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9681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包括有内壳部件和外板部件,内壳部件由肋板、内壳板和纵骨组成,肋板的上端开有上贯通孔,下端开有下贯通孔,纵骨由面板和腹板组成,腹板的一端呈T型垂直焊接于面板上,腹板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内壳板表面,多根纵骨平行纵向分布于内壳板上,由纵骨的端部横向拉入的肋板垂直固定在内壳板上,内壳板上的纵骨置于肋板的下贯通孔内;外板部件由外壳板和垂直固定于外壳板上的纵骨组成,由纵骨一端的端部拉入的肋板横向垂直固定在外板部件上,外板部件的纵骨穿于肋板上的上贯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是采用双面肋板拉入法制造完成的,省去了大量的补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还具有精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到船舶分段建造中的一种双 面肋板,该双面肋板采用双面肋板拉入法制成。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平直分段制造过程中常用的肋板安装方法以及有上述方法 制作的肋板主要有两种-一、 肋板插入法,即是肋板贯通孔尺寸大于纵骨面板尺寸的R型切 口 ,然后将肋板插入到纵骨片段,最后装焊补板。这种传统的装配方法 需要大量的补板,浪费大量的钢材、焊材以及劳动力,而且装配效率低, 降低船体结构的疲劳强度。采用上述肋板插入法制作的肋板结构上存在 上述不足,纵骨与肋板间装配有大量补板,除了制作工艺困难外,生产 的船舶平直分段还存在结构不稳固,精度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二、 单面肋板拉入法,即肋板靠内壳板一面贯通孔设计成与纵骨外 形一致,将肋板从纵骨端头拉入到相应肋位上;而外板面仍然采用肋板 插入法。这种方法是双面肋板拉入法的基础,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补板。单面肋板拉入法生产的船体分段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肋板插入法的 缺点,但仅有一面采用精确配合的拉入法,另一面仍采用插入法,生产 的船体分段仍具有上述不足。现有技术中涉及到单面肋板拉入法的技术资料主要有申请号为 20061014762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肋板拉入法》。该专利申请中公开 了单面肋板拉入法,具体方案是纵骨的下料和制作;校核纵骨安装线; 检査纵骨安装精度;检査肋板切割精度;安装肋板下口槽钢;将肋板穿 入肋骨;确定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上述方法即为单面肋板拉入的基本步 骤,在船舶建造实践中,单面肋板拉入法虽然较肋板插入法有进步,但仍旧不能适应船舶建造进度要求,存在低效和浪费补板的问题。同时生 产出的船体分段精度也越来越不能适应造船的精度要求,必须对对单面 肋板拉入法进行技术改进,达到船舶分段的精确建造和高效建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 舶分段建造中的双面肋板。在单面肋板拉入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肋板拉 入精度,使得船舶分段制造中大大减少补板用量,提高分段制造的生产 效率,生产出的船体平直分段具有精度高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包括有内壳部件和外板部件,所述的 内壳部件由肋板、内壳板和纵骨组成,所述肋板的上端开有上贯通孔, 下端开有下贯通孔,所述的纵骨由面板和腹板组成,所述的腹板的一端呈T型垂直焊接于面板上,腹板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内壳板表面,多根 纵骨平行纵向分布于内壳板上,由纵骨的端部横向拉入的肋板垂直固定 在内壳板上,固定于内壳板的纵骨置于肋板上相应的下贯穿孔内;所述的外板部件由外壳板和垂直固定于外壳板上的纵骨组成,由纵 骨一端的端部拉入的肋板横向垂直固定在外板部件上,固定于外板部件 的纵骨穿于肋板上相应的上贯通孔内。所述的上贯通孔、下贯通孔与相应的纵骨在结构和大小上精确配合。所述的肋板为多档,平行横向设置于内壳板和外壳板之间,平行肋 板间设有加强板。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由双面肋板拉入方法建造的双 面肋板具有如下优点1. 由双面肋板拉入法生产的双面肋板组成船体平直分段,在297, 000DWTVLCC首制船上全面实施,使现有生产流水线达到了最大程度 的发挥,并且建造质量也得到了船东和船级社的认可。2. 由双面肋板拉入法生产的双面肋板成功的省去了大量的补板、节省了钢材、焊材,同时也提高了建造质量。3.实践证明,双面肋板拉入法生产双面肋板也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及 劳动强度,提高了船体平直分段的制作精度。附图说明图la是本技术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中组装完成的内壳 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lb是本技术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中组装完成的内壳 部件中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中将内壳部件和外板 部件组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船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的作业流程示意图。其中,l一肋板 2—纵骨21—面板22—腹板3—内壳板 4一外板部件 9一巻扬机 10—龙门吊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船舶建造中的肋板拉 入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在297, OOODWTVLCC大型油轮建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本技术 的肋板拉入方法。 本技术的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其结构包括有内壳部件A和 外板部件4。所述的内壳部件A由肋板1、内壳板3和纵骨2组成。所述肋板1 的上端开有上贯穿孔,下端开有下贯穿孔,所述的纵骨2由面板21和腹 板22组成,所述的腹板22的一端呈T型垂直焊接于面板21上,腹板 22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内壳板3表面,多根纵骨2平行纵向分布于内壳 板3上,由纵骨2的端部横向拉入的肋板1垂直固定在内壳板上3,固定于内壳板3的纵骨2置于肋板1上相应的下贯穿孔内。所述的外板部件4由外壳板和垂直固定于外壳板上的纵骨组成,由纵骨一端的端部拉入的肋板1横向垂直固定在外板部件4上,固定于外板部件4的纵骨穿于肋板1上相应的下贯穿孔内。肋板1上的上贯通孔、下贯通孔与相应的纵骨在结构和大小上精确配合。所述的肋板l为多档,平行横向设置于内壳板3和外壳板之间,平 行肋板1间设有加强板。本技术的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生产过程中采用了肋板拉入 法。该方法大致包括有纵骨的下料和制作;校核纵骨安装;检査纵骨安 装精度;检查肋板切割精度;安装肋板下口槽钢;将肋板穿入纵骨;确 定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在上述基础上,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 船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的作业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 骤第一步、按照船舶精度要求切割肋板外形和肋板贯通孔,肋板的下 端和上端均有与主板上纵骨相对的贯通孔,即为上端为上贯通孔和下端 为下贯通孔,肋板上的下贯通孔与内壳板上相应的纵骨一一对应,肋板 上的上贯通孔与外壳板上的相应纵骨一一对应,编号确保每个贯通孔与 纵骨精密配合;第二步、按照精度要进行纵骨下料和纵骨制作,使用门式切割机将 纵骨的面板、腹板从钢板上切割下来,纵骨由腹板和面板垂直固定组成, 由腹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面板上,面板的宽度与相应位置的贯通孔相对 应,以保证安装精度;第三步、拼焊内壳板,在内壳板上装焊纵骨,腹板的另一端垂直固 定在内壳板的划定位置,多根纵骨平行排列垂直固定在内壳板上;第四步、将内壳板上的纵骨一端的端头对准肋板上的下贯通孔,自 内壳板端部拉入肋板至内壳板中部相应位置,若有多档肋板,则需要逐 个拉入,由于是肋板的一个端面拉入至内壳板上,则可称为此处为第一面肋板,焊接该第一面肋板与内壳板,固定后组成内壳部件,内壳部件的结构如图la和图lb所示,图la是本技术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 肋板中组装完成的内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lb是本技术一种船舶 建造中的双面肋板中组装完成的内壳部件中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 面为内壳板3,固定在内壳板3为平行设置的多个纵骨2,肋板l从纵骨 一端的端部垂直拉入到纵骨2上,使其处于内壳板3的划定位置,内壳 板面的为四档肋板l,肋板l的下贯通孔内为纵骨2的面板21;第五步、测量上述内壳部件,特别是肋板的外板面贯通孔的间距, 并对第一面肋板采用20号槽钢进行刚性加强,防止翻身过程中变形;第六步、在内壳部件上布置吊环,布置吊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双面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壳部件(A)和外板部件(4),所述的内壳部件(A)由肋板(1)、内壳板(3)和纵骨(2)组成,所述肋板(1)的上端开有上贯通孔,下端开有下贯通孔,所述的纵骨(2)由面板(21)和腹板(22)组成,所述的腹板(22)的一端呈T型垂直焊接于面板(21)上,腹板(22)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内壳板(3)表面,多根纵骨(2)平行纵向分布于内壳板(3)上,由纵骨(2)的端部横向拉入的肋板(1)垂直固定在内壳板上(3),固定于内壳板(3)的纵骨(2)置于肋板(1)上相应的下贯通孔内; 所述的外板部件(4)由外壳板和垂直固定于外壳板上的纵骨组成,由纵骨一端的端部拉入的肋板(1)横向垂直固定在外板部件(4)上,固定于外板部件(4)的纵骨穿于肋板(1)上相应的上贯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旭朱跃良杨可明李梦怀吴加杜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