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1697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磨,包括外壳、输出轴和与外壳固定的驱动机构,输出轴可转动固定在外壳中,输出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位于外壳中并啮合外壳,驱动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与第一端部连接用于所述输出轴转动,较佳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齿轮承座、惰齿和齿轮销,齿轮承座通过齿轮销与惰齿连接,惰齿分别啮合外壳和驱动轴,齿轮承座连接第一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大大减小了振动和噪音、增强了整机的平稳性、延长了电机特别是耗材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紧凑、小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特别涉及电磨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电磨, 其采用行星齿轮传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此类型电磨的工作方式是电机的旋转运动经过联轴器到达输出轴,输出轴上安 装开花夹头,磨头安装在此开花夹头上,这样电机就带动磨头旋转,且电机的转速和旋向与 磨头的转速和旋向完全一致,磨削力矩由单相串激电动机的主轴经联轴器带动输出轴直接获 得。这种利用电枢直接带动磨头旋转的结构不但转速高(28000-32000转每分钟),而且振 动和噪声也非常大,不利于研磨、抛光耗材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电机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影 响,而且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对需要较低转速的时候,只能采取电子调速的结构来调节转速, 这样不但温升偏高,而且转矩也受到影响,同时也不经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磨结构进行改进,使其使用方便、振动和噪音减小、增强整机 平稳性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电磨,该新型电磨使 用方便、大大减小了振动和噪音、增强了整机的平稳性、延长了电机特别是耗材的使用寿命、 且结构紧凑、小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电磨具有如下构成该新型电磨,包括外壳、输出轴和与所述外壳固定的驱动机构,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固定 在所述外壳中,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其特点是, 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中并啮合所述外壳,所述驱动轴通过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较佳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齿轮承座、惰齿和齿轮销,所述齿轮承座通过所述齿轮 销与所迷惰齿连接,所述惰齿分别啮合所迷外壳和所迷驱动轴,所迷齿轮承座连接所述第一 端部。更佳地,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花键,所述齿轮承座设置有第一内花键,所述第一 外花键啮合所述第 一 内花键。更佳地,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外花键通过所述第二外花键啮合所述惰齿。 更佳地,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齿轮承座中。较佳地,还包括夹头和夹头螺母磨头,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内孔和外螺紋,所述夹头位于 所述内孔中,所述夹头螺母啮合所述外螺紋将所述夹头限制在所述内孔中。较佳地,还包括挡圈及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输出 轴穿设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并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所述挡圈固定 在所述输出轴上用于限位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较佳地,还包括内齿环,所述内齿环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啮合所述内 齿环通过所述内齿环间接啮合所述外壳。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是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壳体、电刷机构、定子和转子,所述壳体 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轴是所述转子,所述转子位于所述 定子中并可转动固定在所迷外壳中,所述电刷机构位于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转子电连接。更佳地,所述电刷机构包括电刷、电刷铜弹簧、刷帽、刷握和刷握铜内衬,所述刷握固 定在所述壳体中并位于所述刷帽中,所迷刷握铜内衬位于所述刷握中并穿出所述刷握与所述 转子电连接,所述电刷和所述电刷铜弹簧位于所迷刷握铜内衬中,所述电刷铜弹簧两端分别 抵靠所述电刷和所述刷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 本技术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和输出轴,与传统机构相比,同样的电 机只改变行星齿轮机构就可获取需要的速度和旋向,可以减緩转速(8000转每分钟),增大 输出扭矩,从而大大减小振动和噪音,增强整机的平稳性,延长电机,特別是耗材的使用寿 命,因为耗材的使用 一般要求转速在3000 ~ 10000转每分钟,研磨过程中还可防止被研磨物 件温度过高,达到研磨的最佳效果,可用于抛光、研磨、磨削等多个领域;2. 本技术的弹簧夹头的外锥面与输出轴的内锥孔相配合,具有增大驱动力和转换 驱动力为工件夹紧力的功能,同时,获得机器在工作时的转动惯量最小。3. 本技术的驱动轴和输出轴在一直线状态下工作,可以减小机体的体积,视觉效 果好,方便操作;输出轴上的挡圈可以防止齿轮承座轴向窜动,提高了可操作性。4. 本技术的刷握铜内衬将电刷及转子接触,使其导电,此功能避免传统的导线给 电刷带来的寿命影响,刷握铜内衬的使用可延緩电刷温度过高而使刷握变形,从而可以避免影响电刷的自由伸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夹头、夹头螺母、输出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 挡團的组装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刷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 一具体实施例的另 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又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 一具体实施例的头套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 图7所示,本技术的新型电磨,包括外壳l、输出轴2和与所述外壳固 定的驱动机构,所述输出轴2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外壳1中,所迷输出轴2包括第一端部21和 第二端部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3,本技术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 机构位于所述外壳1中并啮合所述外壳1,所述驱动轴3通过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 端部2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2转动。较佳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齿轮承座4、惰齿5和齿轮销6,所述齿轮承座4通过所 述齿轮销6与所述惰齿5连接,所迷惰齿5分别啮合所述外壳1和所述驱动轴3,所述齿轮 承座4连接所述第一端部21 。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迷第一端部21设置有第一外花4定,所述齿轮承座4 设置有第一内花键,所述第一外花键啮合所述第一内花键。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3上设置有第二外花键通过所迷第二外花 键啮合所述惰齿5。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3位于所述齿轮承座4中。较佳地,还包括夹头7和夹头螺母磨头8,所述第二端部22具有内孔和外螺紋,所述夹 7头位于所述内孔中,所述夹头螺母8啮合所述外螺紋将所述夹头7限制在所述内孔中。在 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头7是弹簧夹头,其外锥面与输出轴2的内锥孔相配 合,具有增大驱动力和转换驱动力为工件夹紧力的功能,同时,获得机器在工作时的转动惯量最小。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挡圈9及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且平行设置的第 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所述输出轴2穿设所述第一轴承10和所迷第二轴承11并与所述 第一轴承10和所述第二轴承11固定,所述挡圈9固定在所述输出轴2上用于限位所述第一 轴承10和所述第二轴承11。输出轴2不能轴向移动,但旋转灵活。较佳地,还包括内齿环12,所述内齿环12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啮 合所述内齿环12通过所述内齿环12间接啮合所述外壳1。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惰齿5啮合所述内齿环12,并位于外壳1的卡槽内,可小范围内轴向移 动、旋转灵活。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是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壳体13、电刷机构14、定子15和转子, 所述壳体13与所述外壳1固定,所述定子15固定在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磨,包括外壳、输出轴和与所述外壳固定的驱动机构,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外壳中,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中并啮合所述外壳,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绪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卓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