏的脚凳。所述的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拉簧、活动环和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固定套箍在 操纵杆上,活动环套装在所述固定环上,并且能够绕固定环转动,所述的转动拉簧一端与活 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座凳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拉簧以悬臂梁的方式 支承该座凳架,并且在活动环转动时带动座凳架同步转动。本技术中,所述的两个脚凳呈对称状分布,脚凳的底部呈圆弧型。本技术中,所述的脚凳还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嵌装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 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滑槽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的凳脚底部呈圆弧型,似安乐椅可以晃动,驾驶人采取半站半坐的 姿势,通过身体前倾或后倾调整重心,达到智能车前进或后退,加速或减速,或静止的效果。(2)本技术可将附置的内圆外方的滑块移至凳脚底部,使座凳呈平置状态,人 体全坐下时自我调节身体重心,也能达到控制智能车前进或后退,加速或减速、或静止的效(3)本本技术的活动式座凳可以旋转置于操纵杆即车身前端,在泊车时将坐 凳降落到地面,使泊车更加稳固。(4)驾驶人需要高速飙车时不用座凳,可将座凳旋转至操纵杆即车身前端;当路 面坑洼不平导致智能车控制系统短暂失灵而腾空时,驾驶人可以操纵座凳迅速落地(另加附属装置),达到紧急制动的效果,避免或减轻人身伤害。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局部侧视图,此时座凳处于展开状态;图3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另一局部侧视图,此时座凳处于收拢状态;图4是本技术电动车中转动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动车中脚凳和移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驾驶入站板;2、脚凳; 3、脚凳座;4、横轴; 5、扶把;6、操纵杆; 7、座凳; 8、座凳座;9、智能控制器;10、车轮;11、车轴; 12、转动拉簧;13、固定环;14、活动环;15、拉钩; 16、移动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架、车轴 11、车轮10、扶把5、弧形的操纵杆6、座凳7、智能控制器9和电动装置,车轮10位于车轴11 的两端,车轴11与车架相连,该电动车还包括驾驶人站板1,驾驶人站板1位于车架底部,呈 水平状,座凳7为活动座凳,该活动座凳承托在座凳架8的顶端,该座凳架8的中部通过转 动连接机构铰接在操纵杆6上,该座凳架8的底部横向设有横轴4,该横轴4的左右两端分 别安装有脚凳座3,脚凳座3通过横轴4铰接在座凳架8上,脚凳座3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 用于驾驶人脚踏的脚凳2,两个脚凳2呈对称状分布,脚凳2的底部呈圆弧型,脚凳2还开设 有滑槽,滑槽内嵌装有移动滑块16,移动滑块16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滑槽移动。该电动车 行车时,驾驶人既可以站立在驾驶人站板1,也可以坐在座凳7上,可站可坐。本实施例的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拉簧12、活动环14和固定环13,固定环13固 定套箍在操纵杆6上,活动环14套装在固定环13上,并且能够绕固定环13转动,转动拉簧 12 一端与活动环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座凳架8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拉簧12以悬臂梁的 方式支承该座凳架8,并且在活动环14转动时带动座凳架8同步转动需要收拢座凳7时,通 过拉动拉簧12带动活动环14绕固定环13转动,从而将座凳7旋转置于操纵杆6即车身的 前端。本技术的电动车在车身中间部位设置可以活动的座凳7,驾驶人在车上可以 全站、可以半站半坐,也可以全坐下。全站时驾驶人站立在驾驶人站板1上即可;半站半坐 时驾驶人坐在座凳7上,同时将脚放置在驾驶人站板1上;全坐下时,驾驶人驾驶人坐在座 凳7上,同时将脚放置在脚凳2上。活动式的座凳7还可以旋转置于操纵杆即车身前端,在 泊车时将座凳降落到地面与地面接触,使泊车更加稳固。权利要求1.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架、车轴、车轮、扶把、弧形的操 纵杆、座凳、智能控制器和电动装置,车轮位于车轴的两端,车轴与车架相连,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车还包括驾驶人站板,所述的驾驶人站板位于车架底部,呈水平状,所述的座凳为活 动座凳,该活动座凳承托在座凳架的顶端,该座凳架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机构铰接在操纵 杆上,该座凳架的底部横向设有横轴,该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脚凳座,脚凳座通过横 轴铰接在座凳架上,所述脚凳座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用于驾驶人脚踏的脚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拉簧、活 动环和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固定套箍在操纵杆上,活动环套装在所述固定环上,并且能够 绕固定环转动,所述的转动拉簧一端与活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座凳架的中部固 定连接,所述的转动拉簧以悬臂梁的方式支承该座凳架,并且在活动环转动时带动座凳架 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脚凳呈对称状分布,脚凳的 底部呈圆弧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凳还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嵌装 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滑槽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架、车轴、车轮、扶把、弧形的操纵杆、座凳、智能控制器和电动装置,车轮位于车轴的两端,车轴与车架相连,该电动车还包括驾驶人站板,所述的驾驶人站板位于车架底部,呈水平状,所述的座凳为活动座凳,该活动座凳承托在座凳架的顶端,该座凳架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机构铰接在操纵杆上,该座凳架的底部横向设有横轴,该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脚凳座,脚凳座通过横轴铰接在座凳架上,所述脚凳座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用于驾驶人脚踏的脚凳。该电动车使用时驾驶人在车上可以全站、可以半站半坐,也可以全坐下。文档编号B62K11/00GK201895734SQ20102064412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孙正文 申请人:孙正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人可站可坐的多功能智能电动车,它包括车架、车轴、车轮、扶把、弧形的操纵杆、座凳、智能控制器和电动装置,车轮位于车轴的两端,车轴与车架相连,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还包括驾驶人站板,所述的驾驶人站板位于车架底部,呈水平状,所述的座凳为活动座凳,该活动座凳承托在座凳架的顶端,该座凳架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机构铰接在操纵杆上,该座凳架的底部横向设有横轴,该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脚凳座,脚凳座通过横轴铰接在座凳架上,所述脚凳座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用于驾驶人脚踏的脚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孙正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