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564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1),其包括第一及第二连接座(2,3),第一、第二连接座均包括分别固持有端子(21,31)的本体(20,30),第一连接座还包括一对第一锁扣件(22),本体均包括基部(200,300),第一连接座自基部两端向前延伸形成第一扣持臂(201),第二连接座自基部两端向前延伸形成侧部(302),第二连接座于基部的前端面的狭槽(303)下方设有收容部(304),第一连接座固定于该收容部,第一锁扣件的一端延伸有固持部(221),该固持部固持于侧部,另一端则固定于第一扣持臂,第一锁扣件还延伸有限位部(226),该限位部定位于所述侧部,以防止第一锁扣件在组装过程中发生倾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扣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笔记型电脑中通常配置有各种功能模块来实现各种功能,如数据存储、图 像、声音等。这些模块通常以电子卡的形式并需要相应的电连接器来连接于电 路板。随着人们对电脑性能的进一步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笔记型电脑中 所需扩充的模块越来越多,同时需要更多的相应的电连接器来连接这些模块。现有一种电连接器,其可同时连接两组模块,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 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固持有端子的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纵长 的第 一主体部及自第 一主体部两端分别向前延伸的 一对第 一扣持臂,该第 一本 体于位于两第 一扣持臂之间的下部形成一收容部。第二连接器包括固持有端子 的第二本体及固持于第二本体的一对锁扣件,第二本体包括纵长的第二主体部 及自第二主体部两端分别向前延伸的 一对第二扣持臂,第二连接器是收容于第 一本体下方的收容部并与该收容部的内壁干涉而与第 一连接器相固定,锁扣件 借助其一端固持于收容部的内壁开设的固持槽,另 一端扣持于第二扣持臂前端 而固持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然而,由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是分离设置并通过干涉相固定,所以 第 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会产生松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扣持臂 与固持槽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锁扣件在组装入固持槽的 过程中,可能在上述缝隙中发生旋转,使得锁扣件倾斜地插入并固定于固持槽, 从而导致锁扣件向下延伸的焊接脚发生倾斜,最终导致锁扣件的焊接脚不能准 确焊接于电路板的对应位置,破坏了电连接器安装。因此,希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使第一锁扣件的焊接脚准 确焊接于电路板的对应位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同 时连接两个功能模块,该电连接器包括组装于一起的第 一连接座及第二连接 座,该第一、第二连接座分别包括第一、第二本体及对应固持于第一、第二本体的第一、第二端子,第一连接座还包括一对第一锁扣件,第一本体包括第一 基部及自第 一基部两端向前延伸的第 一扣持臂,第二本体包括第二基部及自第 二基部两端向前延伸的侧部,第二基部于前端面设有供功能模块插设的第二狭 槽,第二本体于该第二狭槽下方设有收容部,第一连接座是收容并固定于该收 容部,第一锁扣件的一端延伸有固持部,该固持部固持于第二本体的侧部,另 一端则固定于第 一本体的第 一扣持臂,所述第 一锁扣件自延伸出固持部的 一端 还延伸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定位于所述侧部,以防止第一锁扣件在组装过程中 发生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自第一锁扣件 延伸的定位部可防止第一锁扣件在组装过程中发生倾斜,从而使第一锁扣件的 焊接脚准确焊接于电路板的对应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中所示第一连接座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第二连接座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固持有第一端子的第一本体自电连接器分离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圈内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为二合一组合式电连接器,该电 连接器1可同时连接两块功能模块(未图示),该电连接器1包括较矮的第一连 接座2及较高的第二连接座3。请参阅图2所示,第一连接座2包括第一本体20、固持于第一本体20的 第一端子21及一对定位于第一本体20两相对侧末端的第一锁扣件22。第一 本体2Q包括纵长的第一基部200、自第一基部200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一对 具有弹性的第 一扣持臂2 01及自第 一基部2 0 0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较短的延 伸臂202,延伸臂202与第一扣持臂201位于同一直线,且延伸臂202末端向 外凸设有卡块203。第一基部200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第一狭槽204供一功能模 块插入,第一狭槽204的上、下侧壁分别收容第一端子21。两第一扣持臂201 于前端向内侧相对凸伸形成第一扣持部205,第一扣持部205上部"i殳有倾^f的 导引面206。第一锁扣件22是由一金属片沖压后弯折形成。第一锁扣件22包括片状的 第一主体部220、自第一主体部220后侧缘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21、自第一主体部220上侧缘自后向前依次延伸的抵挡部222、导引片223及操作部224、 及自第一主体部220后部的下侧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25。其中,抵挡部222 是自第一主体部220的上侧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而导引片223是自第一主体 部220上侧缘向内侧弯折形成,操作部224是自第一主体部220上侧缘向外并 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第一主体部220还自后侧缘向后延伸有限位部226,该限 位部226位于固持部221下方且邻近焊接部225,限位部226与固持部221平 行设置,且较固持部221向后延伸的长度短,限位部226位于固持部221与焊 接部225之间。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第二连接座3与第一连接座2的结构类似,该第二 连接座3包括第二本体30、收容于第二本体的第二端子31、 一对定位于第二 本体30两相对侧末端的第二锁扣件32及一对定位件33。第二本体30包括纵 长的第二基部300、自第二基部300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一对第二扣持臂301 及侧部302。侧部302呈L型,且包括位于第二扣持臂301外侧的侧墙及自侧 墙底部相对延伸并位于第二扣持臂301下方的支撑部305,第二扣持臂301与 侧墙之间形成插接槽34。第二基部300的前端面上部沿纵长方向开设有第二 狭槽303,用来供一个功能模块插入,第二本体30于第二狭槽303下部形成 收容部304,收容部304的高度与第一连接座2的高度相当。收容部304于第 二扣持臂301与侧部302之间形成导引槽306,该导引槽306向后延伸贯穿第 二本体30并于侧墙后端形成开口 35,导引槽306是用以供第一连接座2滑入 而与第二连接座3组装于一起。侧墙于内壁面设有固持槽307,侧墙于设有固 持槽307的内壁面还设有定位槽308,该定位槽308位于固持槽307下方,且 位于侧墙与支撑部305之间。第二锁扣件32包括第二主体部320、自第二主体部320后端缘向后延伸 的插接部321、自第二主体部320上侧缘向内侧弯折形成的导引片322和与导 引片322相邻的固定片323。主体部41自其下侧边缘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有第 一挡部324及向内延伸的第二挡部325。第二锁扣件32沿第二扣持臂301组 装于第二扣持臂301外侧,其中插接部321延伸并固持于插接槽34,导引片 322及固定片323对应扣持于第二扣持臂301的上侧。第二端子31及第二锁扣件组装于第二连接座3后,再将固持有第一端子 21的第一本体20对准第二连接座3的收容部304,使得第一本体20的第一扣 持臂201和延伸臂202沿第二连接座3的导引槽306滑入,并使延伸臂202末 端的卡块203均越过导引槽306末端并抵挡于侧墙的开口 35处,从而使得固持有第一端子21的第一本体20组装并固定于收容部304 (参图l所示)。再将 第一锁扣件22沿第一扣持臂201组装,参图5所示,使得第一锁扣件22的固 持部221收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同时连接两个功能模块,该电连接器包括组装于一起的第一连接座及第二连接座,该第一、第二连接座分别包括第一、第二本体及对应固持于第一、第二本体的第一、第二端子,第一连接座还包括一对第一锁扣件,第一本体包括第一基部及自第一基部两端向前延伸的第一扣持臂,第二本体包括第二基部及自第二基部两端向前延伸的侧部,第二基部于前端面设有供功能模块插设的第二狭槽,第二本体于该第二狭槽下方设有收容部,第一连接座是收容并固定于该收容部,第一锁扣件的一端延伸有固持部,该固持部固持于第二本体的侧部,另一端则固定于第一本体的第一扣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件自延伸出固持部的一端还延伸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定位于所述侧部,以防止第一锁扣件在组装过程中发生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