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2331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漏斗,包括进料口、斗体和出料口,其中出料口包括一个粗粒出料口和细粒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胶带运输机的排料口连接,且进料处中部设有沿物流方向设置条形格栅,所述条形格栅由多个相间隔的轻型轨道构成,粗粒出料口接入中碎设备,细粒出料口接入下段作业胶带运输机的导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物料分级粒度的大小在漏斗的底部顺物流方向增设了轻型轨道,利用物料的流动落差进行粒度分级,无需外加动力,提高了下一段破碎设备的工作效率,增产减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破碎作业的给料漏斗
技术介绍
原矿》500mm块度破碎作业通常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物料经粗 碎粗碎后,由胶带运输机1送至中碎设备3 (见图1)。在实际操作中,粗 碎后的物料中已有不少的合格粒级物料,但原给料漏斗2没有对其进行筛 分,而是与其他不合格粒级物料一并由胶带运输机1输送至入中碎设备进 行再操作。这样给中碎设备带来了不必要的工作负荷,加大了设备的损耗, 不利于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给料漏斗,能够在进入中碎设备前,滤掉己 达到粒级要求的物料,减少对中碎设备的负荷压力,且结构简单、投资小、 连续排料、输送量大,适用于矿山、冶金、煤矿等场地。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料漏斗,包括进料口、斗体和 出料口,其中出料口包括一个粗粒出料口和细粒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胶 带运输机的排料口连接,且进料处中部设有沿物流方向设置条形格栅,所 述条形格栅由多个相间隔的轻型轨道构成,粗粒出料口接入中碎设备,细 粒出料口接入下段作业的胶带运输机的导料槽。上述条形格栅的长度和间隔根据物料要求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条形格栅的长度L=1500-3000mm,条形隔栅中各轻型轨道之间的间隙 B=30~55mm。所述轻型轨道的水平倾角为45-50° 。 所述斗体由多段斗体用螺栓连接而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斗体内的斗壁上设有检修门10,其安装尺寸可以 根据观察位置设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给料漏斗的底部顺物流方向,即沿水平 倾角45-50°方向根据物料分级粒度的大小设有轻型轨道,该轻型轨道为轻 型钢轨,须将轨道底部宽的部分切割成与轨道面一样的宽度,这样既可保 证条形隔栅的耐磨又可保证物料的流动性。同时给料漏斗与现有技术相比, 多了一个细粒出料口,当物料沿轻型轨道下来时,细粒物料将从条形隔栅 滤下,由细粒出料口进入下段作业的胶带运输机的导料槽。给料漏斗需制 作成4_5个部分,各部分间用螺栓连接,这样便于现场制作和安装。同时在 所述给料漏斗斗壁上设有检修门,操作者能够通过检修门査看给料漏斗内 的物料情况,便于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根据 物料分级粒度的大小在漏斗的底部顺物流方向增设了轻型轨道,利用物料 的流动落差进行粒度分级,无需外加动力,提高了下一段破碎设备的工作 效率,增产减耗。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破碎设备给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所述破碎设备给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侧视图。在上述附图中,1-胶带运输机 2-给料漏斗 3-中碎设备4-轻型轨道 5-条形格栅 6-进料口 7-斗体8-细粒出料口 9-下段作业的胶带运输机 10-检修门11-粗粒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 3,本实施例所述给料漏斗,包括进料口6、斗体7、细料出 料口 8和粗粒出料口 11,所述进料口 6与胶带运输机1的排料口连接,且 进料处中部设有沿物流方向,即水平倾角48°设置有条形格栅5,所述条 形格栅5由多个间隔为40mm的轻型轨道4组成,粗粒出料口 11接入中碎 设备3,细粒出料口 8接入下段作业胶带运输机9的导料槽。在斗体7内的 斗壁上设有检修门10。当粗碎后的物料从胶带运输机1出料后,经给料漏斗2时,小于或等 于40mm的物料沿漏斗上的轻型轨道4从条形格栅5的间隙中滤下,沿漏 斗的斗体7,靠重力作用,从给料漏斗的出料口 8进入下段作业的胶带运输 机9。其余粗物料沿给料漏斗2的粗粒出料口 11进入中碎设备3。本实施例利用物料的流动落差进行粒度分级,无需外加动力,减少下 一段破碎设备的作业负荷,节省能耗。本实施例适用于块度小于150mm且 流动性较好的细料和块料混杂的干物料含水量一《6%。权利要求1、一种给料漏斗,包括进料口(6)、斗体(7)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包括一个粗粒出料口(11)和细粒出料口(8),所述进料口(6)与胶带运输机(1)的排料口连接,且进料处中部设有沿物流方向设置条形格栅(5),所述条形格栅(5)由多个相间隔的轻型轨道(4)构成,粗粒出料口(11)接入中碎设备(3),细粒出料口(8)接入下段作业胶带运输机(9)的导料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格栅(5)的长度 L=1500 3000mm,条形隔栅中各轻型轨道之间的间隙B=30 55mm。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给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轨道(4)的 水平倾角为45-50°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给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由多段斗 体用螺栓连接而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给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内的斗壁 上设有检修门(IO)。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漏斗,包括进料口、斗体和出料口,其中出料口包括一个粗粒出料口和细粒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胶带运输机的排料口连接,且进料处中部设有沿物流方向设置条形格栅,所述条形格栅由多个相间隔的轻型轨道构成,粗粒出料口接入中碎设备,细粒出料口接入下段作业胶带运输机的导料槽。本技术根据物料分级粒度的大小在漏斗的底部顺物流方向增设了轻型轨道,利用物料的流动落差进行粒度分级,无需外加动力,提高了下一段破碎设备的工作效率,增产减耗。文档编号B02C23/00GK201300085SQ2008201593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彭雪清, 马士强, 黄光洪 申请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料漏斗,包括进料口(6)、斗体(7)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包括一个粗粒出料口(11)和细粒出料口(8),所述进料口(6)与胶带运输机(1)的排料口连接,且进料处中部设有沿物流方向设置条形格栅(5),所述条形格栅(5)由多个相间隔的轻型轨道(4)构成,粗粒出料口(11)接入中碎设备(3),细粒出料口(8)接入下段作业胶带运输机(9)的导料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雪清黄光洪马士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