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志群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866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雄黄30克,大黄、琥珀各15克,黄连10克,蜈蚣3条,凡士林适量。它具有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
技术介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但 以腰背部为多见,其症状表现为疱疹呈带状分布,起初有瘙痒感,灼热、疼痛,如水痘密集成群, 而后呈灰色或灰褐色。带状疱疹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丹、多因肝胆湿热、火毒炽盛、气机郁滞所致。 目前,国内外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2、疱疹净等;如中医治疗法,常用药有消炎解毒法、六神丸等。但是,在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 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治疗带状疱疹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原料组合、疗效显 著的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雄黄30克,大黄、琥珀 各15克,黄连10克,蜈蚣3条,凡士林适量。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蜈蚣放于瓦片上培干,连同配 比量雄黄、大黄、琥珀、黄连研成过120目筛的细末,然后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即成外用药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其治疗原则是祛风解毒、散瘀消积、燥湿止痛。药物中雄黄具有 祛风、燥湿、解毒作用,大黄具有清热泻下、化瘀破积作用,琥珀具有安神、散瘀、利水作用,黄连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蜈蚣具有祛风、止痉、攻毒作用。上述5味中药经辨证配伍,能增强祛风解毒、散瘀消积、燥湿止痛之功效,以达到治愈带状疱疹之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 使用方法每日4-5次。方法用药棉签蘸上药物,直接涂于患处即可。禁忌事项1、 用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2、 禁止内服。 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带状疱疹症状是否 消失。用药5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带状疱疹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带状 疱疹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l个疗程后,带状疱疹症状毫无消失。效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8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4例,好转4例,治愈 率为78%,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杨某,男,40岁,工人。2004年9月就诊。患者上臂内侧似水痘状带状疱疹一片,因痒抓破, 血水外溢,疼痛。采用本专利技术外用药物,连续使用5天,患部结痂痊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雄黄30克,大黄、琥珀各15克,黄连10克,蜈蚣3条,凡士林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群叶利群杨宏
申请(专利权)人:叶志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