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雨良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外用搽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206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外用搽剂,特别涉及一种用茶油为溶媒,提取卷柏等中药材后,与多种植物精油混合制成的外用搽剂,用于感冒头痛、蚊虫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外用搽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蚊虫咬伤的茶油制 剂,用于感冒头痛、蚊虫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技术背景-许多传染性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如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来传 播,因此灭蚊、防蚊是预防控制。因此人们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止被蚊 虫叮咬,需要及时可涂抹驱避剂,并及时解除被叮咬的症状。许多植物精油具有驱风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将其合理配伍,制成适宜 的浓度和剂型,具有现实的需要.茶油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民间有将茶油用 于治疗烫伤、烧伤及防皲裂、疥疮等。茶油中还含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如 山茶苷、山茶皂苷、茶多酚等,茶油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与皮肤亲和性好, 使皮肤柔嫩有弹性,茶油为溶媒的搽剂具有独特的作用优势。有时,机榨茶 油粗油为深黄色或褐色,严重影响其在皮肤制剂的使用效果及市场效应,且 由于含有少量的皂素味道,有时难以达到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要求,也难以 符合食用标准,因此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茶油的精制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蚊虫咬伤的茶油制剂,同时公开了相关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述及一种中药搽剂,又称油剂,由植物精油和中药的 茶油提取物混合而成樟脑 水杨酸甲酯 松节油薄荷素油 丁香罗勒油 樟油八角茴香油 肉桂油 冰片薄荷脑 桉油 茶油提取物,所述茶油提取物是从至少包括下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中提取制得巻柏 鹅不食草 水芙蓉辛夷 山白芷 徐长卿山银花 救必应 金不换白半枫荷 荜澄茄 麻黄重楼 人字草 金线风金耳环 一朵云 吊黄。所述茶油提取物可以是从以下述配比的六十八种中药组合物提取制得-两面针、徐长卿、九里香、辛夷、红花、水芙蓉、巻柏、金不换、千里光、 大头陈、当归、鹅不食草、三七、肿节风、鸡骨香、砂仁、独活、芜活、姜 皮、陈皮、香附、野菊花、山白芷、桂枝、小罗伞、蔓荆子、桔梗、紫珠叶、 地胆草、细辛、五指柑、肉豆蔻、木防己、三叉苦、山银花、救必应、白半 枫荷、荜澄茄、麻黄、地稔、防风、半枝莲、铁包金、柴胡、飞天蠄蟧、鸡 骨草、荆芥、虎杖、钩藤、 一枝黄花、白花灯笼、白花蛇舌草、人字草、金 线风、石仙桃、五月艾、皂角刺、木香、山芝麻、益母草、紫苏叶、倒扣草、 侧柏叶、金耳环、 一朵云、重楼、鱼腥草、吊黄。各组合物及重量配比为 樟脑20 40份 水杨酸甲酯200 300份松节油80 110份薄荷素油200 300份丁香罗勒油10 20份 樟油100 200份八角茴香油10 30份 肉桂油10 30份 薄荷脑20 35份 桉油30 50份上述配比可优选为 樟脑30份 水杨酸甲酯250份薄荷素油250份 丁香罗勒油15份八角茴香油20份 肉桂油20份 薄荷脑27.5份 桉油40份上述配比还可优选为 樟脑30份 水杨酸甲酯250份薄荷素油250份 丁香罗勒油15份 八角茴香油20份 肉桂油20份 薄荷脑20份 桉油40份冰片2 4份 茶油提取物40 120份,松节油95份 樟油150份 冰片2.5份茶油提取物70份。松节油95份 樟油150份 冰片2.5份茶油提取物70份。所述茶油提取物是从至少包括下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中提取制得巻柏1.0份 辛夷1.0份 山银花0.5份 白半枫荷0.5份 重楼0.25份 金耳环0.25份鹅不食草1.0份 山白芷0.5份 救必应0.5份 荜澄茄0.5份 人字草0.25份 一朵云0.25份水芙蓉1.0份 徐长卿1.0份 金不换1.0份 麻黄0.5份 金线风0.25份 吊黄0.25份。例如中药茶油提取物,来自以下配比的组合物。使用浸渍提取时溶媒 使用茶油50 200份,使用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时的挥发性成分用茶油稀释定容。两面针1.0份徐长卿1.0份九里香1.0份辛夷1.0份红花1.0份水芙蓉1.0份巻柏1.0份金不换1.0份千里光1.0份大头陈1.0份当归1.0份鹅不食草1.0份三七1.0份肿节风1.0份鸡骨香1.0份砂仁0.55份独活0.55份羌活0.55份姜皮0.55份陈皮0.55份香附0.5份野菊花0.5份山白芷0.5份桂枝0.5份小罗伞0.5份蔓荆子0.5份桔梗0.5份紫珠叶0.5份地胆草0.5份细辛0.5份五指柑0.5份肉豆蔻0.5份木防己0.5份三叉苦0.5份山银花0.5份救必应0.5份白半枫荷0.5份荜澄茄0.5份麻黄0.5份地稔0.5份防风0.5份半枝莲0.5份铁包金0.5份柴胡0.5份飞天蠄蟧0.5份鸡骨草0.5份荆芥0.5份虎杖0.5份钩藤0.5份一枝黄花0.4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重楼0.25份鱼腥草0.25份吊黄0.25份。本专利技术可按下述优选配比实施(1) 将樟脑30g、冰片2.5g、薄荷脑27.5g研磨混合,陆续加入水杨酸甲酯 250g、松节油95g、薄荷素油250g、 丁香罗勒油15g、樟油150g、八角茴香 油20g、肉桂油20g、桉油40g混合均匀,(2) 将药材两面针1 .Og 徐长卿1 .Og 九里香1 .Og辛夷1.0g 红花1.0g 水芙蓉1.0g巻柏1.0g 金不换1.0g 千里光1.0g大头陈l.Og当归l.Og鹅不食草l.Og三七l.Og肿节风l.Og鸡骨香l.Og砂仁0.55g独活0.55g羌活0.55g姜皮0.55g陈皮0.55g香附0.5g野菊花0.5g山白芷0.5g桂枝0.5g小罗伞0.5g蔓荆子0.5g桔梗0.5g紫珠叶0.5g地胆草0.5g细辛0.5g五指柑0.5g肉豆蔻0.5g木防己0.5g三叉苦0.5g山银花0.5g救必应0.5g白半枫荷0.5g荜澄茄0.5g麻黄0.5g地稔0.5g防风0.5g半枝莲0.5g铁包金0.5g柴胡0.5g飞天蠄蟧0.5g鸡骨草0.5g荆芥0.5g虎杖0.5g钩藤0.5g一枝黄花0.45g白花灯笼0.43g白花蛇舌草0.43g人字草0.25g金线风0.25g石仙桃0.25g五月艾0,25g皂角刺0.25g木香0.25g山芝麻0,25g益母草0.25g紫苏叶0,25g倒扣草0.25g侧柏叶0.25§金耳环0.25g一朵云0.25g重楼0.25g鱼腥草0.25g吊黄0.25g茶油50 200g粉碎成细粉,用茶油浸渍15天,滤过,与上述步骤(1)所得的精油混 合,搅拌,静置5天,取澄清液,加茶油制成1000ml,即得。 本专利技术也可按以下方式实现所用原料为-两面针l.Og徐长卿l.Og九里香l.Og辛夷l.Og红花l.Og水芙蓉l.Og巻柏l.Og金不换l.Og千里光l.Og大头陈l.Og当归l.Og鹅不食草l.Og三七l.Og肿节风l.Og鸡骨香l.Og砂仁0.55g独活0.55g羌活0.55g姜皮0.55g陈皮0.55g香附0.5g野菊花0.5g山白芷0.5g桂枝0.5g小罗伞(h5g蔓荆子0.5g桔梗0.5g紫珠叶0.5g地胆草0.5g细辛0.5g五指柑0.5g肉豆蔻0.5g木防己0.5g三叉苦0.5g山银花0.5g救必应0.5g白半枫荷0.5g荜澄茄0.5g麻黄0.5g地稔0.5g防风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外用搽剂,由天然植物精油与中药的茶油提取物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1)各组合物为:樟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薄荷素油丁香罗勒油樟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冰片薄荷脑桉油茶油提 取物,(2)茶油提取物是从至少包括下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中提取制得:卷柏鹅不食草水芙蓉辛夷山白芷徐长卿山银花救必应金不换白半枫荷荜澄茄麻黄重楼人字草金线风 金耳环一朵云吊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外用搽剂,由天然植物精油与中药的茶油提取物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1)各组合物为樟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薄荷素油丁香罗勒油樟油八角茴香油 肉桂油冰片薄荷脑 桉油 茶油提取物,(2)茶油提取物是从至少包括下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中提取制得卷柏 鹅不食草水芙蓉辛夷 山白芷 徐长卿山银花 救必应 金不换白半枫荷 荜澄茄 麻黄重楼 人字草 金线风金耳环 一朵云 吊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其茶油提取物 可以是从以下述配比的六十八种中药组合物提取制得两面针徐长卿九里香辛夷红花水芙蓉巻柏金不换千里光大头陈当归鹅不食草三七肿节风鸡骨香砂仁独活羌活姜皮陈皮香附野菊花山白芷桂枝小罗伞蔓荆子桔梗紫珠叶地胆草细辛五指柑肉豆蔻木防己三叉苦山银花救必应白半枫荷荜澄茄麻黄地稔防风半枝莲铁包金柴胡飞天蠄蠑鸡骨草荆芥虎杖 钩藤白花蛇舌草石仙桃木香紫苏叶金耳环鱼腥草一枝黄花人字草五月艾山芝麻倒扣草一朵云吊黄。白花灯笼金线风皂角刺益母草侧柏叶重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外用搽剂, 一种中药外用搽剂,由天然植物精油与中药的茶油提取物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1)各组合物及重量配比为樟脑20 40份 水杨酸甲酯200 300份 薄荷素油200 300份丁香罗勒油10 20份 八角茴香油10 30份 肉桂油10 30份薄荷脑20 35份 桉油30 50份松节油80 110份 樟油100 200份冰片2 4份 茶油提取物4Q 120份,(2)茶油提取物是从至少包括下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中提取制得巻柏1.0份 辛夷1.0份 山银花0.5份 白半枫荷0.5份 重楼0. 25份 金耳环0. 25份鹅不食草1. 0份 山白芷0.5份 救必应0. 5份 荜澄茄0. 5份 人字草0. 25份 一朵云0. 25份水芙蓉1.0份 徐长卿l.O份 金不换1. 0份 麻黄0. 5份 金线风0. 25份 吊黄O. 2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其茶油提取物 可以是从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配比的中药组合物在内的下述配比的六十八种中药组合物提取制得:两面针1. 0份 辛夷1. 0份 巻柏1.0份 大头陈1. 0份 三七1. 0份 砂仁0. 55份 姜皮0. 55份徐长卿1. 0份 红花1. 0份 金不换1. 0份 当归l.O份 肿节风1.0份 独活0. 55份 陈皮0. 55份九里香1.0份 水芙蓉1. 0份 千里光1.0份 鹅不食草1.0份 鸡骨香1.0份 芜活0. 55份 香附0. 5份野菊花0. 5份山白芷0.5份桂枝0. 5份小罗伞0.5份蔓荆子0. 5份桔梗0. 5份紫珠叶0. 5份地胆草0. 5份细辛0. 5份五指柑0. 5份肉豆蔻0. 5份木防己0.5份三叉苦0. 5份山银花0.5份救必应0. 5份白半枫荷0.5份荜澄茄0. 5份麻黄0. 5份地稔0. 5份防风0. 5份半枝莲0. 5份铁包金0. 5份柴胡0. 5份飞天蠄蠑0. 5份鸡骨草0. 5份荆芥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良杨敏宋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王雨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