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绍彬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774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文蛤7-10,河蚌8-15,海参1-3,银耳3-5,冬虫夏草0.5-1,紫苏10-12,金银花5-10,蒲公英5-10,当归5-10,仙鹤草5-1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接种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配方及制作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血癌(白血病)在癌症家族中死亡率极高,而且多为儿童、青少年患者。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万患者,我国已有400万,其中70%为儿童和青少年。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该地区白血病患者比爆发前每年猛增30%,就其原因,多因化学武器污染造成。其次世界各地病患率也在递增,多于环境污染、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使人防不胜防。 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所使用的药品多是激素化疗类药物,毒副作用极大,可以说白血病患者90%以上死于放化疗,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有通过中药药物来治疗的,如张翔2004年2月4日申请的“”,其申请号为200410023562.4,该药物主要由CH3COOH、黄芪、刺苋菜、人参、野生灵芝、莪术、三棱、夏枯草、NaOH、HCl、鸭蛋皮(青皮)组成,上述专利使用的是传统的中药材,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有些不足的缺陷,因为中药也同样含有毒性物质,对于白血病的患者来说,其体内的免疫功能本来就较差,长期服用这种药物会导致肝、肾的影响,目前从国内外医药杂志及专利申请无毒副作用的生物药很少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药物的缺点,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文蛤7-10,河蚌8-15,海参1-3,银耳3-5,冬虫夏草0.5-1,紫苏10-12,金银花5-10,蒲公英5-10,当归5-10,仙鹤草5-10。 专利技术的药物的重量份配比范围还可以优选为文蛤8-10,河蚌10-15,海参1-3,银耳3-5,冬虫夏草0.5-1,紫苏10-12,金银花6-9,蒲公英6-9,当归6-9,仙鹤草6-9。 本专利技术药物的重量份配比范围最好是文蛤8-9,河蚌11-13,海参2-3,银耳4-5,冬虫夏草0.7-1,紫苏10-12,金银花7-8,蒲公英7-8,当归7-8,仙鹤草7-8。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材分类炮制; b.将文蛤,河蚌,海参洗净、打碎、匀浆、加入Y-谷氨酰转肽酶,调匀静置13-16日,银耳,冬虫夏草粉碎加入Y-谷氨酰转肽酶,经13-16日培养成菌丝,作为以上调置浆的接种; c.接种后在零下1-3℃的条件下继续静置13-16日,去药渣,取上清液,采用常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浓缩,制得干浸膏1。 d.取紫苏,金银花,蒲公英,当归、仙鹤草,采用常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提取物制得干浸膏2,合并干浸膏1和干浸膏2,粉碎制成散剂. e.步骤d合并干浸膏1和干浸膏2后,还可以进一步按常规方法制成所需口服液、软胶囊、硬胶囊、片剂、糖衣片、冲剂、颗粒剂、针剂或疫苗。 这里的Y-谷氨酰转肽酶是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这里的常规超临界萃取操作是在压力20-25Mpa,温度32-37℃,二氧化碳流量10KB/(h.kg)的条件下进行。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保持着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如因“七情”、“六淫”等因素,使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症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染,其气必虚”,治疗当以调解阴阳平衡,益气补血,生血活血为本。 辩证白血病“病例因”、“病机”应是阴阳失去平衡,阴盛阳衰,血气不能正常运行。造成血寒则凝气血淤滞,髓不生血,或阴虚阳盛,三焦盛热,造成各种出血,由此脾胃积湿,肺气不足,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形成白血病的症状。 本专利技术的配方是文蛤为君,河蚌、海参为臣,银耳、冬虫夏草为佐,紫苏、金银花、蒲公英为使。 文蛤《本草纲目》载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止血养血,现代药理研究,含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物质能增强造血功能,有抗炎、抗肿瘤的功能;入方的功能益气补血,活血生血,提升免疫;河蚌清热解毒,滋阴潜阳,免疫调节;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杀虫生脉。海参与河蚌两者配伍,入方作用是入肝、肾、心、肺、胃五经。 银耳、冬虫夏草相配伍,入方作用固精气,强筋骨,补精髓,止血痛,阴阳寒痛。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还加入当归和仙鹤草。当归的作用是破恶血、养新血。仙鹤草入方的作用是止血活血。两者配伍利血气、养精气,生新血更有利于增强造血功能。 制成胶囊,每粒含量0.45g,生物药占70%,中药占30%,其它剂型的单位一次类推。每日用法日服3次,每次2粒,3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白血病所用的菌是一种菌苗,通过人工方法配制而成,本专利技术选用基础培养基,含有多种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主要为营养琼脂中加入转移酶,以抑制某些细菌而促进另一些细菌生长,我们用银耳和冬虫夏草粉碎作培养基,并加入转移酶,改变了两者质变与量变关系,对促进其它菌生长,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基银耳、冬虫夏草占97%,酶占3%,用以上方法发酵而成,所以产生酶体,作用于接种。 本专利技术治疗白血病药物采用的低物分子银耳、冬虫夏草为转移酶,即Y-合氨酰转肽酶,能催化合胱甘肽或其它多肽中的合氨酰基团转移到氨基酸与多肽上去。本专利技术使用银耳、冬虫夏草及酶培养成的一种酶菌,用此酶菌来催化文蛤、河蚌、海参的低物分子,使上述各底物分子激活合成一种巨大活性,产生治疗作用,这就是生物药的功能,这就是本专利技术不同于其它生物转化酶的培养方法,因为其蛋白质-多肽因子已含有核功能。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酶是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酶,是公众可以得到的一种产品,无需菌种保藏,利于规模生产。 本专利技术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该技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能源、医药、化妆品及香料工业。随着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研究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中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分离和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由于此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中药新药中应用该项技术的品种较少。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以超临界状态(温度31.3℃,压力7.15MPa)下的二氧化碳为溶剂,利用其高渗透性和高溶解能力来提取分离混合物的过程。超临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其密度大幅度增大,导致对溶质溶解度的增加,在分离操作中,可通过降低压力或升高温度使溶剂的密度下降,引起其溶解物质能力的下降,可使萃取物与溶剂分离。与一般液体萃取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速率和范围更为扩大,萃取过程是通过温度和压力的调节来控制与溶质的亲和性而实现分离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具有环境良好、操作安全、不存在有害物残留、产品品质高且能保持固有气味等特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固本扶正,益气养血,滋阴潜阳,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炎镇痛,增强免疫之功能,对治疗白血病及抗多种病毒有一定的疗效。 2、与同类药物相比,本专利技术药物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为证明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药物进行了以下实施例1散剂的临床临床验证,疗效比较明显。疗效如下 1.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观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 1.1受试者来源与样本含量 受试者来源于各临床试验中心的门诊或住院病例。参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的药剂:文蛤7-10,河蚌8-15,海参1-3,银耳3-5,冬虫夏草0.5-1,紫苏10-12,金银花5-10,蒲公英5-10,当归5-10,仙鹤草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绍彬
申请(专利权)人:孙绍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