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821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药品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由黄芪、人参、天麻、丹参、红花、葛根、川芎、石菖蒲、郁金、水蛭、乌梢蛇、冰片和少量辅料组成,通过对中药原料进行乙醇提取、水煮醇沉提取、水蒸汽提取、减压浓缩、粉碎混合和真空干燥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材组方少,药材配制合理,具有益气活血,化痰开窍的作用。通过动物和人体试验对中风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症有极积的治疗作用,而且毒副作用非常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 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药品及其制造
(
技术介绍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 国脑血管病终身患病率为500 700 / IO万。完全性卒中患病率为1407.6 / 10 万。天津市》35岁脑血管病患病率为1780 /IO万,大于或等于15岁人群患病 率为995.4 / 10万。国内每年发病率为165 245 / IO万,平均发病率为200/ IO万。我国属于脑血管病高发区之一,其发病率高,脑血管病是第二位的死 亡原因,脑血管病致死的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0.98%,占农村死亡总数的15. 5%。在国内,所有尚存活的患者中,约75%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 形成、脑栓塞),对一年期间新发病例(含死亡者)的统计结果,缺血性 占50%,表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在中风(脑血管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脑血管病生存者中,病残率约占70 80%。美国脑血管病每年约影响160万 公民,其中约40%需要特别护理,11%需要依赖别人来照顾,表明中风病急 性期过后,恢复期治疗、促进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脑病患者急剧上升,已居各类疾 病的前沿,几千万的家庭陷入沉重的心脑血管病的枷锁之中。"中风"即是 其中之一,它是亚洲第二号杀手,每年有超过二百万人死于中风。无论世界 不同地区或不同种族,脑血管意外都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120—150万人,死亡者80—100万人,存活 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疾病。脑血管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死亡率高,愈后康复欠佳,不但给患者生命和健康带来危害,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中风乃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急性期标实症状比较突出,急则治 标,故现代治疗多为西医对症治疗,慢性期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治疗当以 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等治 疗方法,恢复期多为虚实加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 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目前,我国医药界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药 物治疗,二是针炙按摩,三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见效快,但出血点难以定 位,创伤面大,致残率高,有禁忌。针炙按摩主要是以患病后恢复期做为辅 助治疗,起效较慢,疗效不稳定。药物治疗分为西药和中药两部分,西药治 疗中风病具有止血为主,见效快,能迅速减轻颅内压和脑水肿,防止病情进 一步广大,西药治疗中风病主要在急性期阶段。在恢复期现行的中药治疗中 风病比西药有很多优点,首先是毒副作用比较小,如中药华佗再造丸、消栓 再造丸、中风回春丸、参麝活络丸、抗栓丸等。但是,这些中药药味庞杂, 原料味数太多,如消栓再造丸达三十八味之多,原料利用率很低,剂型老 化,患者不便于服用,其工艺是将生药原料加工炮制再加蜂蜜制为丸剂,单 位重量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低,服用量大,吸收起效缓慢,治疗中风病有一 定的缺陷。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制造工艺落后,组方 繁杂,剂型老化,不便服用,从而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 艺。中医学治疗中风病,治法上有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特点,在遣药组方 上兼顾"风"、"火"、"痰"、"瘀"、"虚"等各个致病因素,用药上 可以起到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协同效果,与西药相比具有鲜明的 特色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有黄芪、人参、天麻、丹参、红花、葛根、川 芎、石菖蒲、郁金、水蛭、乌梢蛇、冰片和少量辅料二氧化硅粉及糊精适组方中各原料中药的主要作用黄芪补气固表,利尿脱毒,益气养血,排脓,敛疱生肌。人参大补 元气增强血液运行推动之力,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二药针对 气虚血瘀之主治,故用为君药。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血分,具有活血化瘀 之功,其性平各,袪瘀而不伤正,丹参具有清心除烦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表 明丹参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并能使血液粘度下 降。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现代药理学表明红花对冠状动脉有一定的 扩张作用。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能升阳明清气,以充养上窍,扩 张血管改善脑血循环,现代药理学表明葛根具有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改善 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川芎活血行气,袪风止痛,川芎上行,专治头脑诸 疾,主中风人脑头痛,川芎下行血海,上达巅顶,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 风,调一切气。现代药理学表明川芎主要通过钙的拮抗作用和清除自由基作 用,对缺血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改善作用,通过抗血小板 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糖粘稠度、调整TXA2/PGI2等作用而具有抗血栓作 用。以上四味为臣药。石菖蒲除湿开胃,化痰开窍,能辟秽豁痰,通利清 阳,开窍醒神,益智。郁金活血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化痰,利胆退 黄。水蛭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现代药理 学研究表明水蛭能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缓 解颅内高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免遭坏死,并有利于神经功能 的恢复。水蛭素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具有抗血栓形 成作用。乌梢蛇袪风通络,安惊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 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疠恶疮。天麻息风 止痉,平肝抑阳,袪风通络,《药品代义》称其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 痫、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以上五味因中风乃血瘀, 痰阻,窍闭,此药可为诸药引经透络,直达病所,故为佐使药。冰片开窍 醒神,消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现代药理学表明冰片极易透过血脑屏 障,透骨达髓,引药归经。诸药合用可起到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 协同效果,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药剂黄芪400 450份 丹参160 180份 川穹160~180份 水蛭80~90份人参U0 130份 天麻160~180份红花80 90份 葛根30(K350份石菖蒲160~180份 郁金80~90份 乌梢蛇160 180份冰片8~12份。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它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药剂:黄芪425份 丹参170份 川芎170份 水蛭85份人参120份 红花85份 石菖蒲170份 乌梢蛇170份天麻170份 葛根340份 郁金85份 冰片10份。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它是由上述原料制成的药剂的剂型是医学 上可以制成的各种剂型。治疗中风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一) 醇沉提取以上12味原料,取黄芪、人参、天麻、丹参、葛根,加入8 12倍量60%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 3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 醇并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3 1.35 (70~75°C),得清膏A,备用;(二) 水蒸提取取川芎、石菖蒲、郁金加水8 12倍量,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3 5小时,收取挥发油,得挥发油B,备用;药液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药剂:黄芪400~450份人参110~130份天麻160~180份丹参160~180份红花80~90份葛根300~350份川芎160~180份石菖蒲160~180份郁金80~90份水蛭80~90份乌梢蛇160~180份冰片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京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