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造粒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9111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当物质的流化床造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二流化床内冷却获得的颗粒。用同一流化空气流形成并支撑两个流化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大部分一般涉及适当物质的流化床造粒方法,适当物质是指例如尿素、硝酸铵、氯化铵和类似的易于造粒的物质。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化床造粒方法,其中获得的颗粒在第二流化床内被冷却,并从第二流化床送到贮藏库和/或被包装起来。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流化床造粒方法中,预定物质颗粒是通过连续供入到所述流化床内的物质核种的连续生长(在体积和质量上),并同时供入适当的液态生长物质流来获得的。生长物质是与被造粒物质具有相同特性的物质,并且是液态的,适于变湿、附着和固化在核种上,并与生长颗粒一起构成所述流化床。这样的液态生长物质以预定的温度,例如对于尿素来说是120-140℃,被送入到流化床,一旦生长物质本身固化在核种上,就能够保持粘附特性,以便当其在流化床内部时,更多的生长物质可以进一步粘附到颗粒上。由于这个原因,从流化床排出的颗粒的外表温度接近送入到流化床内的生长物质的温度。当被造粒物质是,例如,尿素时,从流化床排出的加工过的颗粒的温度大约是110-120℃。为了造粒产品随后的应用,例如作为化肥,造粒产品被冷却到适宜在仓库内贮藏的温度。对于尿素颗粒,该温度例如大约是50℃。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已经建议在流化床造粒方法中包括对产生的颗粒的冷却。特别地,已经建议在流化床造粒方法(US 4,219,589)中,产生的高温颗粒在第二流化床内被冷却。虽然不同观点均有优点,但是上述类型的流化床造粒方法存在严重的公认的缺点。实际上,在这样的方法中,除了为了形成和维持造粒流化床需要供入大量空气之外,还必需连续地供入更大量的空气来形成和维持冷却流化床;从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这给该方法成本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根本问题是设计一种可行的具有克服现有技术中所有提到的缺陷的功能特征的流化床造粒方法,特别地,用于完成造粒方法所需的总空气消耗量被充分地降低。按照本专利技术解决该问题是通过一种适当物质的流化床造粒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二流化床内冷却获得的颗粒,其特征在于,用供入的同一流化空气流来连续形成和支撑相对于所述流化空气流按顺序布置的冷却床和造粒流化床。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流化床造粒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实施例用于陈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表示了执行本专利技术流化床造粒方法的装置的轴侧图。图2示意地表示了图1所示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执行本专利技术流化床造粒方法的装置整体上用1表示。该装置包括一个自支撑结构2,该结构实质上是平行六面体容器的形状,在其内部限定了一个空间A,在该空间内设置有两个流化床F1和F2,这在下面的描述中会更加清楚。所述容器结构2(下文中简称为容器2)具有长侧壁5、6,短前壁7(或者顶壁)以及后壁8;用常规的但在此没有表示出的盖使容器的顶部封闭,在容器的底部装配有双底板,用4、4a分别表示上底板和下底板。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所述容器2的顶壁7具有与所述双底板的底板4分隔开的底部7a,从而限定了一个通道(或进出口)20,使得空间A与所述容器2的外部相连通。而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底板4、4a从容器2的后壁8延伸直到超过所述顶壁7预定的长度。在底板4、4a的自由前端固定一个前板17,优选地前板17与顶壁7大体平行,从而形成一种槽18,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槽18在所述壁7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通过上述通道20与空间A相连通。所述双底板的底板4、4a、容器2的后壁8以及前板17限定了一个通过所述底板4与空间A流体连通的腔19,底板4采取穿孔、设置格栅或者能使气体通过的任何形式。在空间A下延伸的所述腔19的高度受限并构成了均匀分布进入所述空间A的流化空气流的腔,这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更好地说明。有利地,按照本专利技术又一个特征,所述分布腔19具有从容器2的后壁8开始朝向前板17的锥形外形。为此,底板4a相对于底板4倾斜设置,并向着上述前板17的方向向底板4会聚。在所述容器2内设置一个矩形垂直板15,与所述容器2的后壁8平行,并与后壁8保持预定的距离,从而限定了一个空隙16。所述板15相对于所述容器2的长侧壁5和6固定,但是板15具有与底板4分隔开的水平底部15a,从而与底板4一起限定了一个通道(或进出口)25,适合于使所述空隙16与容器内的空间A相连通。空隙16也通过靠近板15上部的开口11与空间A连通。在容器2的内部并距离容器底板4预定距离处设置一个矩形搁板14,搁板14的周边与所述容器2的长侧壁5、6、前壁7以及上述板15固定。所述搁板14在所述空间A内限定了造粒区域B,并支撑预定物质的造粒床F1;为此,搁板14采取对于形成和维持所述床F1所必须的穿孔、设置格栅或者能使流化空气流通过的任何形式。在图1中,被造粒物质的颗粒核种的分布器装置(公知的)设置在容器2内的顶部,用10示意性表示,而颗粒生长液物质的分布器一给料器装置(也是公知的,因此没有详细描述)用12和13示意性表示。在图2中,用22示意性表示一个与后壁8相连的开口,该开口用于使空气进入腔19。所述开口22与将空气送入腔19的公知装置流体连通,该装置没有表示出来。参照图1和2的装置,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造粒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供应预定物质的颗粒核种的连续流,并同时向造粒区域B供应生长物质的连续流,就会在搁板14上形成造粒流化床F1。通过送入腔19内的流化空气连续流来支撑和维持所获得的造粒床,流化空气进入腔19后通过底板4进入所述搁板14下部的空间A。与造粒进程(颗粒的生长)相对应,流化床F1的高度增加,直到其自由表面达到开口11的高度(预先计算好的)。在该点上,通过实际上用作堰的所述开口11开始从床F1向空隙16连续倾泻(或“排出”)非常热的(它们的温度依赖于生长物质的温度)并加工过的,换句话说是预定颗粒尺寸的物质颗粒。从上述倾泻开始,造粒床F1的高度就基本保持不变。加工过的颗粒连续通过空隙16,以实质上被导向的方式或者以喷流的方式“下落到”流化床F2上,流化床F2包括作为靠近穿孔底板4的第一级的加工过的颗粒15,颗粒15在此遇到用于流化床F1的上述流化空气流。在底板4上限定了仅包括加工过的颗粒的第二流化床F2,第二流化床F2在所述空间A内、在所述底板4上、在空隙16内以及与所述空间连通的槽18内延伸,所述空隙16和所述槽18与所述空间相连通。在空隙16和槽18内的流化床F2自由表面上的压力低于在壁7和15之间的腔A内的流化床F2自由表面上测得的压力;由于这个原因,并且三个所述区域在功能上相当于连通容器,因此,在所述底板4上,空隙16和槽18内的流化床F2高度高于壁7和15内的流化床F2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冷却流化床F2仅通过搁板14与叠置的造粒床F1流体连通,搁板14支撑所述的造粒床F1。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空隙16执行管道的功能,就是所谓的下导管,用于从床F1向床F2输送颗粒。在流化床F2中,加工过的颗粒与所述流化空气流进行热量交换,并被该空气冷却。为此,空间A位于所述底板4和叠置的搁板14之间的区域被认为是颗粒冷却区。流化床F2(冷却床)的高度是其在槽18内的自由表面到达前板17的上边缘的高度,以确保将加工过和被冷却的颗粒排出到容器2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定物质的流化床(F1)造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二流化床(F2)内获得的颗粒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用同一流化空气流来分别连续形成并支撑相对于所述空气流按顺序布置的所述冷却流化床(F2)和造粒流化床(F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安弗兰科贝帝绨
申请(专利权)人:乌里阿卡萨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